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062)

作品数:31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乐爱国朱人求谢晓东王凯立方旭东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朱子学
  • 7篇子学
  • 4篇论语
  • 3篇心学
  • 3篇人心
  • 3篇朱子学研究
  • 3篇理学
  • 3篇工夫
  • 3篇《论语》
  • 2篇道德
  • 2篇三纲五常
  • 2篇生态
  • 2篇图说
  • 2篇理一分殊
  • 2篇李栗谷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话语
  • 2篇教化
  • 1篇道德关怀

机构

  • 25篇厦门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亚利桑那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9篇乐爱国
  • 7篇朱人求
  • 4篇谢晓东
  • 3篇王凯立
  • 2篇方旭东
  • 2篇和溪
  • 1篇陈支平
  • 1篇沙日娜
  • 1篇王治伟

传媒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哲学研究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天府新论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武陵学刊
  • 1篇哲学分析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阳明心学中的“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被引量:1
2019年
在王阳明心学中,"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是致良知落实到市民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王阳明看来,"过"可以与圣贤人格相容,因而"过"与"恶"在根本上就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虽然如此,改过工夫要求调动良知心体来照见、改正过误,因而改过实际上就是致良知。就内容而言,改过工夫可以概括为自思内省、痛自悔咎、洗涤旧染、相责以善四个方面,它不仅是个人的修身之事,而且还是集体的儒学实践。总体而言,"过""恶"之别及改过工夫撬动了王阳明心学融通于哲学与世俗之间的多维面向,王阳明心学并非只是抽象的哲学观念;哲学观念向世俗教化的适应性转变,即建构起一个创生意义的功夫世界才是王阳明心学乃至整个儒学的核心关切。
王凯立
关键词:心学
朱子太极思想发微被引量:2
2014年
陈荣捷曾与日本学者辩论太极观念对于朱子理论体系是否为不可无,本文呼应、接续了陈文。文章首先分析了朱子《太极解义》中的体用说,提出,朱子运用体用范畴来定位太极与阴阳关系,其说虽承自二程,但又有自己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体用关系有先后之分的强调上。其次,作者考察了朱子太极思想与邵雍、张载的关联,指出《易学启蒙》明显采用了邵雍之说,论文还分析了朱子关于太极是气的一条语录,指出其与张载对《易传》"参两"思想阐释的相似之处,所有这些旨在加深对于朱子太极思想来源复杂性的认识。
方旭东
关键词:太极
民国学人对朱熹心性论的心理学分析
2014年
民国学者汪震、江恒源、陈钟凡、陈青之等从心理学的层面对朱熹心性论作出分析,并对其心理学思想作了阐述,认为朱熹对心、性、情、欲、意、志、才、知觉、思虑等心理要素作了界定,对各心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建构了初步的心理学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进一步分析朱熹的心理学在宋代心理学乃至中国古代心理学史上的地位。这种从心理学层面对于朱熹心性论的研究,不仅是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乐爱国
关键词:民国时期心性论心理学
诠释与分析之间:再论话语分析与中国哲学研究范式转化——与朱人求教授的对话
2021年
目前既有的研究方法都无法为中国传统思想在"哲学"视域中的重新出场提供令学术共同体普遍满意的方案,所以中国哲学研究仍然需要在方法上进行多方位探索。在这一背景下,朱人求教授所提倡的话语分析是一个较有潜力的研究方法,但话语分析与"哲学"的亲和性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思考与回答,否则话语分析将混淆"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中国哲学"研究,同时也会模糊"哲学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的界限。实质上,话语分析首先是一种诠释方法,但它可以也应该走向分析。这样一来,话语分析就是诠释与分析的综合应用,其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方法,甚至就是一种哲学。就实际的应用而言,话语分析的入手点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话语,因而它首先是一种"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而当普遍的哲学问题向哲学史发问时,话语分析将走向对根本哲学观念的批判与生活经验的反思,并由之为现代境遇中的普遍哲学问题提供中国式的答案,从而成为一种"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总体而言,话语分析是从事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研究的独特方法,它既能彰显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特色,又能为世界哲学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推进提供中国经验。
王凯立
关键词:中国哲学话语分析
道德关怀与社会进步——严复对传统孝道的近代解读
2015年
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一生都对传统孝道充满深刻的同情。概而言之,严复的孝道观经历了早期(1853-1894)的高度认同,到中期(1895-1911)既批判又保留,最终在晚期(1912-1921)又高调回归的历程。如何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如何促进传统孝道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给予我们一个独特而深刻的回答。严复对传统孝道的理解、批判和重新诠释的过程,充分显示出一代具有世界眼光、寻求富强、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与心路历程。
朱人求
关键词:传统孝道近代化道德关怀
朱子文化的基本精神
<正>朱子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朱子学为核心的前近代中国文化,即宋末以来至元明清以朱子学为核心的近800年中国文化,它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的集中体现。众所周知,中国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开创了一...
朱人求
文献传递
从儒、佛关系看朱熹诠释《孟子》的转向
2016年
朱子学说诞生于佛教盛行的宋代,研究朱子学不可能避开对儒佛关系的厘清。从儒佛关系来看朱熹对《孟子》的解释,可以发现朱熹的解释重心已经转移。这体现在以下方面:从重视心到重视性,从批杨、墨转向批佛,从向内尽心转向外在格物。
王治伟
民国时期陈钟凡的朱子学研究及其创新——从宋代思想史的角度看
2014年
民国时期陈钟凡从宋代思想史的角度对于朱熹学术思想的阐述,不仅限于理学,还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而且在分析和阐述中,也不仅限于哲学层面,还包括从不同学科层面的研究,因而能够在阐述朱熹的学术思想来源、朱熹的宇宙论、朱熹的心性论与修养论、朱陆学术之异同以及朱熹政治论与教育论等方面均有新的创建。尤其是,他强调程颢是朱熹学术思想重要来源之一的观点,着重阐述朱熹继承程颢讲存仁主静,在民国时期是颇具新意的。陈钟凡的许多创新观点,不仅全面展示了朱熹学术思想的丰富性和综合性,而且对民国时期的朱子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乐爱国
关键词:民国时期
关于《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诠释——以何晏、朱熹、刘宝楠的解读为中心被引量:2
2019年
对于《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代儒家学者大都反对将孔子此句解读为愚民。郑玄的解读虽有愚民之嫌,但又有顺从百姓之意。何晏《论语集解》将此句与《易传》'百姓日用而不知'相联系,而将'不可'解读为'不能',对后世影响很大。朱熹发挥二程对于愚民说的反对,将'不可使知'之'知'限定于较'当然之理'更为深层的'所以然之理',为后世所沿袭。清儒推崇汉唐儒者的解读,但也有将'不可使知之'与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相联系。民国以来,既有学者继承古代儒家学者反对将孔子此句解读为愚民政策,又有学者将孔子此句解读为愚民政策者,而完全不同于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解读。相较之下,在古代儒家学者的诸多解读中,朱熹的解读,不仅反对愚民说,而且较何晏《论语集解》、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解读更为深入。
乐爱国
关键词:孔子《论语》愚民政策
朱熹解《论语》“吾道一以贯之”与《中庸》“忠恕违道不远”被引量:2
2020年
朱熹解《论语》忠恕“一以贯之”,以“圣人之心,浑然一理”为一,以“一本万殊”解“一以贯之”,并与《中庸》忠恕“违道不远”联系起来,讲“‘忠恕违道不远’,正是说忠恕;‘一以贯之’之忠恕,却是升一等说”,从而建立了“天地无心之忠恕”“圣人无为之忠恕”“学者著力之忠恕”的理论结构,并在这个结构中阐释《论语》忠恕“一以贯之”与《中庸》忠恕“违道不远”区别和相互关系。
乐爱国盛夏
关键词:《论语》一以贯之忠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