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01B00)

作品数:12 被引量:177H指数:8
相关作者:高吉喜王燕王金生栗忠飞仇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北京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生态
  • 5篇自然保护
  • 5篇自然保护区
  • 5篇保护区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国家级自然保...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多样性
  • 1篇遥感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沙地
  • 1篇沙漠化

机构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环境保护部南...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9篇高吉喜
  • 5篇王金生
  • 5篇王燕
  • 4篇栗忠飞
  • 2篇仇洁
  • 1篇乐志芳
  • 1篇高军靖
  • 1篇杨兆平
  • 1篇叶生星
  • 1篇吕世海
  • 1篇王昌佐
  • 1篇王桥
  • 1篇刘晓曼
  • 1篇徐海根
  • 1篇郑志荣
  • 1篇刘慧明
  • 1篇张慧
  • 1篇雷军成
  • 1篇刘及东
  • 1篇曹铭昌

传媒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发展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4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被引量:21
2014年
运用GIS和RS技术,基于2000-2010年遥感数据分析了新疆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并对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水域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农田、湿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2000-200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速率较快,约为2005-2010年间变化速率的2.4~6.3倍.水域、草地、林地生态系统价值构成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总价值量的主体,约占93%.研究期间,除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降低外,其余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先升高后降低,整体呈降低趋势,降低率为1.2%.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以实现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王燕高吉喜王金生冷泠仇洁杨姗姗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自然保护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内蒙古呼伦贝尔南部沙带植被恢复进程中土壤理化特性变化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解呼伦贝尔沙漠人工植被恢复进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效应,论文选取呼伦贝尔沙地人工和自然状态下植被恢复的2个系列、7种样地类型开展研究。结果显示:1)随植被恢复年份的增加及流动沙丘向固定沙丘的演进,地上植被生物量、盖度显著增加;2)2个系列样地土壤有机C含量均随植被的发展而显著增加,土壤上层显著高于中、下层;3)土壤全N、全P含量表现出与土壤有机C基本一致的同向变化规律,土壤全K含量在各样地间、各土壤层间基本相当;4)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一定程度上也出现增加,但总体上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人工植被恢复1~3 a内,土壤养分含量与流动沙丘基本相当,但当恢复到5 a以上后,地上植被的发展对土壤特性的改良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沙漠化逆转程度显著提高。然而,拥有更高植被盖度及生物量的8 a人工植被恢复样地,有机C、全N等含量却显著低于自然状态下的固定沙丘样地,可见,当地人工植被恢复的同时,更应注重自然植被的保护。
栗忠飞高吉喜王亚萍
关键词:沙漠化土壤特性植被恢复呼伦贝尔沙地
广东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被引量:10
2014年
运用GIS和RS技术,分析了2000年、2010年广东省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土地利用面积,对不同时期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0─2010年,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草地、农田、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为18.58、81.24、1.91、86.47、70.79 hm2,而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了166.25、92.75 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均发生变化,除未利用地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其中,水域和林地2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728.07×107和463.90×107元,增加最显著.自然保护区内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其中,维护生物多样性价值、水文调节价值和废物处理价值增加最为显著,食物生产价值增加最少.2000─2010年广东省11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1 199.70×107元,增长率为28.02%,表明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成效较好.
王燕高吉喜王金生高芳杨兆平仇洁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自然保护区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动态研究——以辽宁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运用3S技术,分析辽宁省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合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不同时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0年期间,保护区总面积增加6%,湿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未利用地、水域、农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生态服务价值净增值为6.96×106元/年,增长率0.04%。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构成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表明自然保护区对生态服务作用的保护和维持效果较好。
王燕高吉喜王金生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
不同干扰类型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4
2013年
采用样方法,对比研究了2009—2011年刈割和围封干扰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2011年,围封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5.67%、17.73%、17.60%;而刈割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6.86%、14.84%、12.36%,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围封干扰可促进建群种种群生长,而刈割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种干扰类型导致的植物群落生态类型变化趋势差异尚不显著.2009—2011年,刈割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05、4.58、4.2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3、2.89、2.79,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0、0.91、0.90;围封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46、6.03、5.3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6、3.18、2.98,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7、0.87、0.85.可见,在相同年份,刈割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围封干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围封干扰.说明围封干扰有利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而适度的刈割干扰则有利于植物群落的均一化.
高军靖吕世海刘及东郑志荣叶生星
关键词:刈割围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被引量:6
2014年
运用3S技术,对吉林省境内的1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该地区2000—2010年期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研究区建设用地、草地和农田的面积有所增加,林地、湿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均有所减少;该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为0.15%,空间动态度为0.43%;林地变化最缓慢,变化幅度低于区域平均变化水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9.95×108元/a,降低率为1.73%。林地、湿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价值量有所降低,分别减少0.31%,6.78%,5.15%和8.96%,草地、农田价值量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15.67%和5.13%。自然保护区的多种地类和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下降趋势。
王燕高吉喜王金生张慧仇杰肖洛斌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金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为加强对珍稀动物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保护,本研究以广西金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长尾雉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以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海拔和坡度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黑颈长尾雉潜在生境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黑颈长尾雉最适宜的生境是海拔1000~1850 m、坡度为5~25o、盖度大于70%的落叶阔叶林,这些区域应该成为重点保护的生境;(2)保护区内黑颈长尾雉分布的生境类型有25种,鉴于保护的有效性和成本,选择面积占主导的15种生境类型为潜在生境,其中,54.31%的潜在生境分布在核心区内,15.75%分布在缓冲区,29.94%分布在实验区;(3)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适宜栖息生境的面积达74 k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30%。最后,基于黑颈长尾雉在金钟山自然保护区的生境适宜性研究范围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刘慧明刘晓曼王昌佐王桥
关键词:黑颈长尾雉地理信息系统生境适宜性评价
“资源诅咒”现象分析及其对策被引量:4
2013年
作为发展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资源诅咒"现象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分析,但也有研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其存在具有条件性。产生"资源诅咒"现象的原因因地而异,尤其是不平等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导致资源输出地区受到严重"剥削",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远远没有得到体现。为消除"资源诅咒"这一怪象,在深入分析"资源诅咒"现象及其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内部途径和外部机制两个方面阐述了消除"资源诅咒"现象、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和建议,强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从而为消除"资源诅咒"现象、实现资源丰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共同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高吉喜栗忠飞
关键词:资源诅咒生态补偿
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13年
评估和预测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及其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是当前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结合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内涵、方法和成果进行了阐述。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是当前生物多样性评估项目主要使用的评估框架。按照评估目的的不同,可将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划分为指标评估、模型模拟和情景分析3种主要方法,其中全球2010年目标评估指标框架、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模型(IMAGE)/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模型(GLOBIO)组合以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以及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全球环境展望(GEO)和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环境展望等项目建立的情景模式是全球评估项目中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多个全球评估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21世纪,其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在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全球2020年评估指标框架,以及发展基于多情景、多模型和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应认真总结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经验,加强中国2020年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发展适合中国区域特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定期对全国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估,切实掌握全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曹铭昌乐志芳雷军成徐海根
关键词:评价指标情景分析
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的综述与评价被引量:21
2018年
有效评估生物多样性状态、变化是实现其保护的基础,而迄今仍缺乏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的测度及评估方法,以及各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源于基础生态学研究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主要集中在物种、群落水平上,并以α、β、γ等多样性指数进行测度,强调的是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等。当面向保护和管理需求时,一些基于单一研究目标如栖息地导向、GAP分析、热点地区划分、代理指标等评估方法得到应用,同时通过遥感、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加以开展。这类评估强调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侧面,难以全面反映生物多样性状态、变化、威胁及其政策决策系统的响应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目前,基于DSPIR概念框架的综合评估方法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在中国正面临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赋权的复杂性等困难,因此亟需一套适合国情的综合评估方法体系,同时对国外一些适用的快速评估方法应予以借鉴。
栗忠飞栗忠飞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