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221) 作品数:7 被引量:61 H指数:6 相关作者: 闵鹏秋 宋彬 陈卫霞 伍兵 杨恒选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多排螺旋CT在诊断胃癌侵犯胃裸区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胃癌侵犯胃裸区(gastricbarearea,GBA)的CT表现和解剖基础,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连续性胃癌病例的CT资料,其中GBA受累56例(28.6%),按解剖部位分为近侧胃癌(proximalgastriccancer,PGC)组和远侧胃癌(distalgastriccancer,DGC)组。观察胃癌侵犯GBA的CT表现特征,比较PGC组和DGC组胃癌侵犯GBA的出现率差异。结果56例中,有46例表现为GBA内软组织肿块,10例表现为结节状淋巴结。胃癌侵犯GBA病例的CT征象有:GBA增宽,胃壁与膈肌之间的薄层脂肪间隙中断或消失;GBA内可见不均匀强化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类圆形淋巴结;左膈脚及胃膈韧带不规则增厚并与肿瘤分界不清;膈下腹膜后间隙淋巴结肿大。PGC组中,胃癌侵犯GBA的出现率为70.0%(42/60),而在DGC组仅为10.3%(14/136),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结论PGC侵犯GBA的出现率高于DGC。胃癌侵犯GBA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多排螺旋CT在术前评价GBA受侵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伍兵 闵鹏秋 宋彬 刘荣波 卢春燕 朱捷关键词:胃癌 胃裸区 多排螺旋CT 胃癌侵犯胃裸区:一个新的预后因素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胃裸区 (gastricbarearea ,GBA)的CT表现和解剖病理基础 ,分析其与预后的可能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 4 0例胃癌患者的CT资料 ,按解剖部位分为近侧胃癌 (proximalgastriccancer,PGC)组和远侧胃癌 (distalgastriccancer,DGC)组。观察胃癌侵犯GBA的CT表现特征 ,比较PGC组和DGC组胃癌侵犯GBA出现率的差异。结果 9例胃癌侵犯GBA病例中 ,有 8例CT表现为GBA内出现软组织肿块或结节状淋巴结。PGC组中 ,胃癌侵犯GBA的出现率为 4 3.8% ,而在DGC组仅为 8.3% ,两者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PGC侵犯GBA的出现率高于DGC组。胃癌侵犯GBA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 伍兵 闵鹏秋 李鹏 廖正银 刘再毅 金航关键词:胃癌 胃裸区 预后 胃裸区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研究胃裸区 (包括其后方、胃膈韧带内脂肪 )局部无病理改变情况下的CT表现特征。方法 选择上腹腔积液但病变未累及胃裸区的病例共 3 0例 ,观察无病理改变的胃裸区显示率、CT表现特征 ;同时对炎症、肿瘤侵犯胃裸区的病例 ,观察病理情况下胃裸区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 上腹腔积液患者 3 0例 ,CT扫描均显示胃裸区的存在 ,其显示率为 10 0 %。于胃 食管连接平面开始出现胃裸区 ,肝十二指肠韧带、网膜孔平面胃裸区完全消失 ,即胃裸区终止于该平面上方 ;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平面胃裸区范围最大 ,在该平面胃裸区左右间距(即胃膈韧带左右层间距 )平均值为 ( 4 .3 9± 0 .0 8)cm ( 3 .8~ 5 .7cm )。急性胰腺炎侵犯胃裸区主要表现为胃裸区肿胀、增宽 ;平滑肌肉瘤侵犯胃裸区 ,肿块与膈肌脚分界不清 ;淋巴瘤、转移性肿瘤侵犯胃裸区表现为胃裸区增厚、其内见小结节状或肿大融合的淋巴结。结论 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有助于详细观察胃裸区的变化 ,有利于腹膜后间隙疾病的全面、准确诊断 ,并有助于制订详细的手术方案。 李鹏 陈卫霞 闵鹏秋关键词:胃裸区 CT表现 放射解剖学 左膈下脂肪浸润:急性胰腺炎一种有价值的CT征象 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探索左膈下脂肪浸润 (leftsubphrenicfatinfiltration ,LSFI)是否为急性胰腺炎的 1种CT表现及其形态学特征和出现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88例连续性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 ,观察LSFI的密度、厚度及其CT表现特征。同时对照观察了正常腹部 50例及胸、腹腔积液各 30例左膈下区域的CT表现。结果 LSFI出现率为 40 .96 %。表现为左侧肾上腺上方、左膈肌下表面前方呈软组织密度浸润或局限性的新月形水肿、浸润带 ,其前方存在或不存在 1层正常脂肪组织投影 ;LSFI的厚度为 3~ 50mm ,中位数厚度为 8mm。本组资料对照组 1 1 0例中 ,仅 1例出现相似征象。结论 LSFI是急性胰腺炎CT表现中的 1个新征象 ,随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转归而变化。大部分最终可以吸收消散 。 闵鹏秋 杨恒选 宋彬 伍兵 杨志刚 杨开清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脂肪组织 急性胰腺炎左膈下脂肪浸润与临床、影像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00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子课题 ( 394 70 2 2 1)目的 探究左膈下脂肪浸润 (leftsubphrenicfatinfiltration ,LSFI)与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能用Ranson、Balthazar标准进行分级的连续性AP病例 (分别为 1 4 4例、1 88例 )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 ,对每例进行分级 ,并观测记录各病例的LSFI厚度 ,将 3mm以内的定为LSFI阴性 ,厚度记为 0。然后分别作每一例LSFI厚度与Ranson及Balthazar分级的等级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 Ranson临床分级 1~ 3级中LSFI出现率分别为 30 86 % ,54 90 %及75 0 0 % ,LSFI厚度与Ranson分级的等级相关系数为 0 41 79,P <0 0 1 ;BalthazarCT分级A~E级中LSFI出现率分别为 0 ,0 ,31 52 % ,71 0 5 %及 80 76 % ,LSFI厚度与Balthazar分级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 630 1 ,P <0 0 1。结论 LSFI厚度与Ranson评分及Balthazar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杨恒选 闵鹏秋 宋彬 刘荣波 杨开清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脂肪组织 CT 门腔间隙的CT和MRI研究——正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门腔间隙(PCS)的CT、MRI表现和解剖基础,获得门腔淋巴结(PCN)的正常值并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和40例分别行CT及MRI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无腹部疾病的病史及相关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显示腹部无恶性肿瘤、炎症及外伤性病变.观察门腔间隙的CT、MRI表现,测量门腔淋巴结前后径.结果:本组100例中共有43例(43.0%)在CT或MRI上显示PCN,其最大前后径为(0.64±0.31)cm,95%可信区间为0.54~0.74 cm 64例(64.0%)PCS内显示肝尾状叶,其中10例(10.0%)显示乳头突,4例(4.0%)显示尾状突;26例(26.0%)显示门腔血管;5例(5.0%)显示胆囊管.PCS上段的主要解剖结构为肝尾状叶,而PCN、门腔血管多位于PCS下段.结论:PCS内以肝尾状叶和PCN最为常见,PCN的出现率为43.0%;PCN前后径的上限为1.0 cm,此值可作为判断PCN增大的基础和依据. 谢娜 闵鹏秋 陈卫霞 宋彬 金航 卢春燕 刘再毅 周瀚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累及门腔间隙CT、MRI特征探讨 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累及门腔间隙(PCS)的CT、MRI表现特征和解剖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4 1例HCC累及PCS的随机性病例。其中CT检查2 2例,MRI检查17例,CT +MRI检查2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观察HCC累及PCS的CT、MRI表现,PCS病变与原发灶及HCC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HCC累及PCS的CT、MRI表现包括:门腔淋巴结(PCN)肿大(2 6 /41,6 3.4 % ) ,原发于肝尾状叶的HCC(3/41,7.3% ) ,HCC原发灶直接侵犯PCS(16 /41,39.0 % ) ,HCC累及肝十二指肠韧带(6 /41,14 .6 % )、PCS血管(2 /41,4 .9% )、PCS内胆囊管(2 /41,4 .9% ) ,HCC合并网膜孔区域腹水(2 /41,4 .9% )。PCS下段病变多为PCN肿大,上段病变多为原发灶直接侵犯。PCS病变与HCC原发灶可直接相连(18/41,4 3.9% ) ;经肝十二指肠韧带间接相连(3/41,7.3% ) ;不相连(18/41,4 3.9% ) ;直接相连并经肝十二指肠韧带间接相连(2 /41,4 .9% )。HCC累及PCS时,原发灶多为巨块型(2 2 /41,5 3.7% )。结论 HCC可使PCS受累,主要表现为PCN增大。HCC累及PCS的CT、MRI表现与原发灶的位置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谢娜 闵鹏秋 陈卫霞 宋彬 金航 卢春燕 刘再毅关键词:门腔间隙 肝细胞癌 肝十二指肠韧带 临床诊断标准 肝尾状叶 巨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