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009)

作品数:20 被引量:66H指数:6
相关作者:张书林李卫华刘红凛孙会岩袁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中国共产党
  • 5篇作风
  • 5篇共产党
  • 5篇国共
  • 4篇政党
  • 4篇工作作风
  • 3篇党群
  • 3篇党群关系
  • 3篇民主
  • 2篇党建
  • 2篇民主化
  • 2篇法治
  • 2篇从严
  • 1篇党建工程
  • 1篇党建目标
  • 1篇党建思想
  • 1篇党内
  • 1篇党内民主
  • 1篇党内民主发展
  • 1篇信息公开

机构

  • 5篇华东政法大学
  • 5篇中共上海市委...
  • 5篇中共山东省委...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山东省委党校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张书林
  • 5篇李卫华
  • 3篇刘红凛
  • 2篇袁超
  • 2篇孙会岩
  • 1篇潘西华
  • 1篇杨攀

传媒

  • 6篇理论探讨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理论学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领导科学
  • 1篇实事求是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探索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攀登(哲学社...
  • 1篇山东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的内涵分析——从普遍意涵到时代意涵的理论阐释被引量:2
2015年
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问题是国家治理关注的重大问题,对它进行内涵分析有助于为政党联系民众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政党-社会关系与政党-民众关系是一组相近但不相同的范畴或分析视角,对其进行逻辑区分是观察现实政治的起点。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的基本内涵由普遍意涵和限定意涵构成,前者形成于政党在历史和政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后者形成于不同政治过程和特殊时代条件。中国的政党与民众关系与国外不同,是特指党群关系,即强调政党组织与民众个人、党员与民众个人之间的联系。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的传统内涵,政党政府须充分挖掘并把握其时代意涵。
袁超
关键词:党群关系信息网络时代
规避党内民主发展的浪漫主义被引量:2
2015年
党内民主发展的浪漫主义,实质是党内民主推进的激进主义、非理性主义,呈现出党内民主发展急于求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与公平公正偏离等表现形态,是思想底蕴上的民主过热、民主创新上的急功近利、民主发展上的无序抢跑等复杂原因造成的,易于产生加大党内民主发展风险、损害党内民主发展信心等危害性。规避党内民主发展的浪漫主义,主要路向应涵盖:确立党内民主增量化发展道路,对党内民主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党内民主发展的政治控制,推进党内民主科学发展。
张书林
关键词:规避党内民主浪漫主义
党建工程的历史推进与党建目标的时代飞跃被引量:3
2014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三代领导集体持续接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推进、党建目标不断完善的结果,先后经过了从革命年代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到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跨越、从"革命党"建设目标到执政党建设目标的历史转变、从"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时代跨越;既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目标的历史继承,也蕴含着与时俱进的丰富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建目标的新概括、新定位。
刘红凛
关键词:党建目标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从严治吏与选人用人科学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吏的基本特点与基本启示被引量:6
2015年
在"四风"与腐败问题现象背后,明显存在理想信念动摇、人格分裂、宗旨观淡化、群众观异化、权力观异化、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究其成因,关键在于治吏不严或治吏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严治吏,明确好干部标准与好干部成长路径,致力于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呈现出自上而下以身作则、抓"关键少数"、从严从实真抓实干、严明规矩强化底线、强化制度建设、廉洁自律与依法治权相结合等显著特点。从根本上看,从严治吏关键在于选人用人科学化;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统一、对干部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对于选任干部实行"组织提名、差额选举、民主选举"三结合,则是实现选人用人制度科学化的关键所在。
刘红凛
关键词:差额选举
论党的工作作风的理论架构被引量:3
2014年
党的工作作风的主体理论架构应包括其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关系状态三个基本面。就其基本内涵而言,党的工作作风是党的作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工作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风格。就其主要特点而言,党的工作作风具有政治性、务实性、全程性、后天养成性、生死攸关性、易变性、个体秉性等特点。就其关系状态而言,必须将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置于党的作风建设体系这一宏观视野中去审视,着力厘清党的工作作风与党的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之间的关系。
张书林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工作作风理论架构
执政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考察被引量:4
2015年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应用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互联网对政治社会化、政党文化传承、政党形象塑造等方面影响巨大,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中国的执政党认同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民众的舆论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党的组织体系难以对传播危机进行及时处理,党的政治文化和党的运作方式都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当务之急是正视互联网的挑战,通过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坚持党管互联网原则、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等方式塑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执政党认同。
孙会岩杨攀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党的工作作风的横向流程化
2014年
党的工作作风在工作开展的各个横向环节流程中,都有其特定的原则要求及表现形态,总体上构成工作作风的横向流程化。在工作决策环节,党的工作作风的原则要求是民主之风、科学之风,表现为决策意向上的民本决策、决策论证上的专家决策、决策决断上的集体决策。在工作执行环节,党的工作作风的原则要求是积极执行、稳妥执行、灵活执行。在工作监督环节,党的工作作风的原则要求归根到底是要大力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张书林
关键词:工作作风
党的工作作风层级化探究
2014年
党的工作作风在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这三种组织层级上,既有其共性要求,也有其特殊呈现、原则要求。中央组织层面的工作作风,其原则要求是高屋建瓴、率先垂范、政经同构、创新发展。地方组织层面的工作作风,其原则要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基层组织层面的工作作风,其原则要求是深入细致、公正公信、去简单粗暴化。
张书林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工作作风层级化
试析党的作风体系中的工作作风——基于党的工作作风与其它作风关系的视角被引量:3
2014年
依据目前党的作风建设的领域范畴,党的作风体系包括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等五个基本面。就党的工作作风与思想作风的关系而言,思想作风决定工作作风,工作作风也反作用于思想作风。就党的工作作风与学风的关系而言,学风是工作作风树立的基础,学风建设以服务于工作作风改进为目的。就党的工作作风与领导作风的关系而言,领导作风从源头决定工作作风,工作作风反向影响领导作风。就党的工作作风与干部生活作风的关系而言,干部生活作风中的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反映到工作作风上、关乎工作作风建设的质量。
张书林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工作作风
公共政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实现条件及其内在关联被引量:6
2015年
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可谓现代公共政策的三大基本特征,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要求。其中,公共政策民主化旨在反映公意、追求公共价值,需通过有效的个体参与、组织参与、舆论监督等来实现;公共政策科学化强调规律性、专业化与效益最大化,需通过决策主体的专业化、决策程序的合理化、决策内容的规范化来实现;公共政策法制化强调规范性、有序性、常态化,要求决策主体与决策程序的法治化,需通过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民意调查制度、专业化参与制度、协商谈判制度等来保障。然而,绝不可彼此孤立、各自绝对化地理解公共政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三者之间既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重点不同、相互制约。
李卫华
关键词:公共政策民主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