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08BJL050)

作品数:3 被引量:190H指数:3
相关作者:林伯强林艳苹刘希颖何晓萍姚昕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电力
  • 1篇电力产业
  • 1篇电力输送
  • 1篇电力需求
  • 1篇电力需求预测
  • 1篇运输体系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市化
  • 1篇中国城市化进...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可持...
  • 1篇人文发展
  • 1篇人文发展指数
  • 1篇社会成本
  • 1篇能源
  • 1篇综合运输
  • 1篇综合运输体系
  • 1篇经济可持续发...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工业化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林伯强
  • 1篇何晓萍
  • 1篇刘希颖
  • 1篇姚昕
  • 1篇林艳苹
  • 1篇杨芳

传媒

  • 2篇经济研究
  • 1篇世界经济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力布局优化与能源综合运输体系被引量:22
2009年
能源运输体系是目前中国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传统的能源运输体系包括铁路、公路和海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运输要求。构建包含输电网络在内的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地域辽阔,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能源综合运输体系除了承担基本能源输送功能之外,还可肩负能源和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本文分析能源运输系统现状后发现,目前以铁路为主、以运煤为主的能源运输系统并非最优。通过构建模糊多目标多指数运输模型,综合考虑能源外部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损耗和投资等各个因素,本文得出最优的能源运输体系。实现这一最优体系,需要改变现有电力就地平衡的布局原则,提高区域间输电比例和输电效率。
林伯强姚昕
关键词:社会成本电力输送
电力产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本文提出了电力产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的三个层面:资源、环境和社会。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本文构建并计算了中国各省份可持续人文发展指数(SHDI),以此作为定量评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本文以收敛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电力产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首先,电力产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其次,以煤为主的电力结构是导致中国资源和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再次,从社会层面来讲,人均电力投入在不同地区的边际收益不同,对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的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电力布局,将电源分布向能源送端倾斜有利于保证社会公平与能源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伯强杨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文发展指数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预测被引量:149
2009年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将在2020年告一段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迄今的电力需求研究都忽略了城市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为了取得可靠的电力需求预测,通过引入城市化这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和协整模型从两个侧面对中国电力需求做了对比研究和预测,两个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而且数值非常接近,两种模型的结果都表明现阶段电力需求与城市化高度相关。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化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工业化特征,推动了电力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人均电力需求将达到5000千瓦时左右。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电力需求必然会呈现出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曾出现过的特征。
何晓萍刘希颖林艳苹
关键词:电力需求城市化工业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