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10601)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蒲晓允王丹姜永强郑玉玲康晓平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华中农业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力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耐药性变化时菌株Ⅲ型分泌系统(T3SS)毒力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耐药性变化与细菌毒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源于同一患者呼吸道、多次分离、药敏谱发生动态改变的铜绿假单胞菌,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方法确定菌株的同源性,以同一克隆的菌株体系为研究对象,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T3SS系统和菌株的毒力基因型,双向蛋白电泳比较菌株的全菌蛋白表达谱,质谱分析差异蛋白点,并在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了解临床特征、细菌耐药性、毒力相关蛋白三者问的关系。结果筛选出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1年内3次呼吸道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谱依次为:敏感一多重耐药(MDR)-泛耐药(PDR)。3株菌株毒力基因属exoU+/exoS-型,经ERIC-PCR证实为同一克隆。双向凝胶电泳显示3株菌有2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其中11个蛋白功能明确(9个与细菌基础代谢有关)。仅毒力相关蛋白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A(DsbA)在PDR株时表达明显上调,在敏感株表达最低。临床信息显示该患者在分离出PDR时,肺部感染最重,并于1个月后死亡。结论在长期定植、感染过程中,生存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发生变化,同时菌株毒力加强,共同导致感染难于控制。DsbA在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变化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黎晓强卓超廖东江肖书念金光耀钟南山
-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抗药性蛋白质组
- 量子点-磁微粒技术同步检测输血后肝炎的体系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结合量子点-磁微粒(QD-MMS)技术,建立针对HBV及HCV的多抗原同步快速检测体系。方法以碳二亚胺交联法活化QD-MMS以夹心法检测抗原。在分别建立HBV与HCV抗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整合优化体系,对188份随机临床标本进行同步检测,结果与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比较。结果 QD-MMS同步检测体系检测范围为HbsAb 2ng/mL~10μg/mL、HCcAg 5ng/mL~5μg/mL,40min内完成同步检测。与ELISA方法比较灵敏度及特异性无差异,符合率分别为95.8%、98.4%。与TP、HAV阳性标本无交叉反应。试剂于4℃保存4周后使用,与新配制试剂检测结果无差异。结合目标抗原后的复合物标本,经4℃放置4周后荧光强度无明显衰减。最长放置8周后仍可检出荧光。结论建立了对HBsAg和HCcAg的同步检测体系,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解析荧光强度值可达到半定量检测效果。检测时间同步缩短到了40min左右,提高了检测效率,操作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所需样本量少,特异度较好,能初步满足多抗原同步检测的需求,为同步检测更多病原体抗原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李蒙刘琳琳邓莉萍蒲晓允
- 关键词:量子点抗原同步检测
- 蜱传脑炎病毒TBE-E-D3抗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A方法鉴定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构建蜱传脑炎病毒TBE-E-D3抗原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GSTpET-30a(+)/TBE-E-D3,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以获得特异性诊断抗原。方法: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α后经酶切鉴定,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亲和层析法纯化,SDS-PAGE分析其表达情况和纯度,间接ELISA法鉴定重组蛋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TBE-E-D3基因目的片段以正确的读框插入载体GSTpET-30a(+),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亲和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蛋白质;间接ELISA法证明抗原特异性和灵敏度良好,送检的15份阳性患者血清样本中检出10份阳性结果,40份健康人血清样本中检出1份假阳性结果。结论:获得的His-TBE-E-D3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森林脑炎病毒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备选抗原之一。
- 王丹康晓平郝淮杰郑玉玲姜永强杨银辉陈福生
- 关键词:蜱传脑炎病毒原核表达纯化特异性
- 副溶血性弧菌五种致病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索对人致病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方法,评价5种检测方法对副溶血性孤菌致病性测定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耐热溶血毒素tdh基因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相关毒素tr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与神奈川溶血试验、小鼠腹腔注射和灌胃法对比,分别检测分离自腹泻者和自然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标本。结果两类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在tdh基因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P<0.01),在神奈川溶血试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P<0.01),在trh基因、小鼠腹腔注射以及灌胃检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d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是快速筛查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好方法。
- 张继伦田桢干何宇平李平章琪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致病菌
- 病毒诱导的细胞microRNA在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 2011年
- 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patterns,PAMPs)后,立即启动一系列炎症信号通路,发生先天免疫应答。在这个过程中宿主细胞不仅产生大量microRNAs调节TLRs和RLRs介导的信号通路,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对宿主造成伤害,而且病毒还诱导产生了大量microRNAs来下调免疫应答,降低宿主对其清除作用。本文重点就病毒刺激宿主产生的microRNA调节免疫信号的研究做简要介绍。
- 李毅蒲晓允
- 关键词:病毒TOLL样受体免疫应答MICRO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