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Y0301)

作品数:48 被引量:799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峥涛侴桂新王长虹徐红程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学成
  • 11篇化学成分
  • 9篇色谱
  • 6篇液相色谱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色谱法
  • 6篇石斛
  • 6篇相色谱
  • 6篇活性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苍术
  • 5篇指纹
  • 5篇指纹图
  • 5篇指纹图谱
  • 4篇正交
  • 4篇金钗石斛
  • 4篇刺山柑
  • 3篇多糖

机构

  • 44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上海市食品药...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2篇新疆华圣元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43篇王峥涛
  • 14篇王长虹
  • 14篇侴桂新
  • 8篇徐红
  • 6篇程雪梅
  • 5篇陈炎明
  • 5篇王燕燕
  • 4篇谷丽华
  • 4篇胡之璧
  • 4篇吴弢
  • 4篇王顺春
  • 4篇施松善
  • 3篇翟卫峰
  • 3篇魏丹红
  • 3篇丁丽丽
  • 3篇张红梅
  • 3篇杨涛
  • 3篇尉小慧
  • 3篇陈静
  • 2篇叶燕

传媒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Chines...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药学学报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色谱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药材
  • 1篇Journa...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BTS自由基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中药抗氧化活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活性筛选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新方法。方法:将含有14 mmol/L ABTS和4.9 mmol/L过硫酸钾混合水溶液10 ml,置于暗处12~16 h制备ABTS+.,用75%乙醇将ABTS+.溶液稀释至100 ml,作为显色剂。将点有样品(或展开)的薄层板喷显色剂,在可见光下检视或在734 nm下扫描。对显色剂、衍生化方法、薄层板、检测波长等参数进行优化使薄层板获得明显的蓝色背景色。结果:具有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的化合物在薄层板的蓝色背景下呈现白色斑点。采用建立的TLC-生物自显影法结合扫描仪测定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2-羧酸(Trolox),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没食子酸丙酯(PG)等抗氧化剂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抗氧化能力顺序为:PG>BHA>TBHQ>麦角甾苷>BHT>Trolox>野黄芩苷,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一致;并采用TLC-生物自显影法对不同来源的中药肉苁蓉和灯盏花样品及其所含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肉苁蓉和灯盏花中很多成分具有清除ABTS自由基作用,购自上海的肉苁蓉和购自云南文山的灯盏花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其他来源样品。结论:该方法能够测定和评价单体化合物和复杂组分(如中药提取物)中化合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谷丽华侴桂新王峥涛
关键词:薄层色谱ABTS抗氧化中药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ISSR分析与鉴别被引量:32
2007年
目的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具有鉴别意义的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丹参药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NTSYS-pc2.1和POPGENE 1.32软件分析不同产地药材间的亲缘关系,构建树系图。结果从6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两条具有鉴别意义的多态性引物,在11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共得到32位点,1条是单态的,31条是多态的,多态性位点达96.88%,遗传距离在0.1699~1.0678,平均为0.4712。结论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间遗传分化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是遗传分化与地理关系没有表现出相关性。ISSR标记可以作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徐红王燕燕魏丹红王峥涛
关键词:丹参ISSR亲缘关系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om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被引量:1
2006年
新水溶性的异种多糖, APSID3,从距骨 membranaceus (Fisch ) 的根的一篇热水的摘录被获得由 DEAE-Sepharose 快流动和 Sephacryl S-300 的 Bunge 层析。APSID3 的分子的重量被估计是 5.79 楷桴吗?
Shun-Chun Wang Jun-Jie Shan Zheng-Tao Wang Zhi-Bi Hu
关键词:酸性多糖植物
球花石斛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为建立球花石斛的DNA分子标记鉴别方法,本文根据测定及GenBank上登录的109种共计164个石斛样本的rDNAITS序列,设计了特异性鉴别引物QH-JB1和QH-JB2,并对球花石斛进行了位点特异性PCR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当复性条件为63.5℃,1min时,只有球花石斛的模板DNA能被扩增出约300bp的阳性扩增带,而其他种石斛均为阴性。证明用本法鉴别球花石斛简便、省时,也适用于干燥球花石斛药材的鉴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应依徐红王峥涛
关键词:球花石斛石斛位点特异性PCR
正交实验法优化侧柏炭炮制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优化侧柏炭炮制工艺为侧柏炭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槲皮素、槲皮苷含量变化为指标,考察炒炭温度、炒炭时间、炒炭药材量对侧柏炭炒炭工艺的影响。结果:侧柏炭最佳炒炭工艺为:取侧柏叶5kg,炒炭的温度为450℃,炒炭时间为20min。结论:优化工艺适合侧柏炭的炮制生产。
赵婷刘力冯双全王长虹王峥涛
关键词:侧柏炭槲皮素槲皮苷正交实验
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球花石斛中酚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球花石斛叶酚类成分(联苄、菲和芴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为球花石斛的合理采收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潜法对不同采收期球化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石斛酚(gigantol)和杓唇石斛素(moscatil-in),菲类化合物 moscatin 及芴酮类化合物 dendroflorin、dengibsin 和 denchrysan A 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Beck-man Coulter ODS(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1%二氟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32%A(0~15 min),32%A→65%A(15~45 min),65%A→32%A(45~55 min)],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石斛酚、杓唇石斛素、moscatin、dendroflorin、dengibsin 和 denchrysan A 在测定的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0.9992);方法的回收率在95.8%~102.4%之间(RSD<2.8%)。结论:通过对同一年12个月不同采收期的球花石斛中联苄、菲和芴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证明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总酚类成分的含量在4,5月份和10,11月份相对高于其他月份。
杨莉张光浓王峥涛徐珞珊
关键词:球花石斛高效液相色谱法芴酮酚类成分
紫苏梗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制定紫苏梗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了生药学研究,薄层鉴别法、HPLC、水分测定法及灰分测定法。薄层鉴别选用生物显色剂0.8 mg.mL-1的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乙醇溶液显色。结果根据10个不同批号的紫苏梗药材和5个不同批号的紫苏梗饮片测定结果,确定迷迭香酸含量不低于0.10%(药材)和0.07%(饮片),含水分不高于9.0%(药材)和8.0%(饮片),总灰分不高于5.0%(药材)和4.0%(饮片),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1.2%(药材)和0.6%(饮片)。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色谱图中迷迭香酸斑点清晰易辨。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紫苏梗的质量控制标准。
谷丽华郝希民赵森淼王峥涛
关键词:紫苏梗迷迭香酸
甘肃产秦艽的DNA指纹图谱鉴别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对产于我国甘肃省的中药秦艽的3种基源植物秦艽、麻花秦艽与小秦艽进行RAPD分析,建立具有鉴别意义的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秦艽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NTSYSpc 2.1和Popgene 3.2软件分析3种秦艽间的亲缘关系,构建树系图。结果从8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4条具有鉴别意义的多态性引物,在3种秦艽中共得到39个DNA条带,其中共有条带2条,多态条带37条。据此获得了能有效区别3种秦艽的多态性RAPD指纹谱。结论甘肃产秦艽的3种基源植物遗传分化明显,RAPD方法能有效地将它们区分鉴别。
徐红王峥涛胡之璧
关键词:秦艽RAPD
白术药材的薄层色谱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建立白术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白术内酯Ⅲ为对照品,正己烷-醋酸乙酯(3.5∶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显色后在波长366nm下检识。结果白术药材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为白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叶燕程雪梅侴桂新
关键词:白术薄层色谱鉴别
吴茱萸质量标准研究——TLC指纹图谱鉴别及HPLC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建立吴茱萸药材TLC指纹图谱及测定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TLC法建立吴茱萸药材指纹图谱,采用RP-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TLC指纹图谱中显示有4个共有条斑,作为吴茱萸的特征性成分这4个条斑可用于药材的定性鉴别。不同批次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差异较大。结论TLC指纹图谱鉴别结合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能较全面反映吴茱萸药材质量,可用于药材质量控制。
段朝辉张红梅朱恩圆侴桂新王峥涛
关键词:指纹图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