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9013)

作品数:7 被引量:108H指数:5
相关作者:李连崇唐春安李根王振马天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2篇压裂
  • 2篇岩石力学
  • 2篇水力压裂
  • 2篇围岩
  • 2篇RFPA
  • 1篇低阶
  • 1篇底板
  • 1篇地层
  • 1篇电站
  • 1篇迭代法
  • 1篇断层
  • 1篇压裂裂缝
  • 1篇岩爆
  • 1篇岩石非线性
  • 1篇岩体
  • 1篇引水
  • 1篇隐伏
  • 1篇隐伏断层

机构

  • 9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李连崇
  • 6篇唐春安
  • 5篇李根
  • 3篇马天辉
  • 2篇梁正召
  • 2篇王振
  • 1篇张潦源
  • 1篇黄波
  • 1篇赵瑜
  • 1篇杨天鸿
  • 1篇杨岳峰
  • 1篇李爱山
  • 1篇夏英杰

传媒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岩土力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xcavation-induced microseismicity: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被引量:9
2012年
The volume of influence of excavation at the right bank slope of Dagangshan Hydropower Station, southwest China, is essentially determined from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numerical modeling and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in situ observation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s a new application technique for investigating microcrackings in rock slopes. A micro- seismic monitoring network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used to monitor rock masses unloading relaxation due to continuous exca- vation of rock slope and stress redistribution caused by dam impoundment later on, and to identify and delineate the potential slippage regions since May, 2010. An important database of seismic source locations is available. The analysis of microseismic events showed a particular tempo-spatial distribution. Seismic events predominantly occurred around the upstream slope of 1180 m elevation,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hanging wall of fault XL316-1. Such phenomenon was interpreted by numerical modeling using RFPA-SRM code (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By comparing microseismic activity and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in site observation and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s results, a strong correlation can he obtained between seismic source locations and excavation-induced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working areas. The volume of influence of the rock slope is thus determined. Engineering practices show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can accurately diagnose magnitude, intensity and associated temp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ectonic activities such as faults and unloading zones. The integrated technique combining seismic monitoring with numerical modeling, as well as in site observation and conventional surveying, lead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effect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eismic activity and stress field in the right bank slop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Nu-wen XUChun-an TANGHong LIFeng DAIKe MAJing-dong SHAOJi-chang WU
水力压裂裂缝穿层及扭转扩展的三维模拟分析
应用并行有限元程序对水力压裂过程进行真三维数值模拟,实现对压裂裂缝起裂、扩展及扩展中的穿层、扭转行为的全过程分析;数值计算中无需假定压裂裂缝的起裂位置和扩展路径,即可根据实际岩体水力学模型的力学、水力学等边界条件,自动标...
李连崇梁正召李根马天辉
关键词:岩石力学水力压裂并行计算裂缝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基于双应变胡克模型的岩石非线性弹性行为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富含孔隙/裂隙岩体的非线性变形对于工程的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求解器TOUGH-FLAC3D中实现双应变胡克模型(two-part Hooke s model,简称TPHM)的数值解法,并界定TPHM的适用条件。TPHM假设:对于岩体中可承受较大变形的软体(如孔隙、裂隙等),用基于自然应变(或真应变,即岩体变形与当前应力状态下的岩体体积之比)的胡克定律来描述;而对于只承受较小变形的硬体部分用基于工程应变(岩体变形与原始应力状态下的岩体体积之比)的胡克定律来描述。通过对室内岩样的应力-应变特征计算分析,表明TPHM在本质上反映了加卸载过程中低应力阶段的非线性变形行为,该力学响应完全取决于孔隙/裂隙的自然应变(真应变);通过对瑞士Mont Terri岩石实验室的深部ED-B巷道围岩的变形场计算分析,显示出TPHM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开挖卸载诱发的围岩变形特征。因为TPHM本质上是考虑了低应力状态下孔隙/裂隙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因此,在具有卸荷扰动特征的岩石工程中应用TPHM模型进行设计分析更符合实际。
李连崇LIU Huihai赵瑜
关键词:岩石力学裂隙岩体胡克定律非线性数值模拟
泥—砂互层地层水压致裂过程的三维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在油气田开采工程中,水压致裂技术已经成为油气开采、低渗透油藏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基于RFPA3D并行计算程序,建立了泥—砂岩互层条件下水力压裂的大规模计算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拉应力在水力裂纹的形成、发展、延伸和贯通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两种情况下的水力裂纹都是张拉型的;水力压裂破裂面总是在最大主应力面内,并且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岩石破裂过程具有声发射特征,同样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声发射可以用来衡量水力裂纹发生扩展的部位和能量的大小。在泥砂互层条件下,由于泥岩的残余强度较砂岩高,在受拉状态下岩石仍保持一定的强度,可压性要比砂岩低,因此在压裂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缝高控制技术,以增大裂缝长度。
张潦源夏英杰黄波李爱山
关键词:数值模拟RFPA声发射
考虑岩体碎胀效应的采场覆岩冒落规律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应用改进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分析了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发生离层、弯曲、端部和中部开裂直至冒落的全过程,再现了采动影响下冒落带、裂隙带、下沉带3带的形成过程以及裂隙拱的形成发展、整体覆岩的周期性运动模式。数值计算中,引入了冒落岩体的碎胀效应,使得计算结果更合理地反映了现场实际,主要表现在:冒落岩体的碎胀效应及拉伸、剪切破坏联合控制了覆岩的运动模式,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上覆岩层可呈现出周期性的运动特征;裂隙拱发展到一定高度后,工作面垂直方向上不再扩展,只在工作面推进方向向前扩展,此时裂隙拱拱顶为一近似水平线,冒落带、裂隙带和下沉带3带分明;覆岩运动引起的地表下沉范围和下沉量亦都更符合现场实际。
李连崇唐春安梁正召
关键词:覆岩碎胀系数数值模拟
锦屏二级水电站1#引水隧洞岩爆洞段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1#引水隧洞强岩爆洞段为例,运用RFPA对隧洞上半断面开挖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对隧洞破坏模式及其围岩的应力分析,在强岩爆洞段上半断面开挖过程中,围岩首先在边墙附近出现破坏,然后不断向拱肩方向扩展,即应力首先在洞壁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围岩产生损伤,随着损伤范围的扩大,高应力场向远离洞壁的方向发展,同时洞壁附近的应力逐渐变小,其中边墙处围岩变化最为明显,这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王振唐春安马天辉唐烈先
关键词:锦屏二级水电站围岩岩爆RFPA数值模拟
一个可用于全耦合固结分析的低阶稳定新单元
平面四节点双线性同阶插值单元(Q4P4)在求解全耦合固结方程时,由于受到Zienkiewicz-Taylor分片试验和Babuska-Brezzi条件限制,往往使计算结果发散。构造了一个低阶稳定新单元(Q4P4-ACE)...
李根唐春安李连崇
关键词:固结
文献传递
有自由面渗流的流量控制全域迭代法
有自由面的渗流问题属于边界非线性问题,求解复杂,一直是岩体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固定网格法由其诸多优点被广泛采用。在对多种固定网格算法总结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流量控制的全域迭代有限元方法,该方法具有一次形成总体传导矩阵...
李根李连崇唐春安
关键词:渗流自由面
文献传递
深埋硬岩隧洞落底开挖诱发围岩损伤破坏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深入研究深埋硬岩隧洞在落底开挖前后的围岩损伤破坏情况,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实际资料,借助RFPA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研究岩体微破裂萌生、发育和扩展的演化机制。分析表明,在落底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卸载,形成二次分布的应力场,在高应力和材料物性劣化的共同作用下,落底前的损伤会进一步发展,进而迫使局部应力场不断调整,诱发损伤向深处演化,同时引发已支护部分围岩出现损伤破坏。研究成果为更好地理解高应力下深埋硬岩隧洞的围岩损伤破坏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王振唐春安马天辉李连崇杨岳峰李根
关键词:围岩损伤
含隐伏断层煤层底板损伤演化及滞后突水机理分析被引量:53
2009年
基于对采动岩体流固耦合作用的力学响应以及底板岩体强度退化机制的认识,针对承压水体上采煤的岩体水力学模型,对底板隔水岩体的长期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用数值方法再现了含隐伏小断层底板在采动应力扰动和高承压水共同作用下采动裂隙形成、小断层活化、扩张、突水通道最终贯通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对损伤演化、应力场和渗流场的解读,揭示了开采扰动及水压驱动下完整底板由隔水岩层到突水通道的演化机理,对突水通道进行时空基准标定,并着重就小断层发育高度、承压水水压力大小对隔水底板的损伤演化模式及突水滞后时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从岩体强度退化及损伤演化机制的角度,为承压水体上采煤底板滞后突水的机理分析提供了一些新的认识。
李连崇唐春安李根杨天鸿
关键词:小断层突水通道承压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