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6B54)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张福奎贾继东王宝恩石晓燕王泰龄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胆汁
  • 8篇胆汁性
  • 8篇原发性
  • 8篇原发性胆汁性
  • 7篇胆汁性肝硬化
  • 7篇原发性胆汁性...
  • 7篇肝硬化
  • 3篇胆酸
  • 3篇胆汁淤积
  • 3篇熊去氧胆酸
  • 3篇糖皮质
  • 3篇糖皮质激素
  • 3篇皮质激素
  • 3篇激素
  • 2篇胆红素
  • 2篇胆汁淤积性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胆红素
  • 2篇清胆
  • 2篇红素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9篇张福奎
  • 4篇贾继东
  • 3篇王宝恩
  • 2篇张涛
  • 2篇王泰龄
  • 2篇李雪
  • 2篇石晓燕
  • 1篇王宇
  • 1篇马佳丽
  • 1篇崔焱
  • 1篇张影
  • 1篇张文胜
  • 1篇赵新颜
  • 1篇张俊勇

传媒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肝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后新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炎二例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张福奎贾继东张涛王宇崔焱赵新颜石晓燕王泰龄王宝恩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移植后肝硬化患者PBC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预后被引量:2
2010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多发于中年女性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病理上表现为进行性胆管破坏,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血清胆红素、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组织学分期和预后相关。PBC早期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e acid,UDCA)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而终末期患者适合肝移植治疗。目前已有Child—Pu曲分级、
李雪张福奎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预后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胆汁淤积性门脉高压症血清胆红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物治疗被引量:6
2012年
熊去氧胆酸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唯一公认药物,可以改善早期患者的长期预后;对于熊去氧胆酸疗效不佳者迫切需要其他有效治疗药物治疗,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或其他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终末期患者适合肝移植治疗。本文就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张福奎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远期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远期效果。方法对15例接受了肝移植的终末期PBC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0个月(38-86个月),记录并总结随访期间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的预后、新发疾病以及术后远期存活率。结果15例PBC患者共接受原位肝移植16例次,其中1例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进行了2次肝移植。术后患者均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部分患者使用了熊去氧胆酸。术后2周时,患者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乏力、皮肤瘙痒及黄疸等症状缓解,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新发疾病(26.7%),1例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为结肠癌,经治疗后2例好转,2例治疗无效死亡。肝移植术后,患者无PBC复发,1、2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和86.7%。结论肝移植可提高终末期PB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率,但一些少见的新发疾病对患者的远期存活率影响较大。
张福奎张影李雪张俊勇贾继东王宝恩
关键词:肝移植肝硬化胆汁性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针对胆汁淤积的熊去氧胆酸、针对免疫异常发病机制的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及针对瘙痒症状、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对症治疗,终末期患者适合肝移植治疗。本文就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张福奎
关键词:胆汁性肝硬化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肝移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
2011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最终可发生肝硬化和(或)门脉高压。目前,肝脏活检是对PBC进行组织学分期的"金标准",组织学分期较高者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增加。但是,由于肝脏活检属于创伤性操作,难以反复多次进行,并且存在取样误差、不同病理阅片者判断的个体差异等缺点[1],所以,研究无创性指标或手段辅助诊断肝纤维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PBC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马佳丽张福奎
关键词:肝纤维化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导致的肝损害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一例UCTD导致肝损害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经过以及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低热、皮疹,合并有间质性肺炎、心包积液等,有"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等病史,血清转氨酶升高,血IgG、球蛋白升高,ESR增快,嗜酸粒细胞水平明显升高,血ANA1:320阳性,肝脏病理特点符合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小血管炎。经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好转,近期疗效显著。结论对于结缔组织病患者肝功异常的鉴别诊断应该想到UCTD导致肝损害的可能,对于肝功能损害明显、常规保肝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张福奎贾继东张文胜张涛石晓燕王泰龄王宝恩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肝损害糖皮质激素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被引量:15
2007年
张福奎贾继东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内胆管特殊并发症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累及中年女性,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免疫异常与发病有关,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尤其是M2亚型(AMA-M2)阳性对诊断该病具有特异性,病理上表现为进行性胆管破坏,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和(或)门脉高压症。早期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终末期患者适合肝移植治疗。
张福奎
关键词:UDCA血清胆红素肝内胆汁淤积移植术(医学)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