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86041)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吕剑虹许昌程明郑源吴科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河海大学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增益调度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汽温
  • 2篇自动控制
  • 2篇自动控制技术
  • 2篇自适应控制
  • 2篇控制技术
  • 2篇火电
  • 2篇火电机组
  • 2篇过热汽温
  • 2篇仿真
  • 1篇大滞后
  • 1篇单轴燃气轮机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优化控制
  • 1篇预测控制
  • 1篇直接能量平衡
  • 1篇神经网络PI...
  • 1篇通用型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作者

  • 8篇吕剑虹
  • 3篇吴科
  • 2篇郑源
  • 2篇向文国
  • 2篇程明
  • 2篇许昌
  • 2篇郭颖
  • 1篇孙磊
  • 1篇张铁军
  • 1篇魏静
  • 1篇杨世忠

传媒

  • 2篇动力工程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能源研究与利...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控制工程

年份

  • 2篇2008
  • 6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LSTOM气化炉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被引量:1
2008年
ALSTOM气化炉具有强的非线性及大惯性,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满足全工况运行条件下的各项控制指标.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将气化炉在多个工况条件下的局部线性模型综合成全局模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预测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过程全局模糊模型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方法,并应用于气化炉多变量非线性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各个输入受到运行条件的严格约束,各个输出变量仍能较好地维持在ALSTOM气化炉所要求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为气化炉的全局优化控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吴科吕剑虹向文国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ALSTOM气化炉预测控制增益调度
热力过程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及其在机炉协调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前采用的优化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优化单一的控制品质,对于整个控制系统而言,仅针对单一控制指标的优化是不全面的。为此,提出了一种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从控制系统整体优化角度出发确定控制系统的多个优化目标,并采用粒群优化理论对控制系统的多目标进行优化求解,以获得最优设定值;针对所建立的热工过程的全局模糊模型,提出基于模糊增益调度的受限预测控制策略,确保控制系统具有全局优化的能力。将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应用于火电机组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中。经全工况升、降负荷的仿真试验表明,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满足机炉整体的多目标要求,而且控制系统具有快速跟踪负荷变化的能力,控制品质优良。
郭颖吕剑虹张铁军
关键词:火电机组多目标优化增益调度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通用型热工控制仿真支撑平台及在6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多种DCS的通用型热工控制仿真支撑平台TCSS100,并应用于扬州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的600MW火电机组的全工况仿真机的开发中,实现了火电机组所有热控系统(MCS、FSSS、SCS、DEH、MEH等)的1:1仿真,实际应用表明:该仿真支撑平台具有运行效率高、实时性好、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强等优点。所开发的全工况仿真机真实再现了原型机组动、静态的运行特性,可以对运行人员和热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吴科吕剑虹
关键词:热工控制系统仿真支撑平台
一种改进RBF网络与PID相协调的自适应控制被引量:3
2007年
为充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问题能力和PID控制器设计简单以及鲁棒性强的优点,设计了高性能控制器.通过对最小资源分配网络的裁剪策略进行改进,使改进的网络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把改进的最小资源分配网络应用到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中,同时结合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和PID控制,提出一种神经网络与PID相协调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并应用到对电站锅炉过热汽温的控制上.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算法与常规的控制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
许昌吕剑虹程明郑源
关键词:过热汽温
一种神经网络PID自适应控制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为提高PID控制的自适应性能,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PID自适应控制算法。最小资源分配网络(MRAN)是一种可以在线调整隐节点的RBF网络,具有泛化能力强、计算精度高的优点。通过对MRAN的剪裁策略进行改进,使改进的网络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把改进的MRAN和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RBF网络的PID自适应控制策略,并应用到对电站锅炉过热汽温的控制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与常规的控制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
许昌吕剑虹程明郑源
关键词:PID自适应控制过热汽温
发电用单轴燃气轮机动态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某发电用单轴燃气轮机的控制系统为原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型单轴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物理过程相吻合,说明此模型可以用于单轴燃气轮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
魏静吕剑虹向文国孙磊
关键词:燃气轮机仿真
基于最小资源分配网络的热工对象辨识被引量:3
2007年
建立热工过程的全局非线性模型是热工控制系统全局优化的基础,而静态神经网络难于对非线性动态过程进行建模。资源分配网络(RAN)可以动态调整网络参数,而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算法可加快收敛速度。将上述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加入剪枝策略和滑动窗口RMS准则,形成了改进的最小资源分配网络(MRAN)。将改进方法应用于典型热工过程的非线性动态建模中,仿真结果表明MRAN网络结构紧凑,建模精度高,适合于在线应用。最后分析了网络初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杨世忠吕剑虹
关键词:神经网络热工过程
应用大滞后控制技术的并列锅炉母管蒸汽压力的优化控制被引量:7
2007年
根据扬子热电厂9台并列锅炉运行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母管制机组锅炉与汽轮机间的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将单元机组中常用的基于直接能量平衡的蒸汽压力控制策略直接推广到母管制机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增益自适应的预估补偿技术和相位补偿技术,提出了完整的基于大滞后补偿控制技术的并列锅炉母管蒸汽压力的优化控制方案,现场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吕剑虹吴科郭颖赵东晓于开江沙志强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