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88)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牛健植赵玉丽朱蔚利肖自幸张由松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降雨
  • 2篇森林公园
  • 2篇水分
  • 2篇水分特征
  • 2篇水分特征曲线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土壤水分特征
  • 2篇土壤水分特征...
  • 2篇人工降雨
  • 2篇国家森林公园
  • 2篇侧柏
  • 1篇导水率
  • 1篇优先流
  • 1篇幼林
  • 1篇幼林地
  • 1篇雨强
  • 1篇运移
  • 1篇枝叶

机构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7篇牛健植
  • 4篇赵玉丽
  • 3篇张由松
  • 3篇肖自幸
  • 3篇朱蔚利
  • 3篇武晓丽
  • 2篇邵文伟
  • 2篇李娇
  • 1篇韩旖旎
  • 1篇张英虎
  • 1篇徐军
  • 1篇谭经平

传媒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溶质运移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受土壤结构、质地、水分含量、地被植物等因素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恒定水头法研究亮蓝在鹫峰地区土壤中的运移规律,得到同一样地不同深度下的亮蓝穿透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鹫峰地区,溶质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优先运移现象,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均能影响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
肖自幸张由松牛健植朱蔚利李想武晓丽赵玉丽
关键词:溶质运移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
两种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以表示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为例,用Van-Genuchten模型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单一参数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表明:Van-Genuchten模型拟合的精度高,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但工作量大;单一参数模型拟合精度比Van-Genuchten模型拟合精度约低一个数量级,但也能较准确地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且其参数可反映空间变异性,以及工作量小。两个模型均可用于拟合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朱蔚利肖自幸牛健植邵文伟张由松李想武晓丽赵玉丽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人工侧柏幼林地侵蚀特性研究——以鹫峰为例
2013年
以鹫峰山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e]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槽式人工模拟降雨机,建立面积为9.45 m2(2.1 m×4.5 m)的坡面人工径流小区,运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进行产流产沙试验,分析不同降雨强度下侧柏林与荒坡对照区产流、产沙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下,侧柏地开始、结束产流时间均大于荒坡;当降雨强度为0.42 mm/min时,1.0 m×1.0 m侧柏地开始、结束产流时间与荒坡差异明显,最大差值分别为67、58 s;3种降雨强度下,侧柏地的产流率、产沙率均小于荒坡;1.0 m×1.0 m侧柏人工林产流率、产沙率均小于1.5 m×1.5 m侧柏地,产流率差异较小,产沙初期产沙率差异明显,最大值为200 g/min。说明侧柏可作为坡面防止水土流失的可育树种。
武晓丽牛健植李娇赵玉丽张英虎韩旖旎谭经平
关键词:侧柏人工林种植密度人工降雨产流产沙
Land-use changes in the small watershed of the Loess Plateau,hilly-gully region, China被引量:2
2015年
As more and more farmland is converted to forestry, the need for effective decision support regarding the use of land in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hilly-gully area. The Luoyugou watershed was chosen as the study area to calculate the single dynamic degree, integrated dynamic degree, and change indexes of land use, as well as the land-use type transition matrix. This was done by interpreting the TM and SPOT images of the Luoyugou watershed in 1986, 1995, and2004 and mak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ou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onversion of slope farm land to terrace and forest land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land-use changes in the Luoyugou watershed from 1986 to2004. The land-use changes are mainly driven by popula tion grow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ume spending, and investment in forest ecology.
Yini HanJianzhi NiuFeizhou Wu
关键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类型SPOT影像
北京西山侧柏林和刺槐林土壤水分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解不同人工林树种对土壤的改良情况,探究北京西山地区不同林分下土壤水分状况,通过对原状土样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分析刺槐林下和侧柏林土壤的水分状况。研究表明:该区土壤质地较粗,植物利用水分困难,侧柏林下土壤持水性要比刺槐好,侧柏和刺槐对土壤上层和下层改良作用不同;在刺槐林下,上层土壤持水性好于下层;而在侧柏林下,下层土壤持水性则好于上层;在供水性方面,刺槐林较侧柏林好,且同一立地条件下表层优于底层。刺槐林和侧柏林下土壤易效水和难效水的吸力界点都在0.3MPa左右。
李娇牛健植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刺槐侧柏持水性
北京鹫峰山区常见树种的枝叶及枯落物截留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为探究华北土石山区不同树种各枝叶层结构与枯落物结构与水分运移的量化关系,以北京鹫峰山区为例选取了侧柏、油松、栓皮栎、五角枫、白皮松和黄栌6种当地典型树种,于2015年7—9月在首都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人工降雨大厅进行降雨截留实验,试验采用自制降雨截留装置直接测定枝叶分层每一层及枯落物的截留雨量特征,快速方便,精度较高。结果表明:(1)对于同一种树体来说,雨强越大,树体本身达到稳定截留时间越短,在同种雨强作用下,整株树的截留能力顺序为栓皮栎>五角枫>侧柏>油松>黄栌>白皮松;对于整场降雨饱和的树种而言,一般雨强越大,累积截留量越大,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截留率逐渐减小,在雨强较大时,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关系不显著。(2)对于砍伐树叶分层后的截留过程来说,对于无下层叶、无中下层叶的树体而言,短历时降雨阔叶树总体的截留能力比针叶树强,无叶状态下针叶树的截留持水能力强于阔叶树,因此上层叶对于树木截留有一定的重要性;对于同种树而言,各层树叶的截留能力顺序大致为中层>上层>下层。(3)对于砍伐枝条分层后的截留过程来说,在树体无叶的状态下,对不同树种而言,各层枝条的截留量均为针叶树大于阔叶树,尤其是中下层枝条能截持更大的水量。(4)对于砍伐枝叶分层与枯落物共存时的截留过程来说,对雨水截持的能力顺序为五角枫>白皮松>黄栌>油松>侧柏>栓皮栎,最终稳定时五角枫有效截留量最多,栓皮栎变化最大。(5)对于剪叶分层的树种来说,其与枯落物组合下的垂直面上阔叶树种截留能力强于针叶,随着树叶每一层的递减,其树种的稳定截留量也随之递减,同时栓皮栎和五角枫与枯落物组合的截留过程而也说明了冠层枝叶的截留量与其本身各层的生物量和密度及叶面积成一定的正比关系。但还需加强小
徐军牛健植
关键词:人工降雨截留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林分下土壤优先流现象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优先流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水分和溶质运移现象,为初步了解土石山区植被下的土壤水分运动,用亮蓝野外染色示踪试验研究了位于北京西北部的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林分下土壤中的优先流。从染色结果来看:在3种不同林分下的土壤中均存在较明显的优先流现象,且不同林分下土壤优先流的表现形式不同。染色面积的百分比显示了示踪剂在剖面上的分布,反映出部分水分通过优先流直接进入到土壤下层。优先流的存在对土石山区降雨条件下的水文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肖自幸朱蔚利牛健植邵文伟张由松
关键词:不同林分土壤优先流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降雨特性及问题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由于试验的需要和人工模拟降雨的优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人工模拟降雨。但在大量的试验中,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降雨特性与天然降雨特性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对应特性之间存在差异。除了人工模拟降雨特性与天然降雨特性的不统一性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还存在一些自然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问题,在关注并逐一克服这些问题的同时,将人工模拟降雨和高科技技术,如GPRS等结合起来,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
赵玉丽牛健植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天然降雨降雨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