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09032)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夏敏文博潘贝胡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2篇信息熵
  • 1篇地数
  • 1篇人文驱动
  • 1篇人文驱动力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驱动力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县域
  • 1篇县域土地
  • 1篇空间结构
  • 1篇快速城市化
  • 1篇快速城市化地...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夏敏
  • 2篇文博
  • 1篇潘贝
  • 1篇胡莉

传媒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信息熵和灰关联分析的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以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以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为例,对1997~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以及2005年各乡镇信息熵差异进行研究,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1~2005年信息熵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1年全南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持续增加;2002~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下降,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下降;2005年乡镇信息熵差异较大;人口因素对信息熵变化驱动更为明显。
文博夏敏
关键词:信息熵灰关联分析土地利用结构
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2011年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无锡市1998~2009年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得到无锡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无锡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是人口增长、农业经济发展及农业科技水平,并从这3个方面出发,对无锡市耕地资源保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胡莉夏敏陆守超
关键词:耕地人文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基于GIS技术和信息熵的宜兴市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G IS技术和信息熵原理,根据宜兴市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宜兴市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5年至2009年,宜兴市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土地利用有序度升高。
潘贝夏敏
关键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信息熵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赣州市全南县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和谢高地等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对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全南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全南县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
文博夏敏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