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5500)

作品数:337 被引量:3,410H指数:26
相关作者:邵春福王炜高自友汪秉宏毛保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5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7篇理学
  • 3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天文地球
  • 1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2篇经济管理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9篇交通流
  • 49篇城市交通
  • 40篇网络
  • 34篇自动机
  • 33篇元胞
  • 33篇元胞自动机
  • 31篇公交
  • 24篇交叉口
  • 24篇交通运输
  • 23篇交通工程
  • 22篇混合交通
  • 21篇路网
  • 18篇仿真
  • 16篇混合交通流
  • 16篇城市
  • 15篇动车
  • 12篇交通系
  • 11篇跟驰
  • 10篇道路交通
  • 10篇信号交叉口

机构

  • 146篇北京交通大学
  • 54篇东南大学
  • 28篇中国科学技术...
  • 24篇北京交通发展...
  • 20篇广西大学
  • 20篇武汉大学
  • 16篇上海理工大学
  • 14篇上海大学
  • 13篇武汉理工大学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河池学院
  • 7篇同济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6篇山东省科学院
  • 5篇长安大学
  • 5篇北京四通智能...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9篇邵春福
  • 30篇王炜
  • 26篇高自友
  • 22篇汪秉宏
  • 20篇薛郁
  • 13篇毛保华
  • 13篇李清泉
  • 12篇周涛
  • 9篇任刚
  • 9篇梁玉娟
  • 9篇温慧敏
  • 9篇陈峻
  • 9篇郭继孚
  • 9篇杨励雅
  • 8篇程琳
  • 8篇魏丽英
  • 7篇董春娇
  • 7篇熊志华
  • 7篇姚智胜
  • 6篇孙壮志

传媒

  • 65篇交通运输系统...
  • 26篇吉林大学学报...
  • 22篇Chines...
  • 18篇物理学报
  • 1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0篇复杂系统与复...
  • 9篇交通信息与安...
  • 8篇武汉理工大学...
  • 8篇中国公路学报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系统工程理论...
  • 5篇系统仿真学报
  • 4篇物流技术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交通科技与经...
  • 3篇系统工程学报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11篇2012
  • 56篇2011
  • 58篇2010
  • 76篇2009
  • 93篇2008
  • 79篇2007
  • 4篇2006
3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多维度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多天的快速路检测器实测数据,在利用平均车长进行占有率及密度转化后,采用Van-Aerde单一结构模型标定了北京市三环快速路典型路段的不同天、内外环及不同车道的交通流参数,进行了多维度的交通流特性对比分析,为北京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运营管理及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赵娜乐于雷陈旭梅郭继孚温慧敏
关键词:快速路交通流特性
基于HSV空间中密码本模型的行人视频检测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利用视频对行人目标进行检测的意义日益重要.但是由于行人是非刚体,且易受到姿态、服装、随身物品、外界环境等众多因素变化的影响,行人检测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从实际复杂交通运行环境中快速有效地检测行人目标的方法——基于HSV空间中密码本模型的行人视频检测方法.文中首先在HSV色彩空间中应用密码本模型,有效地对前景运动目标和背景进行分割;然后,通过进一步对检测到的前景目标区域进行检验,将满足一定面积和长宽比阈值条件的前景区域判定为行人.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速度可以基本满足在线处理的需要.
李琦邵春福
关键词:智能交通行人检测视频检测
考虑次近邻作用的行人交通格子流体力学模型被引量:4
2010年
在二维双向行人交通格子流体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次近邻行人相互作用进行行人流优化的行人交通格子流体力学模型.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给出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通过非线性分析得到描述交通堵塞密度波的改进的Korteweg-de Vries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温坚田欢欢薛郁
关键词:VRIES方程
复杂城市交通网络上的交通阻塞和流量分布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用户均衡配流模型,分别研究了4种类型城市交通网络,即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的复杂交通行为。在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中,采用传统的BPR函数作为路段阻抗函数,并侧重分析了该函数中两种不同形式的实际容限的情况。为了刻画网络上的交通阻塞,探讨了流量和实际容限比值大于1的边的比例与交通需求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上述4种城市交通网络上的流量分布特性。
郑建风高自友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交通阻塞用户均衡
随机型用户均衡网络的敏感度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在分析随机型用户均衡模型及其优化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目标函数的一阶、二阶微分信息,从非线性规划理论出发推导出随机型用户均衡模型的敏感度方程。具体推导了均衡状态下路段时间、流量对交通需求、自由旅行时间和路段容量3个输入变量的敏感度方程,并用交通网络要素的选择概率来描述;最后在小型交通网络上,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敏感度计算可以植入交通网络模型的求解过程,无需增加额外计算工作量,计算方法容易被交通工程师所接受,为研究交通网络的鲁棒性、确定网络的关键要素等提供了有效的解析方法。
程琳于春青邱松林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网络
基于模糊算法的停车诱导与交通流控制协同优化模型被引量:8
2008年
在停车诱导和交通流控制双重目标函数约束下,建立了停车诱导与交通流控制协同优化模型。首先,以备选停车场泊位饱和度和路段交通流饱和度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分层搜索模型,确定停车场初始解集。然后,采用模糊优选方法进行初始备选方案的排序研究,通过隶属函数对各备选停车场方案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备选方案与基准方案的贴近度数值求得最优解。最后,以安徽省铜陵市中心城区某停车小区作为计算实例,证明了停车诱导与交通流控制协同优化模型能够成功地应用实施。
梅振宇项贻强陈峻王炜
关键词:交通工程停车诱导模糊算法交通流控制贴近度
人类的迁徙行为与社群合作之演化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空间结构(规则格子、连续平面和复杂网络)框架中的空间演化博弈研究,揭示无偏向的迁徙行为对于合作究竟起何作用.研究发现:迁移对于合作起一种普遍的作用,无论其空间结构如何.如果迁徙得太快,合作者将由于无法形成抵抗背叛者攻击的合作者簇团而难于生存.但若迁徙得慢一些,则与无迁徙静态的空间博弈比较,合作将显著强化,这是由于合作者沿着合作者簇团边界的随时加入积累而使得合作者簇团边界趋于硬厚坚固.在迁徙速度适中的情况下,合作者簇团之边界变得比无迁徙静态情况下更为牢固,边界附近的背叛者可以被合作者吸收同化,从而使合作者簇团膨胀,这又使得合作更加方便.同时还特别研究了引入满意度控制的迁徙对于合作演化所起的作用,用广泛的模拟加启发式的解释来证实迁徙所起的普遍性的作用.
汪秉宏杨涵新
关键词:演化博弈迁徙
一种基于最小可觉差的安全车距设计模型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交通流动力学、交通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理论,通过引入最小可觉差,深入剖析了驾驶员通过觉察车间距离变化程度来感知前车行驶状态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跟车行为的两种极端情况,分别得出了跟驰距离的变化范围以及跟驰距离与路面粗糙度、车速和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定量关系.把跟驰距离变化范围的下限视作安全车距控制方程,进一步得到了铺设防滑材料、沥青、雨天、雪天和结冰等不同路面条件下安全车距设计的理论值,并和安全法规定的安全车距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安全间距设计理论的合理性.该方法可为交通安全设计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时伟韦艳芳李兴莉
关键词:智能交通最小可觉差防滑路面
公交换乘优惠的双层规划模型被引量:13
2008年
对城市公交线网换乘优惠幅度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换乘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乘客采用公交出行的需求量和乘客对公交线网路径选择行为改变的影响,将该问题抽象成一个双层非线性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实现网络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层模型为基于弹性需求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来建立公交换乘优惠的双层模型,并采用基于惩罚函数的直接搜索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双层模型能够在实现公交网络效益最大化时确定合理的换乘优惠幅度。
王镜邵春福毛科俊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交网络需求函数
大型活动后车道单行优化的双层规划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缓解大型活动后疏散期间的拥堵,建立了车道单行优化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交通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共同作用.模型的上层模型的优化目标是总疏散时间最短,下层模型的优化目标是出行者自身疏散时间最短.将离散粒子群算法用于解决该双层规划问题.用简化的实际交通网络检验优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车道单行方案能减少总疏散时间20%.
严新平吕能超刘正林徐堃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