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07)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袁超徐宗军张学雷徐彦唐学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多样性
  • 1篇植物
  • 1篇粒级结构
  • 1篇联合毒性
  • 1篇环境因子
  • 1篇急性毒性
  • 1篇蛤仔
  • 1篇菲律宾蛤仔
  • 1篇丰度
  • 1篇浮游植物
  • 1篇PB^2+
  • 1篇CD2
  • 1篇CD^2+
  • 1篇CHL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2篇张学雷
  • 2篇徐宗军
  • 2篇袁超
  • 1篇王宗灵
  • 1篇周斌
  • 1篇王悠
  • 1篇唐学玺
  • 1篇徐彦

传媒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10~2011年深圳湾Chl a与粒级结构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对深圳湾的Chl a总量及粒级结构的时空分布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并分析了它们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湾Chl a总量年平均值为10.95 mg/m3,变化范围为0.63 mg/m3~186.99 mg/m3,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25.45 mg/m3)〉夏季(11.18 mg/m3)〉春季(4.95mg/m3)〉冬季(2.21 mg/m3)。全年Chl a空间分布均呈现出由湾内向湾外逐渐递减的趋势。春季和夏季深圳湾以微型浮游植物对Chl a总量的贡献占绝对优势(〉76%);秋冬两季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对Chl a总量贡献均占有很大的比重(〉84%);微微型浮游植物对Chl a总量的贡献全年都很低(〈1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hl a总量和Micro-Chl a与DIN呈显著正相关(p〈0.05);Nano-Chl a与DIN、DIP和硅酸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深圳湾高Chl a总量,以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占优势的粒级结构主要是由高营养盐水平引起的;在春季和冬季,光照和温度对粒级结构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袁超徐宗军张学雷王宗灵
关键词:CHL粒级结构
2010-2011年深圳湾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2010-2011年对深圳湾水采浮游植物进行了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5属83种,硅藻门占总种数的83.1%,甲藻门占10.8%。种类组成以广温广盐种和暖水种为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该海域常年优势种。此次调查发现深圳湾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年波动范围为9.63~19904.0×10^3/L,平均值为964.5×10^3/L表现为秋季最高,夏、冬季次之,春季最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偏低,群落结构单一,稳定性较差。春季由于受到深圳河与降水的影响,水采浮游植物丰度最低;秋季各个环境条件适宜,浮游植物丰度达到最大;冬季温度成为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
袁超徐宗军张学雷
关键词:浮游植物环境因子丰度多样性
Cd^2+和Pb^2+的单一和复合作用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比较研究了96 h内不同浓度Cd2+和Pb2+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急性毒性效应,分析了不同配比的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复合作用对目标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单一污染物胁迫条件下,Cd2+、Pb2+对菲律宾蛤仔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740 mg/L和31.116 mg/L,其对应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677 mg/L、1.844 mg/L。Cd2+的毒性效应更强。(2)Cd2+和Pb2+的复合毒性效应表明:在所设定的不同浓度配比条件和实验时间下,Cd2+、Pb2+对目标生物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徐彦王悠周斌唐学玺
关键词:急性毒性联合毒性菲律宾蛤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