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11034)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亓美玉姚玉昌何海娟陆明海王志鹏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绵羊IGF-Ⅰ基因Ⅱ类变异剪接体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 2019年
- 为明确绵羊IGF-Ⅰ基因变异剪接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成功获得了IGF-Ⅰ基因Ⅱ类的2种变异剪接体(Ea和Eb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2种变异剪接体的结构特性,并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Ea和Eb型由同一基因通过选择性剪切形成,均是绵羊中新发现的类型,预测其分别编码138 aa和172 aa,2种变异剪接体的信号肽剪切位点、进化同源性、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空间结构预测结果类似,但二者包含不同的共价修饰位点。组织表达分析表明,2种变异剪接体在肝组织中表达量均最高,其次为脂肪、胃、睾丸、肌肉和皮肤组织,心、脾、肺、肾、肠、膀胱组织的表达水平较低;在胃中,羔羊期2种变异剪接体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成羊期(P<0.01),在睾丸中,羔羊期IGF-Ⅰ基因Ⅱ类Ea型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成羊期(P<0.05)。总体上来看,在各种组织中IGF-Ⅰ基因Ⅱ类Ea型的表达水平高于Eb型,为优势转录本类型。
- 宋旭婷翟羽飞张嘉楠亓美玉王志鹏王志鹏姚玉昌
- 关键词:绵羊IGF-I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胚胎移植试验羊群发情规律的研究
- 2012年
- 为了有效提高绵羊体细胞克隆和转基因等研究工作的效率,缩短胚胎移植试验羊群中空怀个体的利用周期间隔,试验对采用不同移植方法的胚胎移植受体及供体绵羊进行了移植前后的发情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制孕激素海绵栓和进口阴道孕激素释放装置(CIDR)对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时发情率均接近90%,且92%以上的个体发情起始时间均集中在撤栓后24~48 h。在胚胎移植试验结束后,未参加胚胎移植个体和子宫角法未移植受体第2情期发情起始时间主要集中在上次发情后的14~20 d,而输卵管法未移植受体和输卵管法冲卵供体的发情时间则比较分散,呈现明显延后状态。未参加胚胎移植个体和子宫角法未移植受体人工授精后的受胎率接近往年羊场的平均水平,输卵管法未移植受体的受胎率略有下降,且输卵管法冲卵供体的受胎率明显降低。
- 姚玉昌亓美玉李武刘玉峰陆明海何海娟
- 关键词:胚胎移植绵羊发情规律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