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465)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明浩高娟程涛汪晓敏高亚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造血
  • 4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小鼠
  • 2篇活性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疾病
  • 1篇衍生物
  • 1篇氧化还原酶
  • 1篇液体培养基
  • 1篇伊马替尼
  • 1篇造血重建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泰瑞倍药...

作者

  • 1篇袁卫平
  • 1篇高瀛岱
  • 1篇高亚男
  • 1篇汪晓敏
  • 1篇程涛
  • 1篇高娟
  • 1篇李明浩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D48表达可作为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活性标志被引量:1
2014年
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具有维持自我更新和产生定向分化的能力,其依赖于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一个干细胞产生两个新的干细胞(对称的更新分裂)、两个分化细胞(对称的分化分裂)或者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不对称分裂)。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前期研究表明,Numb蛋白的分布情况可以作为许多细胞辨别分裂方式的标志,本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umb蛋白在小鼠分裂期CD48-CD150+LSK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探索Numb蛋白与中心体的关系。由于CD48表达阳性标志着细胞失去了骨髓重建能力,因此本研究把CD48的表达作为区分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或定向分化的一个活性标志。从小鼠全骨髓细胞中分选出CD48-CD150+LS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自行制备的AF 488-conjugated anti-CD48抗体,培养3 d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分析是否存在AF488+细胞及其所占比例,然后二次分选AF488+和AF488-细胞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colony forming cell assay,CFC)与细胞增殖能力比较。结果表明:Numb蛋白在处于分裂期的CD48-CD150+LSK细胞中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在细胞分裂平面两侧,这提示Numb蛋白染色可以作为一种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此外,CD48-CD150+LSK细胞在含有自行制备的AF488-conjugated anti-CD48抗体的培养体系中培养3 d后产生约40%AF488+细胞,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统计的阳性细胞比例与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结果一致。二次分选AF488+和AF488-细胞,AF488+细胞群的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高于AF488-细胞群(P<0.05),AF488-细胞群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AF488+细胞群(P<0.05)。结论:CD48表达作为细胞干性丢失的活性标志,可区分造血干细胞的分裂方式。该方法与Numb蛋白染色方法相比,具有用于活细胞的优势,它为后续的细胞培养与细胞移植等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杨鑫张宇彭路芸庞雅坤董芳纪庆许静程涛袁卫平高瀛岱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细胞分裂
小分子化合物扩增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应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骨髓中造血干细胞(Hsc)数量较低,移植后难以在患者体内有效进行造血重建,这也成为HSC临床应用的一个瓶颈。之前研究者曾采用加入多种细胞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与基质细胞共同培养或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等方法体外扩增造血干,祖细胞(HSPC),但上述方法仍不能获得充足的具有植活能力的HSPC用于临床治疗。
张宇程涛高瀛岱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小分子化合物液体培养基恶性血液疾病生物反应器造血重建
DAPT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2012年
本研究探讨DAPT(N-[N-(3,5-difluorophena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t-butyl ester)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细胞周期、凋亡、分化及扩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DAPT1μmol/L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18、p21、p27、CDK1、CDK2、CDK4、CDK6 mRNA表达水平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mcl-1、Bax、Bim、p53、Puma mRNA表达量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APT作用前后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及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用单细胞培养检测DAPT作用前后单个HSC分化的变化;用长周期培养实验检测DAPT作用前后HSC扩增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Lin-c-kit+Sca-1+表型细胞经DAPT处理5 d后,小鼠骨髓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1、CDK2、CDK4、CDK6及p27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01),p18和p2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P<0.001);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Bax、p53、Pum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01),Bim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Mcl-1的表达量无差异。加DAPT处理5 d后,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细胞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G0期的细胞减少,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0.05),处于S、G2、M期的细胞数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表型细胞和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细胞凋亡增多(P<0.05)。单细胞培养10 d实验显示,每板形成的克隆数、每孔平均细胞数的变化及DAPT对单个造血干细胞分化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PT处理3 d后,小鼠骨髓细胞中HSC的扩增能力下降。结论:DAPT可加速小鼠骨髓细胞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耗竭,促进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及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凋亡,降低小鼠骨髓细胞中HSC的扩增能力,但对单个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无明
张娜张丽艳张燕纪庆王金宏祁瑞哲许静袁卫平程涛高瀛岱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造血干细胞DAPT
小鼠造血各系细胞中氧化还原酶差异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造血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HSC),而HSC分化呈明显等级关系。细胞中活性氧簇(ROS)对HSC维持至关重要,细胞内过多ROS会造成HSC衰老。细胞主要通过氧化还原酶以及抗氧化物调节胞内ROS水平达到稳态,从而避免过多的ROS对细胞损伤。细胞内的氧化还原酶有多种,包括过氧化氢酶(catalase)、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1)、NQO1〔NAD(P)H dehydrogenenasequinone 1〕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1),其在呈等级分化的各类血细胞中的活性及其在这些细胞中参与ROS水平的调节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小鼠造血各系细胞,用半定量实时PCR法检测氧化还原酶基因(Catalase、MnSOD、GPX1、Txrnd1和Nqo1)在造血各系细胞中的表达,进而筛选出参与HSC中ROS调控的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结果表明,以长期HSC(LT-HSC)作为参照,T细胞中catalase基因表达是LT-HSC的0.14倍,显著减低(P<0.05)。CLP和髓系细胞中MnSOD基因的表达分别是LT-HSC的0.56和0.47倍,显著减低(P<0.05)。ST-HSC、GMP和髓系细胞中GPX1基因表达分别为LT-HSC的1.79、2.96和2.07倍,显著增加(P<0.05);MEP、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GPX1基因表达分别为LT-HSC的0.58、0.10和0.6倍,显著减低(P<0.05)。ST-HSC、MPP、CMP、GMP和髓系细胞中Txrnd1的表达分别为LT-HSC的3.36、3.18、4.19、6.39和4.27,显著增加(P<0.05);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Txrnd1的表达分别为LT-HSC的0.016和0.56倍,显著减低(P<0.05)。ST-HSC、MPP、CMP、GMP、CLP和B淋巴细胞中Nqo1的表达为LT-HSC的0.30、0.17、0.25、0.10、0.04和0.01倍,显著减低(P<0.05)。结论:氧化还原酶在造血各系细胞的表达差异较大,提示在不同细胞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氧化还原酶种类不同。更为重要的是,Nqo1在LT-HSC中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系,提示其可能通过调控Nqo1的表达调节HSC功能。
张燕张娜庞雅坤程辉刘灵王金宏顾洁许静缪为民顾军李妍涵程涛袁卫平
关键词:氧化还原酶活性氧簇
敲除ADAR1抑制Notch1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2016年
目的:探索ADAR1对于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杂交繁殖获得Lck-Cre;ADAR1^(lox/lox)小鼠及对照组ADAR1^(lox/lox)小鼠;采用免疫磁珠法富集两组小鼠的lin-细胞,用携带MSCV-ICN1-IRES-GFP质粒的逆转录病毒分别感染上述lin-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分选并移植相同数量的GFP+细胞至受体小鼠中。在移植后持续观察并统计两组小鼠生存情况。结果:成功获得了T细胞特异敲除ADAR1的小鼠,并成功建立了Notch1诱导的小鼠T-ALL白血病模型。对照组小鼠在移植后发病,符合T-ALL特征;相反,ADAR1敲除组小鼠没有发生白血病。结论:ADAR1在Notch1诱导的T-ALL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高慧儿彭路芸杨鑫张英驰胡甜园许静袁卫平程涛高瀛岱
关键词:ADAR1NOTCH1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
伊马替尼衍生物TEB-415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伊马替尼衍生物TEB-415和伊马替尼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26,H929,RPMI8226,MM1R和MM1S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改良伊马替尼的化学基团,合成了伊马替尼的衍生物TEB-415。以不同浓度的TEB-415,伊马替尼和硼替佐米处理U226,H929,RPMI8226,MM1R和MM1S细胞72 h,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IC_(50)。结果:TEB-415可显著抑制H929和RPMI8226骨髓瘤细胞的活力。TEB-415浓度<0.1 nmol/L时,>50%H929细胞死亡,而伊马替尼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123 mol/L,硼替佐米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03 nmol/L。TEB-415浓度11.9 mol/L时,>50%RPMI8226骨髓瘤细胞死亡,而伊马替尼浓度达到12.8mol/L时,细胞仍然状态良好。结论:TEB-415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H929的杀伤能力远远强于伊马替尼,仅次于硼替佐米。TEB-415对伊马替尼不敏感的RPMI8226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汪晓敏徐乔竹高亚男高娟李明浩李彦欣袁卫平程涛李勇高瀛岱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