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7BB1226)

作品数:5 被引量:79H指数:5
相关作者:付世建曹振东彭姜岚谢小军王云松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幼鱼
  • 3篇力竭
  • 3篇过量耗氧
  • 2篇鲇鱼
  • 2篇南方鲇
  • 2篇南方鲇幼鱼
  • 1篇代谢
  • 1篇鱼类
  • 1篇鱼体
  • 1篇鱼体组成
  • 1篇运动后
  • 1篇摄食
  • 1篇体重
  • 1篇体组成
  • 1篇热耐受
  • 1篇力竭性运动
  • 1篇力竭运动
  • 1篇耐受
  • 1篇饥饿
  • 1篇耗氧

机构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篇曹振东
  • 5篇付世建
  • 2篇彭姜岚
  • 1篇谢小军
  • 1篇王云松
  • 1篇汤洪芬

传媒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特征被引量:15
2008年
为了研究不同驯化温度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热耐受性特征的影响,在水温为10℃、20℃和30℃的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16.9±0.3)g)进行2周的驯化,以1℃.h-1的变温速率连续观测实验鱼的耐受温度,各驯化温度下的最大临界温度(CTmax)、最大致死温度(LTmax)、最小临界温度(CTmin)和最小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34.13℃、38.22℃、39.41℃;34.84℃、38.63℃、39.53℃;4.88℃、5.90℃、9.80℃;4.12℃、5.03℃、8.29℃。结果表明:最大临界温度和最大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小临界温度和最小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经计算,南方鲇幼鱼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9.25℃、32.32℃和29.61℃;在10℃~20℃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41和0.12,而在20℃~30℃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10和0.39;热耐受区域面积为617.5℃2;证明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性明显有赖于驯化温度。
王云松曹振东付世建王宇翔
关键词:南方鲇热耐受
鲇鱼力竭性运动后的过量耗氧及其体重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过量耗氧(EPOC)是衡量动物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本研究在25℃条件下对不同体重组鲇鱼Silurus asotus Linnaeus(<30g、30—50g、50—100g和>100g)力竭性运动后EPOC进行了测定,旨在揭示不同体重鱼类在EPOC方面的适应机制。实验结果显示:鲇鱼力竭性运动后耗氧率(VO2)峰值立即出现(2min),随后逐渐恢复到稳定状态水平。本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力竭运动后鲇鱼VO2恢复过程的数学模型(VO2=a+be-ct),并对其中参数的生物学意义进行阐述。通过对各体重组过量耗氧参数(a、b和c)的分析比较,发现鲇鱼体重的增加使有氧代谢能力降低,无氧代谢的能力却有较大提高。
彭姜岚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过量耗氧力竭性运动鲇鱼
不同时间间隔重复力竭运动对南方鲇幼鱼耗氧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考察我国特有暖水性伏击取食鱼类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的重复运动能力,检验力竭运动后的恢复状态是否对下一次力竭运动代谢恢复过程产生影响。实验仪器采用自制流水式呼吸仪(专利号ZL200520010481.0);南方鲇幼鱼选用体重为17.64~48.21g,n=40;在(25.0±1.0)℃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时间间隔即10min重复3次、30min重复2次和24h重复2次条件下,重复力竭性运动(驱赶至力竭)后南方鲇幼鱼的耗氧率(Vo2)恢复过程。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南方鲇幼鱼静止耗氧率(Vo2rest)为(2.39±0.13)^(2.83±0.31)mg.min-1.kg-1,耗氧率峰值(Vo2peak)为(8.36±0.26)^(10.39±0.44)mg.min-.1kg-1,运动后过量耗氧(EPOC)总量为(66.31±6.37)^(88.89±4.61)mg.kg-1。力竭运动后20~30min耗氧率可达一稳定状态,经24h恢复回落到运动前水平。无论间隔时间长短,各处理组第二次力竭运动均导致恢复速率的显著增加(p<0.05),但耗氧峰值和恢复过程的过量耗氧没有显著变化。研究提示力竭性运动能诱导出南方鲇幼鱼的最大耗氧率。
付世建曹振东彭姜岚
关键词:力竭运动过量耗氧南方鲇
饥饿过程鲇鱼幼鱼静止代谢、身体组成及与力竭性运动后过量耗氧的关系被引量:9
2010年
将33尾鲇鱼(Silurus asotus)幼鱼(32.14±1.40)g在(25±1)℃条件下驯化2周后分5组(0、1、2、4、8周)进行饥饿处理;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组实验鱼的静止耗氧率、力竭性运动后的过量耗氧(EPOC)并对鱼体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实验鱼的静止耗氧率分别为(2.21±0.15)、(1.63±0.04)、(1.64±0.13)、(1.44±0.08)、(0.98±0.09)mgO2/kg·min,其中饥饿1、2、4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却都显著低于0组、高于8周组的水平(P<0.05),呈现一个静止代谢"平台期";鱼体组成的变化表明,该"平台期"的主要供能物质为脂肪,其后则主要由蛋白质供能;各组实验鱼力竭性运动后耗氧率峰值(VO2 peak)立即(2min)出现,随后逐渐下降至稳定耗氧水平(VO2 steady),EPOC总量(Excess VO2)分别为(31.8±6.06)、(76.67±4.34)、(69.2±5.89)、(70.41±3.12)、(38.28±2.72)mgO2/kg,其中饥饿1、2、4周组均显著高于饥饿0和8周组的水平(P<0.05),出现无氧运动功能补偿的"效应期"。通过鲇鱼幼鱼静止代谢"平台期"与其功能补偿"效应期"在时间上完全吻合的现象,揭示鱼类的功能补偿效应与其静止代谢水平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
汤洪芬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饥饿鲇鱼鱼体组成过量耗氧
鱼类摄食代谢和运动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43
2008年
摄食和运动不仅是动物最主要的生理活动,同时也是机体代谢能量消耗的主要过程。相关研究表明鱼类摄食代谢主要由营养物质同化过程的耗能组成,其食物蛋白质同化耗能远低于陆生脊椎动物,而摄入营养物质不平衡可能导致摄食代谢耗能增加;鱼类摄食代谢和运动代谢上可能存在能量消耗与性能维持之间的权衡,且都可能受最大代谢能力限制。鱼类不仅在摄食和运动代谢的相对大小及其他特征上存在差异,而且在摄食和运动代谢竞争上存在不同的模式。从功率分配的角度,研究鱼类摄食和运动代谢特征及其与物种生态习性的关系将成为鱼类能量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付世建曹振东谢小军
关键词:摄食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