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0263)

作品数:27 被引量:124H指数:6
相关作者:陈钟石云关志胡建斌孙惠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篇网络
  • 6篇隐私
  • 5篇隐私保护
  • 4篇图像
  • 2篇商图像
  • 2篇通信
  • 2篇无线传感
  • 2篇局部二值模式
  • 2篇光照
  • 2篇光照变化
  • 2篇多准则决策
  • 2篇二值模式
  • 2篇贝叶斯
  • 2篇差分
  • 2篇传感
  • 2篇VANETS
  • 1篇代理
  • 1篇单次
  • 1篇迭代
  • 1篇迭代算法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
  • 7篇六盘水师范学...
  • 4篇教育部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国家互联网应...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重庆电子工程...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北京信息职业...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兰州工业学院
  • 1篇卡耐基梅隆大...

作者

  • 22篇陈钟
  • 7篇石云
  • 5篇关志
  • 4篇胡建斌
  • 4篇孙惠平
  • 3篇孔令波
  • 3篇杨涛
  • 2篇王永刚
  • 2篇肖雪
  • 2篇辛伟
  • 2篇喻梁文
  • 2篇龚恒
  • 2篇孙兵
  • 2篇孟宏伟
  • 2篇吴振刚
  • 1篇孟显勇
  • 1篇王建玺
  • 1篇鲁书喜
  • 1篇高立军
  • 1篇周娜

传媒

  • 7篇计算机应用研...
  • 4篇计算机研究与...
  • 3篇计算机应用与...
  • 3篇激光杂志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信息安全研究
  • 1篇通信学报
  • 1篇微型电脑应用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六盘水师范学...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及安全设计综述被引量:4
2015年
由于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在满足未来新需求、应对新问题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通过介绍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3个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项目,阐述了典型的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特点和安全方面的技术路线,并从安全视角提出了内生式安全、基于CPK的认证和隐私与安全兼顾的研究设想.
陈钟关志孟宏伟孟子骞
关键词:移动性隐私保护
多阈值和标记分水岭相融合的肺部CT图像分割方法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肺部CT图像因各组织灰度不均匀、结构复杂等因素造成双肺边界难以准确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阈值和标记分水岭相融合的肺部分割方法。首先采用多阈值法对肺部CT图像进行粗分割,并去除图像中气管与主支气管;然后采用标记控制分水岭方法进行精分割,并利用形态学运算对肺实质边缘修补,最后采用临床肺CT图像在Matlab 2012平台上对算法性能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保留肺部CT图像的边界信息,提高了肺部CT图像分割精度,误分和错分概率大幅度下降,取得了十分理想的分割结果,为肺部疾病临床医学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肖雪龚恒陈钟
关键词:多阈值图像分割
一种实用动态完整性保护模型的形式化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从完整性保护模型提出到现在,其成熟度远不如机密性模型.究其原因,完整级划分以及模型实用性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因素.从完整性模型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几种现有完整性保护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实用型的动态完整性保护模型(dynamic integrity protection model,DMIP).它面向Linux系统,解决了完整性级别划分困难以及现有完整性模型可用性不强的问题.针对来自网络的攻击以及本地恶意代码破坏系统完整性等问题给出了保护策略.从与Linux系统及系统中已有的应用程序的兼容性角度出发,DMIP做到了无代价兼容.给出了DMIP模型的不变式和约束,针对模型进行了安全定理的形式化证明,保证了模型的安全性.
杨涛王永刚唐礼勇孔令波胡建斌陈钟
多目标量化变分滤波贝叶斯WSN跟踪定位算法被引量:5
2015年
为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跟踪定位精度降低能耗,提出一种多目标拥挤度差分优化的贝叶斯量化变分滤波预估WSN跟踪定位算法.首先,针对定位问题,采用贝叶斯量化变分滤波方法对目标下一位置区域进行预测,利用量化变分滤波方式选取合适的定位参与节点,并设计了量化变分滤波的多目标参数优化模型.其次,针对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寻优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种群个体拥挤度状况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量化变分滤波算法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滤波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最后,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实现目标节点的跟踪定位,并可节省能量消耗.
张睿敏陈钟李晓斌
关键词:贝叶斯多目标优化差分进化无线传感器网络
锯齿空间填充曲线耦合压缩感知的彩图灰度化实时加密算法被引量:11
2015年
针对当前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都是对RGB分量中所有像素加密,无法避免对次要像素的加密,使其加密效率较低,且加密后仍为彩色密文,增大了传输负载等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锯齿空间填充曲线耦合压缩感知的单通道彩图RGB分量灰度化实时同步加密算法。设计锯齿空间填充曲线,提高图像像素置乱率;嵌入压缩感知,对彩图RGB三分量进行同步压缩,得到三个测量矩阵,并构造灰度化函数,将图像演变为灰度图像;基于感兴趣区域原理,设计感兴趣像素提取方案,获取灰度图像的感兴趣像素矩阵,使其只扩散感兴趣像素,大幅度降低了像素扩散数量;设计加密函数,扩散感兴趣像素矩阵,再将加密像素映射到置乱图像相应位置,获取灰度密文。仿真结果显示:本文算法高度安全,能够得到灰度密文;与其他彩色加密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加密效率,可满足实时加密要求。
胡亦王琳娜朱恭生陈钟
关键词:彩色图像加密压缩感知测量矩阵
数据多次发布的隐私保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研究主要分为两类:数据单次发布和数据多次发布。目前,数据单次发布的隐私保护研究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在真实的世界中,待发布的数据通常是动态变化的,数据多次发布的隐私保护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数据多次发布的隐私保护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关系数据和社会网络数据的隐私保护模型,深入地分析了现有的关系数据和社会网络数据多次发布的各种方法,并指明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喻梁文王永刚胡建斌陈钟
关键词:隐私保护
轻量级无线射频识别认证协议的改进被引量:1
2012年
Kardas等人提出的轻量级无线射频识别(RFID)认证协议(2011年LightSec会议论文集)若遭遇侧信道分析、物理刺探等攻击会导致密钥泄漏,从而使整个协议认证失败。为此,通过将四步认证改为三步认证、引入密钥恢复机制以及改进密钥的使用方式,使协议效率提高,并且便于在多标签环境中扩展。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新协议可以防止读写器与标签之间产生异步,抵抗伪造攻击、重放攻击、消息阻塞攻击、中间人攻击,与原方案相比,认证效率更高。
金永明辛伟孙惠平陈钟
关键词:轻量级无线射频识别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对无线多跳网络中VoIP数据包聚合算法的性能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聚合算法对无线多跳网络中服务质量和节点能耗之间制衡的问题,提出成本函数和分组聚合算法的性能优化方案。分析聚合数据包分组的数量对服务质量和节点能耗的影响,利用成本函数使得二者融合于同一个函数。因此,成本函数的最优值点也是二者平衡的最优值点,从而得到聚合数据包分组数量的最优值。为验证提出方案的有效性,仿真实现了该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较好地优化聚合算法。
张晓蕾刘瑞新高立军胡昌振
关键词:无线多跳网络VOIP服务成本函数
未来网络XIA中的虚拟机跨子网迁移被引量:1
2016年
在IP网络中,虚拟机跨子网迁移后其网络地址发生了变化,将面临IP移动性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在未来网络体系结构—XIA(expressive internet architecture)中解决这一问题。利用XIA中标识与地址分离、基于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s)的灵活路由等特性,提出了基于集合点代理的虚拟机在线迁移方法,并进行了具体实现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满足虚拟机迁移后与通信对端网络连接的快速恢复,并具备控制平面简单和数据平面高效的优点。
孟宏伟陈钟孟子骞SONG Chuck
基于群体认证的远程证明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远程证明是一种识别物联网中威胁的安全技术,具有低开销、高适用性以及高检测率等优势.然而,现有的技术在实际部署到物联网系统后存在一些潜在问题.首先,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节点没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因此无法针对终端服务器进行有效的远程证明;其次,远程证明方案通常具有不可中断性,而现有的方案会打断设备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导致设备的关键性数据丢失.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认证的远程证明方案.该方案将终端服务器度量工作的负担分配到各个汇聚节点中,利用汇聚节点单独对每部分内容进行可信评估,最后通过一致性协议将全部度量结果进行统一,完成针对终端服务器的可信评估,解决节点计算能力有限的问题.同时,采取了主动式的自我度量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被动远程证明技术对设备关键性数据造成的损失.通过安全性分析以及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在现有环境中是可行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并在性能上有较大提高.
王冠高壮
关键词:远程证明物联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