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4B33201003)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江天久曾淼吴施卫卢大鹏江涛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贝类
  • 4篇麻痹性贝类毒...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代谢研究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鱼苗
  • 2篇色谱法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海域
  • 2篇PSP
  • 2篇HPLC
  • 2篇MBA
  • 2篇春季
  • 1篇大亚湾海域
  • 1篇代谢
  • 1篇对虾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省海洋与...

作者

  • 7篇江天久
  • 5篇吴施卫
  • 5篇曾淼
  • 3篇卢大鹏
  • 2篇柯东胜
  • 2篇罗一丹
  • 2篇江涛
  • 2篇徐轶肖
  • 2篇雷芳
  • 1篇吴锋
  • 1篇郭素卿
  • 1篇邓国群
  • 1篇徐志斌
  • 1篇陈凯彪
  • 1篇辛海虹
  • 1篇李鹏
  • 1篇张纯超
  • 1篇林端
  • 1篇谢海平
  • 1篇佟蒙蒙

传媒

  • 5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海洋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流沙湾养殖区的贝类毒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为掌握流沙湾养殖区贝类毒素的特征情况,作者进行了贝类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表明:(1)PSP毒素在各季节均有出现,但含量值较低,且染毒的生物品种不多。春季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较多,有6种,属低毒性值和中等毒性值成分,但其总毒性值相对较高;而在冬季样品中,春季出现的各毒素成分均未被检出,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新的中高毒性值的毒素成分,但其总毒性值低于春季。污染的主要贝类品种是牡蛎。(2)DSP毒素的含量值较高,季节性和染毒的生物品种均较为普遍。但OA成分未检出。(3)在贝类消费方面,PSP和DSP毒素一年四季均应予以关注,但PSP更应注意春季,而DSP应多注意秋季。在该海域,应重点注意的是DSP毒素的危害。(4)该海域存在能产生DSP毒素的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
吴施卫陈凯彪曾淼邓国群卢大鹏柯东胜
湛江棕囊藻对南美白对虾虾苗和多种鱼苗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测定了湛江棕囊藻赤潮海水和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虾苗、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鲻鱼(Mugil cephalus)和尖吻鲈鱼(Latescal carifer)鱼苗的毒性。结果表明,棕囊藻对虾苗有一定的毒性,24 h LC50为1.0×109 cells L-1,去除囊泡液后的棕囊藻碎片对虾苗毒性较弱,细胞密度为1.0×109 cells L-1时,24 h虾苗的死亡率仅为10%,赤潮海水对虾苗无毒性;棕囊藻囊泡液对青石斑鱼有一定毒性,24 h LC50为囊泡液占海水总体积的10.9%,赤潮海水对青石斑鱼苗无毒性;棕囊藻对尖吻鲈鱼和鲻鱼鱼苗无毒性。
江天久江涛曾淼李鹏佟蒙蒙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南美白对虾青石斑鱼鱼苗
广东近岸海域2005年春季的腹泻性贝毒素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2005年春季,在广东省近岸海域的27个采样点进行了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35个品种的120个样品。用小白鼠生物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无论从检测的样品总数或者从检测的生物品种还是从采样的地理位置来看,DSP毒素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均较高。DSP染毒的生物品种较多,但不同的生物品种的检出情况不同,在受检样品数量较多的品种中,超标情况最多的是波纹巴非蛤,其次是牡蛎和翡翠贻贝。DSP染毒贝类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几乎覆盖了整个广东省沿海,包括了广东省12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从采集的生物品种数量较多的几个海域来看,北津港(东平)的超标率和检出率均为最高,而水东港(水东)的超标率和检出率均为最低。其它海域DSP染毒的情况各有不同。
吴施卫曾淼卢大鹏罗一丹江天久
关键词:贝类春季
湛江港临近海域养殖区的贝类毒素被引量:1
2010年
为掌握湛江港临近海域养殖区贝类毒素的特征情况,近几年来,作者在多个采样点进行了样品采集,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表明:(1)多种贝类体中检测出PSP,而DSP则更为普遍。(2)所检测的12种PSP成分在该海域均存在。不同的贝类,其毒素成分情况有所不同。PSP各成分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消化腺中各毒性成分含量值相对较高。(3)PSP毒素值较低,未超标,仅在春秋季节检出。DSP毒素在各季节均存在,并有超标现象,从阳性率和超标率来看,秋季>春季>冬季。春秋季节应特别注意水产品的食用安全。(4)多处地区毒素含量值较高。
吴施卫曾淼江天久柯东胜谢海平郭素卿徐志斌
枝角类为媒介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传递与代谢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弄清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产生、转化和归宿,本文以海洋枝角类为媒介,研究了麻痹性贝类毒素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与代谢过程。结果表明,PSP毒素可以沿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枝角类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鱼苗进行传递和代谢。整个实验过程中,塔玛亚历山大藻、蒙古裸腹溞、红鳍东方鲀均检测到C1+2,鱼苗体内还发现似新生成的neoSTX。毒素传递过程中,C1+2中低毒性的α型毒素C1比例增大;毒素在鱼苗体内净化时,各PSP成分和总毒素含量普遍随净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该结果为解释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何在海洋各营养级生物体中广泛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也为我国开展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江天久雷芳徐轶肖
关键词:枝角类鱼苗
2005年春季广东近岸海域麻痹性贝毒素的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于2005年3~5月,在广东省近岸海域的27个采样点(从东到西覆盖整个广东省沿海,包括了广东省的12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进行了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35个品种120个样品。采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麻痹性贝毒素(PSP)的检测结果表明,其3、4和5月采集的样品均检测出毒性值,2005年春季广东近岸海域的PSP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PSP的检出率和含量值均较低。在120个检测的样品中,只有13个样品检测出PSP毒性数据,检出率为10.8%;检出PSP范围为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152~198Mu。其中北津港(东平)的托氏毛蚶和神泉港(神泉)的近江牡蛎样品,在1h内小白鼠的致死率都非常高,但毒性并不强。所有检测出的PSP毒性数据值均大大低于我国目前暂定的警戒标准: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80μg STXeq(对KM系小白鼠而言,相当于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约423MU)。2005年春季广东近岸海域海水水温偏低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2)感染PSP毒性的生物品种不多。在已检测的35个贝类品种中,只有8个品种检测出PSP毒性数据,占被检测总品种数的22.8%。牡蛎的PSP检出率相对较高,而其它常见品种如文蛤和翡翠贻贝的PSP检出率均较低,华贵栉孔扇贝未检出PSP。(3)PSP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从检测出PSP毒性数据的样品的地理分布来看,范围较广,从东到西几乎包括了整个广东省沿海。其中北津港6个样品中,有2个检测出PSP毒性数据,PSP最高值也出现在北津港(东平)。广东12个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除红海湾、大亚湾、大鹏湾及海陵湾4个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外,其它8个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均检测出PSP,占12个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总数的66.7%。在以前未检出的多处海水养殖区也能检出PSP。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吴施卫曾淼卢大鹏罗一丹江天久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素贝类春季
广东东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弄清广东东部沿海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主要成分及其藻类来源,运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技术,对2005-2006年间在粤东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的主要经济贝类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品中共检出PSP的12种成分,各成分的检出率时空分布特征有所不同,其中N-磺酸氨甲酰基类毒素C1和氨基甲酸酯类毒素GTX1的检出率最高,均达78%以上;其次为GTX4,达71%。在毒素含量方面,C1普遍较低,春季含量较其他季节高,而在春秋两季贝类中,GTX1和GTX4含量普遍较高。总体上,麻痹性贝毒在粤东海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贝类种间差异。地域上以柘林湾污染较为严重,毒素成分最多,且含量较高;季节上春季为染毒高峰期,秋季次之;主要染毒贝类为牡蛎(Crassostrea spp.)、结蚶(Tegillarca nodifera)、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和蚶(Scapharca spp.),柘林湾2005年9月14日的结蚶毒性最高,其毒性当量值达到370μgSTX/100g。与其他贝类相比,蚶类对高毒力的GTX毒素有更强的积累能力。
江天久包财雷芳吴锋江涛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华贵栉孔扇贝→中国龙虾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传递与代谢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江天久徐轶肖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代谢华贵栉孔扇贝中国龙虾
大亚湾海域贝类PSP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2005~2006年间,在大亚湾海域进行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61个贝类样品。首先用生物检测法对其进行了PSP的检测,然后挑选部分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目的是研究大亚湾海域PSP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不同贝类品种间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⑴对生物检测法,样品的PSP含量普遍较低,只有一个样品检出,检出值为163 Mu/100g;季节性变化较明显,主要出现在春季,其他季节未见分布;⑵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对12种PSP主要毒素成分进行检测发现12种毒素成分均存在于该海域;以牡蛎的四季的毒性值来考察,2005年春季>2006年春季;而2005年:夏季>秋季>冬季>春季。
张纯超吴施卫辛海虹林端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大亚湾海域季节性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