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S030)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姜迎春吴郁琴肖赣蘋徐茂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国民政府
  • 2篇民国
  • 2篇南京国民政府
  • 2篇抚恤
  • 1篇战时
  • 1篇政府
  • 1篇伤残军人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保障
  • 1篇述论
  • 1篇卫生防疫
  • 1篇卫生建设
  • 1篇民国江西
  • 1篇民政
  • 1篇南京国民政府...
  • 1篇南京国民政府...
  • 1篇军人
  • 1篇抗战
  • 1篇抗战时期
  • 1篇抗战时期国民...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姜迎春
  • 2篇吴郁琴
  • 1篇肖赣蘋
  • 1篇徐茂明

传媒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民国档案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史林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卫生防疫体系述论被引量:1
2010年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现代卫生行政网络、卫生防疫法制体系逐步形成,防疫理念、疫病管理科学化,以行政手段推进卫生教育,江西卫生防疫事业"趋新"态势明显。但由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弱,国家与社会的严重脱离,卫生机构和规模与社会需求反差巨大,国民政府的民生建设浮于表面等因素,卫生防疫效果并不明显。民国江西卫生防疫事业的"趋新"与防疫效果的"依旧",折射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遭遇的艰难和重重阻力。
吴郁琴徐茂明
关键词:民国卫生防疫防疫效果
由救恤到保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伤残军人的服务型抚恤探析--以国统区荣军教养院为中心被引量:10
2011年
抗日战争是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决战,在浴血奋战中产生了大量伤残军人。妥善安抚这些伤残军人及家属是当时重要的政治、社会问题。国民政府在经济困窘,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扩大了教养院的规模,强化了其"管、教、养、安置"的功能,伤残军人抚恤呈现出由恤金抚恤向服务抚恤侧重,物质抚恤与精神抚恤结合的态势。这种抚恤方式虽然节约了开支,保障了部分残废军人的利益,但囿于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效果有限。
姜迎春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抚恤制度被引量:2
2012年
抚恤本是指国家对社会特殊人群的一种保障措施。但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困民乏,社会保障功能孱弱,抚恤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国民政府在这一资源的分配上对军人和公教人员采取以恤为养的政策;对劳工阶层则以恤促抚,并且建立了一套以恤代赏的奖励机制,以此来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政权合法性。
姜迎春
关键词:抚恤抚恤金社会保障
公共卫生视野下的国家与社会之冲突与整合——以民国江西公共卫生建设为考察中心被引量:3
2012年
民国时期,国家职能向现代转型,国家政权在不断渗透扩张的过程中与不符合其体制的社会因素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公共卫生是近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站在"传统"对立面的现代公共卫生事业与代表传统医学的社会有着"行政化"与"弥散"的冲突。被"制度化"的社会新旧杂然相陈,"刚性"的"制度化"无时无刻都处于社会"不抵抗"的抵抗之中。民国江西公共卫生建设体现了该特征。国家与社会的冲突由激烈到逐渐归复平静,最终的沉淀是双方控制与制约、渗透与制衡的整合。
吴郁琴肖赣蘋
关键词:公共卫生社会民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