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Z025)

作品数:18 被引量:877H指数:7
相关作者:孔繁斌徐艳晴王家峰谢治菊徐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行政
  • 3篇政府
  • 2篇议题
  • 2篇伦理
  • 2篇公共管理
  • 2篇公共性
  • 2篇公共政策
  • 2篇公民
  • 2篇公民精神
  • 2篇服务行政
  • 1篇代表大会制度
  • 1篇典范
  • 1篇行政理论
  • 1篇行政伦理
  • 1篇行政问责
  • 1篇行政问责制
  • 1篇行政学
  • 1篇行政哲学
  • 1篇选举
  • 1篇选举制

机构

  • 15篇南京大学
  • 4篇海南大学
  • 2篇贵州民族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6篇徐艳晴
  • 4篇孔繁斌
  • 3篇王家峰
  • 3篇谢治菊
  • 2篇徐勇
  • 1篇贺东航
  • 1篇傅菊辉
  • 1篇钱洁
  • 1篇徐西光
  • 1篇张涛

传媒

  • 4篇理论与改革
  • 2篇行政论坛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学习论坛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重构的批判性诠释——以服务行政理论为视角被引量:12
2012年
在现代与后现代交织的背景下,服务行政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理论结果,将重新改变有关社会治理的认识。服务行政模式深刻地回应了生活政治对解放政治置换这一趋势,将公共服务作为判断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的正当性依据,是对现代性政治结构关注统治秩序的历史性超越。按照这一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旧与新,其思路是执政党选择服务行政为社会管理的制度工具,将治理—公共服务作为新的意识形态诉求,将"人民正义"由执政的正当性辩护调整为人民对公共服务的期待和实现。服务行政理论是反思现代性的理论成果,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转换的出路。
孔繁斌
关键词:社会管理模式服务行政理论服务型政府
公共管理范式嬗变的启示与反思——基于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视角
2012年
公共管理范式已发生了三次转换,我国公共管理范式的重构必须考虑范式的融合与综合运用,在规范官僚制行政的同时,积极发展服务行政。
徐西光
关键词:公共管理范式官僚制行政服务行政
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知识成长:论域、议题及评估
2010年
随着公共性理念和制度在传统国家体制内的不断扩张,以大国善治为目标的知识追求已经成为中国公共行政学知识发展的主导性逻辑。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中国公共行政学有必要审查自身所走过的道路、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对主要论域和议题的描述和评估可以发现,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未来成就决定于它在与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现实的互动中进行理论建构和回应现实的能力及水平。
王家峰
关键词:中国公共行政学知识论域议题
基金会公共责任的实现困境及其对策分析——以理事会治理为考察点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基金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现代公共生活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关于此类组织如何通过完善理事会治理结构践行公共责任的讨论逐渐增多。尽管当下中国法律从多个方面对基金会理事会治理进行了规范,但诸多影响理事会有效履行其治理职责的阻滞性因素依然存在。为促进基金会公共责任的实现,未来的政策选择主要包括强化信息沟通机制和理事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理事会监督权,以及完善业务主管单位与理事会间的职权配置。
徐勇
关键词:公共责任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被引量:771
2011年
国家制订的公共政策需要落实到一定的地方场域,通过政策细化或再规划的过程,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从而形成中央统一性和地方多样性的执行格局,说明公共政策往往具有层级性;同时,任何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还具有多属性特征,重大领域的改革政策尤为明显,它同时承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项任务,其政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多部门的合作与配套政策的供给。为防止公共政策在执行中陷入"碎片化",可运用中国特色制度的高位推动,通过层级性治理和多属性治理,采用协调、信任、合作、整合、资源交换和信息交流等相关手段来解决公共政策在央地之间、部门之间的贯彻与落实的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即构成了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贺东航孔繁斌
关键词: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社会科学建构——政策分析的自反性议题
2010年
公共政策是由社会科学所建构,不同的社会科学典范倾向于生成不同的政策方案,但每种政策方案都存在着知识传统上的局限性。从事政策分析的专家在政策的规划过程中,必须与实践工作者开展广泛的对话与交流,相互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公共政策实践的需要。
王家峰
关键词:公共政策社会科学典范
社会治理模式演进中伦理精神的迷失与回归——基于张康之教授《论伦理精神》的社会治理历史反思被引量:4
2012年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正走向后工业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人类分别拥有了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建构起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历史演变中的这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嬗变也会表现为伦理精神的迷失与回归。本来,人类社会中是包含着伦理精神的,但是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却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仅仅在表现形式上反映出伦理的特征,而在实质上是与伦理精神相背离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突出了法的精神的时候,则把伦理精神彻底抛弃了,而我们正在进行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建构,则呼唤着伦理精神的回归。这意味着,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将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倡导公益至上的伦理精神,充分实现善的价值,使人类社会恒久存在的公平、正义等追求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内容。
谢治菊
关键词:伦理精神社会治理模式公共利益
慈善组织中的反利益输送机制——美国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9
2011年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慈善事业,这与其卓有成效的反利益输送机制密不可分。当下中国慈善组织正经历着一场由寻求合法身份与注重数量积累向提升组织能力与注重品质建设的变革。这场变革能否取得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水平,而反利益输送机制的建设则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反利益输送机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可以为我国提供诸多借鉴,如细致缜密的立法规制以及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等。
徐勇
关键词:慈善组织
从“风险”到“危机”:基于传递关系的动态框架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在"风险—突发事件—危机"动态分析框架下,危机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种状态、情境。这种状态、情境之间相互链接,有着广泛联系,对社会和组织机构的基本利益和结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造成了威胁性后果,引发危机的导火线是带有"灾害"性质的常规突发事件和"灾难"性质的非常规突发事件,风险社会里的人为风险导致了突发事件的产生,因此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风险。为此要进行系统的、多中心的治理。
徐艳晴
关键词:突发事件灾难灾害
社会资源配置的模式变迁——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
社会资源配置模式的选择既受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又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经历了市场主体、政府主体的资源配置模式后,探索了非政府主体的资源配置模式,在治理语境下,市场主体、政府主体、非政...
徐艳晴单芹华
关键词:社会资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