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02-1-4-3)

作品数:5 被引量:102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劲松潘迎捷唐传红苏春丽陈明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水产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亲缘
  • 2篇亲缘关系
  • 2篇灵芝
  • 2篇聚类分析
  • 1篇学成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灵芝
  • 1篇三萜
  • 1篇三萜类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成分
  • 1篇萜类
  • 1篇拮抗试验
  • 1篇灵芝菌
  • 1篇灵芝菌株
  • 1篇灵芝属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结构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成分

机构

  • 4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张劲松
  • 4篇唐传红
  • 4篇潘迎捷
  • 3篇苏春丽
  • 2篇陈明杰
  • 1篇胡立宏
  • 1篇郑宗平
  • 1篇曹晖
  • 1篇李泰辉
  • 1篇唐庆九
  • 1篇郝瑞霞
  • 1篇谭琦

传媒

  • 2篇菌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ITS序列的紫芝分子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基于ITS序列的紫芝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分析20株灵芝属菌株ITS序列,设计紫芝的特异性引物。结果用此引物对20株灵芝属菌株的DNA进行扩增,只有2株紫芝菌株有目的扩增条带。结论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有很高的专属性,能高度特异地鉴定紫芝菌株。
苏春丽唐传红张劲松
关键词:ITS序列分子鉴定
灵芝子实体中两个新的天然三萜类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鉴定被引量:7
2006年
本文采用硅胶和MCI柱层析的方法,从灵芝Ganodermalucidum子实体中分离纯化三萜类化合物。从灵芝子实体的氯仿萃取层中,分离纯化到灵芝属中的2个新天然产物,运用现代NMR技术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methyl7β-hydroxy-3,11,15,23-tetraoxo-5α-lanost-8-en-26-oate(methylganoderateD)(Ⅰ)和methyl12β-acetoxy-3,7,11,15-tetraoxo-5α-lanost-8-en-24-oate(methyllucidenateD)(Ⅱ)。
郝瑞霞张劲松唐庆九胡立宏郑宗平潘迎捷
关键词:生物活性成分核磁共振化学结构
基于rDNA ITS序列探讨中国栽培灵芝菌株的亲缘关系被引量:40
2007年
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中国栽培灵芝菌株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栽培灵芝菌株分布于5个聚类组,其中树舌亚属、紫芝组的菌株各自聚成一组,灵芝组的菌株分成3组,85·7%灵芝组菌株均聚于同一组,表明树舌亚属、紫芝组和灵芝组间的遗传差异较大,灵芝组内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总体上亲缘关系比较近,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聚类结果也表明仅仅根据形态学特征并不能将灵芝属菌株进行有效的分类,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对灵芝菌种进行分类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苏春丽唐传红张劲松陈明杰潘迎捷
关键词:栽培灵芝ITS亲缘关系
基于β-微管蛋白基因部分序列探讨灵芝属菌株的亲缘关系被引量:18
2006年
PCR分别扩增了38个灵芝属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得到419bp的一段核苷酸系列。根据MEGA2.1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methods对上述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有供试菌株被分成9个聚类组。中国栽培灵芝菌株分布于6个聚类组,其中树舌亚属、紫芝组的菌株各自聚成一组,灵芝组的菌株分成四组,但大部分灵芝组菌株均聚于同一组,这表明树舌亚属、紫芝组和灵芝组间的遗传差异较大,灵芝组内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总体上亲缘关系比较近,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同时,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β-tubulin基因序列在第三位密码子和内含子部位有高的碱基替换率,这些变异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发育信息,提示β-tubulin基因适合于灵芝属菌株的亲缘关系研究。
苏春丽唐传红张劲松潘迎捷
关键词:METHODS聚类分析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对灵芝属菌株进行分类研究被引量:43
2005年
利用RAPD和拮抗试验对来自国内外的10个灵芝属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RAPD分析的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3个组,第1组包括密纹薄芝、灵芝、灵芝(信州菌株)和两个无柄灵芝菌株,第2组包括灵芝(G·sp·)、近拟鹿角灵芝和紫芝,第3组是树舌灵芝。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的结论基本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0·800的时,上述10个菌株聚成8组,与传统的分类学中种的划分几乎一致。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发现,它们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认为拮抗试验在灵芝亲缘关系的初步鉴定中是有效的,RAPD在灵芝种间鉴定时是有效的,RAPD具有用于种内鉴定的可能性。
唐传红张劲松陈明杰李泰辉曹晖谭琦潘迎捷
关键词:拮抗试验RAPD灵芝属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