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63001) 作品数:23 被引量:58 H指数:6 相关作者: 刘长久 吴华斌 孙丹 王慧景 谷得龙 更多>> 相关机构: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d-Al codoped amorphous nickel hydroxide 2010年 Nd-Al codoped amorphous nickel hydroxide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microemulsion precipit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rapid freezing technique.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was analyzed with X-ray diffractometer(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Raman spectroscopy.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charge/discharge test,cyclic voltammetry,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doping of Nd-Al resulted in more st... 刘长久 陈世娟 李延伟关键词:AMORPHOUS DOPING La(III)与Sr(II)复合掺杂非晶态氢氧化镍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微乳液快速共沉淀法制备稀土La(III)与Sr(II)复合掺杂非晶态氢氧化镍粉体。样品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采用XRD,Raman光谱和SEM进行表征分析。将样品作为电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模拟电池,研究了稀土La(III)和Sr(II)复合掺杂对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发现,在0.1 C恒电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的放电制度下,La(III)和Sr(II)复合掺杂样品的放电平台为1.265 V,放电容量为340.56mAh.g-1,且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循环可逆性较好,并能有效抑制析氧反应的发生。 刘长久 吴华斌 李延伟 陈世娟关键词:微乳液法 非晶态氢氧化镍 电化学性能 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电极活性粉体材料样品。采用XRD、SAE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样品组装成碱性MH-Ni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样品材料内部微结构缺陷较多,无序性强,作为活性物质合成镍电极材料,其在电极反应过程中电荷转移电阻较低,导电能力增强,其样品电极以80 mA.g-1恒流充电6 h,40 mA.g-1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的充放电制度下,放电平台电压为1.278 V,放电容量高达335.7 mAh.g-1。 陈世娟 刘长久 黄良花关键词:微乳液法 电化学性能 Fe(Ⅲ)和Al(Ⅲ)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的电极材料及性能 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快速冷冻沉淀法首次成功制备出Fe(Ⅲ)和Al(Ⅲ)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粉体材料。通过XRD、SAED、SEM、IR、Raman光谱及DSC-TG等对样品粉体的结构形态进行表征和分析,同时将样品合成电极材料并组装成MH/Ni模拟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材料内部结构缺陷多、无序性强、材料微粒大小比较均匀,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结合水含量较多。将复合掺杂Fe(Ⅲ)5%和Al(Ⅲ)8%的样品材料制备镍正极并组装成MH/Ni模拟电池,在以80 mA·g-1恒流充电5.5 h,40 mA·g-1恒流放电,终止电压1.0 V的充放电制度下,进行充放电性能、比容量及其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放电平台平稳,工作电压高达1.30 V,放电比容量达到357.6 mAh·g-1,且在电极过程中材料的稳定性增强、电化学阻抗较小,循环可逆性较好。 刘长久 齐美荣 吴华斌 秦明珠关键词:非晶态氢氧化镍 非晶态氢氧化镍复合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快速冷冻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非晶态Ni(OH)2粉体,将其作为电化学活性物质复合碳纳米管合成镍电极材料,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碳纳米管有效减少了镍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增大了电极反应过程的质子扩散系数.复合0.5%(ω)碳纳米管合成的非晶态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在1C充放电制度下,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其放电比容量高达336.5mA·h/g,放电中值电压为1.251V,充放电循环30次,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96.74%,表现出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刘长久 邢春晓 李培培关键词:非晶态氢氧化镍 碳纳米管 电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稀土Y掺杂非晶态纳米Ni(OH)_2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以Tween-80/n-C4H9OH/c-C6H12/NiSO4水溶液体系,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出稀土Y掺杂非晶态纳米级氢氧化镍粉体材料。采用XRD、SAED、SEM、TEM、EDS、Raman、IR,粒度分析和比表面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结构形态表征,并对其充放电性能和交流阻抗谱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适量稀土元素Y的掺入使非晶态纳米氢氧化镍的结构缺陷增多、无序性增强,平均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降低其溶液电阻、电荷转移电阻和Warburg阻抗,从而提高其放电比容量。样品作为MH-Ni电池正极材料以0.2C充放电,终止电压为1.0V,当掺杂Y的质量分数为4%时,放电比容量达到333.3mAh/g。 刘长久 孙丹 谷得龙 吴华斌关键词:微乳液 非晶态 纳米氢氧化镍 电化学性能 铜掺杂非晶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及性能(英文) 被引量:1 2007年 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络合反应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出铜掺杂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采用XRD、TEM和TG-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粉体近似为球形,粒径为50nm左右,热分解反应温度较低(269.4℃)且含较多的结晶水。充放电结果表明,当Cu的掺杂量为5%时,样品电极在恒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60V的时间较长,开路电位为1.462V,放电比容量可达362.976mA.h/g,且循环充放电性能较好。 刘长久 王慧景 孙丹 陆莉君关键词:铜掺杂 电化学性能 钕掺杂非晶态Ni(OH)_2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出Nd掺杂非晶态氢氧化镍粉体材料,采用Raman,XRD,SEM和IR对其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交流阻抗谱(EIS)和充放电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Nd的掺入使非晶态氢氧化镍结构缺陷增多,无序性增强,电化学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降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提高。样品作为MH-Ni电池正极材料在恒流80 mA.g-1下充电5 h,40 mA.g-1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40 V,开路电位为1.474 V,放电容量高达348.89 mAh.g-1,并具有优良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谷得龙 刘长久 刘爱芳关键词:ND掺杂 非晶态氢氧化镍 电化学性能 稀土 层间阴离子对铝取代氢氧化镍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层间分别含有SO42-和NO3-的铝取代氢氧化镍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表征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层间含有NO3-的铝取代氢氧化镍比层间含有SO2-的铝取代氢氧化镍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更高的质子传递系数和放电比容量。 李延伟 李月晓 姚金环 姜吉琼 张正刚 刘长久关键词:氢氧化镍 阴离子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非晶态氢氧化镍材料电极理论放电容量估算 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出非晶态氢氧化镍,将其粉体制成微电极作为研究电极,并以Pt电极作为辅助电极,Hg-HgO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通过对非晶态氢氧化镍样品电极过程极化曲线的测试,计算其交换电流密度和极限电流密度,并根据计算结果,估算出非晶态氢氧化镍作为电极活性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反应转移电子数近似为1.35,理论放电比容量为393.26mAh/g,表明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 刘长久 尚伟关键词:电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