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211A049)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桂萍高晓丽李玲玲许芸朱惠铭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超声
  • 5篇盆底
  • 4篇阴道
  • 4篇阴道分娩
  • 4篇三维超声
  • 4篇盆膈裂孔
  • 4篇裂孔
  • 4篇分娩
  • 3篇会阴
  • 2篇经阴道分娩
  • 2篇产妇
  • 2篇产后
  • 2篇初产
  • 2篇初产妇
  • 1篇动态超声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研究
  • 1篇孕期
  • 1篇直肠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玲玲
  • 6篇高晓丽
  • 6篇张桂萍
  • 3篇许芸
  • 1篇金修才
  • 1篇迪利努尔
  • 1篇吴顺华
  • 1篇庞兰兰
  • 1篇谢婷婷
  • 1篇马悦霞
  • 1篇孙瑞
  • 1篇刘璐
  • 1篇李红霞
  • 1篇许云
  • 1篇朱惠铭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会阴盆底动态超声对产后早期前腔室结构功能的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采用盆底超声观察产后早期前盆腔结构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例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147例产后6周的经阴道产初产妇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在安静状态下及压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观察前盆腔的结构变化;测量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膀胱颈的移动度(BND)和膀胱尿道后角(RA),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观察计算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在产后早期,前盆腔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安静状态下BSD:(2.67±0.39)cm,膀胱尿道后角为(106.12±12.89)°,最大Valsalva时,BSD:(1.68±0.69)cm,膀胱尿道后角为RA(110.12±13.26)°,BND为(0.99±0.49)。产后组:安静状态下BSD:(2.39±0.68)cm,膀胱尿道后角为RA(118.32±15.62)°,最大Valsalva时,BSD:(1.20±0.72)cm,膀胱尿道后角为(128.24±13.63)°,BND为(1.19±0.87);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是26.53%(39/147),前盆腔脱垂的发生率是57.82%(85/147)。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能观察产后早期前盆腔的结构、功能改变,为盆底康复提供影像支持。
张桂萍高晓丽李玲玲孙瑞马悦霞张鸿雁
关键词:超声诊断
三维盆底超声对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利用三维盆底超声观察晚孕期盆膈裂孔(levator hiatus,LH)的形态。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的初产妇40例,均为单胎妊娠,孕32~40周(晚孕组);同期选择符合条件的未育女性20例为对照组,利用三维超声对受检者进行探查,分别获得晚孕组及未育女性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缩肛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图像及盆膈裂孔的左右径(LHLR)、前后径(LHAP)、周长(LHC)及面积(LHA)的测量值,比较各组图像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的LHLR、LHAP、LHC、LHA均大于未育女性,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较未育女性大,三维盆底超声可早期发现盆膈裂孔形态改变,对改善女性产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许芸李玲玲张桂萍
关键词:三维超声盆膈裂孔晚孕期
阴道分娩对初产妇盆膈裂孔影响的超声影像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观察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41例(产后组),平均年龄26.59岁,身高(156.33±5.75)cm,体质量(59.45±4.62)kg。未育女性35例(对照组),孕0产0,平均年龄22.54岁,身高(157.21±6.25)cm,体质量(55.77±5.38)kg。经会阴三维超声分别采集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的图像,观察产后组盆膈裂孔的形态改变,并测量裂孔的形态学参数。结果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对照组矢状位盆膈裂孔长度分别为(4.56±0.75)cm、(4.02±0.58)cm、(4.82±0.80)cm;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产后组矢状位盆膈裂孔长度分别为(4.81±0.68)cm、(4.41±0.85)cm、(5.24±0.79)cm。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对照组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3.98±2.04)cm2、(12.25±1.49)cm2、(15.22±2.46)cm2;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产后组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5.11±1.67)cm2、(13.27±2.44)cm2、(16.88±1.98)cm2。产后组3个时期盆膈裂孔的面积及矢状位裂孔的长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产后组盆膈裂孔形态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裂孔呈"类椭圆形",耻骨直肠肌向外膨隆,裂孔内器官排列较松散。结论三维超声能有效评价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可以为妊娠分娩相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及产后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提供影像学信息。
李玲玲张桂萍迪利努尔许云李红霞高晓丽
关键词:超声盆膈裂孔阴道分娩盆底
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初产妇肛提肌损伤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初产妇肛提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81例初产妇进行观察研究。使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81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产后6-8周的肛提肌,对所有可能导致初产妇肛提肌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受试者的新生儿头围(HC)、出生体质量、第二产程时长、母体年龄、婴儿性别、会阴侧切及器械分娩。对以上所有的可能因素进行研究,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产后肛提肌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81例初产妇的肛提肌,其中13例(16.05%)初产妇肛提肌损伤。单因素分析影响肛提肌损伤的因素有:较大的胎儿头围,较长的第二产程时长,较大体质量,会阴侧切,器械分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儿头围OR=5.72(95%CI:1.68-19.47),第二产程时长OR=4.93(95%CI:1.65-14.68),胎儿体质量OR=1.90(95%CI:1.09-3.29),器械分娩OR=1.36(95%CI:1.05-2.51),会阴侧切OR=1.41(95%CI:1.16-5.47),以上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儿性别、母体年龄不是初产妇肛提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大的头围和较长的第二产程是初产妇肛提肌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刘璐谢婷婷张桂萍吕辉洋朱惠铭金修才高晓丽
关键词:肛提肌经阴道分娩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阴道分娩者产后盆底生物电刺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对阴道分娩者产后盆底生物电刺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30例,A组自然恢复,B组接受生物电刺激治疗(8 w);选择同期未育女性20例为对照组,利用三维容积探头对受检者进行会阴探查,分别获得产后6 w、产后14 w及未育女性的2种不同状态下(静息状态、Valsalv状态)的盆膈裂孔(levator hiatus,LH)图像及盆膈裂孔的左右径(levator hiatal lateral diameter,LHLR)、前后径(levator hiatal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HAP)、面积(levator hiatal area,LHA)的测量值,比较各组图像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1)产后6 w与14 w,A组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LH的LHAP、LHLR、LHA各径线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 w,A组与对照组各径线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4 w,A组与对照组各径线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6 w与14 w,B组与对照组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LH的LHAP、LHLR、LHA各径线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 w,B组与对照组各径线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4 w,B组与对照组各径线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B组产后6 w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LH的LHAP、LHLR、LHA各径线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产后14 w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LH的LHAP、LHLR、LHA各径线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可造成女性盆底结构的改变,生物电刺激疗法可改善由分娩造成的盆底支持系统的伤害,三维超声可为临床早期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产后康复提供可靠依据。
高晓丽张桂萍李玲玲许芸吕辉洋
关键词:三维超声阴道分娩盆膈裂孔
经直肠超声联合磁共振波谱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直肠超声(TRUS)和磁共振波谱(MRS)在诊断老年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证实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TRUS、MRS检查结果。TRUS主要观察前列腺形态、包膜、有无异常回声结节及结节的数目、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内容;MRS主要观察代谢产物的波谱图及(Cho+Cr)/Cit比值。比较单独应用TRUS、单独应用MRS、TRUS联合MRS对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TRUS图像特征在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指标方面均有差异;(2)TRUS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56%、55.56%;MRS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69.44%;TRUS联合MRS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22%、91.67%。结论 TRUS联合MRS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一种重要手段,优于单独使用一种方法。
庞兰兰李玲玲吴顺华高晓丽
关键词: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磁共振波谱
盆底三维超声对经阴道分娩者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观察经阴道分娩者产后盆底肌肉训练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均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试验组接受盆底肌肉训练(8周),利用三维超声对所有受检者行会阴探查,分别获得产后6周、产后14周(试验组行盆底肌肉训练后)三种不同状态下(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缩肛状态)的盆膈裂孔图像及盆膈裂孔的左右径(LHLR)、前后径(LHAP)、周长(LHC)及面积(LHA)的测量值,比较两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试验组产后6周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及缩肛状态时盆膈裂孔的各指标均大于产后1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后14周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可改善经阴道分娩造成的盆底支持系统的伤害,三维超声可为临床早期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产后康复提供可靠依据,对改善女性产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高晓丽许芸李玲玲张桂萍吕辉洋
关键词:阴道分娩盆底肌肉训练盆膈裂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