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46028)

作品数:7 被引量:121H指数:7
相关作者:杨木壮沙志彬梁金强王宏斌姚伯初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水合物
  • 6篇天然气水合物
  • 6篇气水
  • 6篇气水合物
  • 2篇天然气水合物...
  • 2篇成矿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盆地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海域
  • 1篇上新世
  • 1篇识别技术
  • 1篇似海底反射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污染
  • 1篇盆地
  • 1篇珠江三角
  • 1篇珠江三角洲
  • 1篇资源量
  • 1篇污染

机构

  • 7篇广州大学
  • 6篇广州海洋地质...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省环境科...

作者

  • 7篇杨木壮
  • 4篇沙志彬
  • 3篇梁金强
  • 3篇王宏斌
  • 2篇张光学
  • 2篇姚伯初
  • 1篇刘学伟
  • 1篇吴时国
  • 1篇潘安定
  • 1篇王力峰
  • 1篇郭依群
  • 1篇龚跃华
  • 1篇周顺桂

传媒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现代地质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陆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模式被引量:18
2010年
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与其所处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陆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模式可分为成岩型、构造型和复合型三类。成岩型水合物主要受沉积因素控制,成藏气体以浅层生物成因气为主,水合物大多呈分散状存在于相对渗透层中,丰度较低。构造型水合物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由热成因气或者混合气从较深部位沿断裂、泥火山或其他通道快速运移至水合物稳定域而形成,水合物主要分布在构造活动带周围,丰度较高。复合型水合物同时受到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水合物主要分布在构造活动带周围的相对渗透层中。
杨木壮潘安定沙志彬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陆缘
中国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被引量:34
2008年
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等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据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碳的含量等于石油、煤等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2倍。在人类面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时候,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都把目光投向这一未来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沉积条件、沉积环境等显示,南海具有生成和蕴藏巨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条件;南海海域的地震反射剖面多处显示存在BSR反射波;2007年已钻探见到水合物样品。东海冲绳海槽在第四纪的沉积速率高(10~40cm/ka),槽坡存在泥底辟构造和断裂活动,从上新世以来发生过两次构造运动,这些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因此,中国海域的天然水合物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在不远的将来它可能成为新的替代能源。
姚伯初杨木壮吴时国王宏斌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资源量构造环境上新世中国海域
珠江三角洲海侵过程与土壤氟元素的富集效应被引量:8
2008年
珠江三角洲代表性土壤浅层和深层样品测试数据表明,珠江三角洲土壤中存在较严重且分布广泛的氟元素污染,土壤氟的高含量区分布于冲积平原,显著地受海相沉积背景控制,与海相沉积密切相关,氟含量从地表到地下1.5~2.5m均较高,但含量变化较小。高氟含量区分布与全新世海侵范围基本一致,两者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表明该区氟元素污染属于自然作用引起的土壤污染,与人类经济活动关系不大,推测这是由于海水中氟元素在土壤富集的结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土壤中氟元素污染的回避、防治和修复。
杨木壮赖启宏周顺桂
关键词:土壤污染海侵珠江三角洲
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带的识别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常规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水合物成矿带的准确位置。通过多年的实践对比研究,认为波形、速度反演、速度模型、流体因子、瞬时振幅、相对极性和能量半衰时等各种地震剖面,能够较好地揭示水合物成矿带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收集整理了一部分国内外对水合物成矿带的识别技术,并提出了在无井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波形、速度和各种地震属性剖面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水合物成矿带的一些新想法,以期对水合物资源量的评估能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沙志彬王宏斌杨木壮梁金强张光学刘学伟龚跃华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带识别技术
南海北部陆坡区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关系被引量:36
2009年
截止2007年底,世界上已直接或间接发现水合物的矿点共有132处。另外,许多地方见有生物及碳酸盐结壳标志。世界上取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地区表明,其形成与分布除了需要特定的温压条件外,还与沉积条件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00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海域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证实了南海北部蕴藏有丰富的水合物资源。通过对南海中北部陆坡区地层的地震相和沉积相分布特征、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的综合分析,总结其沉积层序的特征,并对该区域沉积条件与水合物聚集成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沙志彬郭依群杨木壮梁金强王力峰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南海北部
南海晚新生代构造运动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被引量:18
2008年
南海在新生代经历过两次海底扩张产生了南海洋盆。南海北部和南部原来都是被动大陆边缘,但北部在晚新生代由于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台湾地区发生了碰撞,使陆缘遭受到北西向挤压,在陆缘上产生了北西向左旋走滑活动,我们命名此次构造活动为东沙运动;南部陆缘在早中新世末由于南移的南沙地块与婆罗洲地块发生了碰撞,加上此时北移的菲律宾海板块在明都洛岛地区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以及南部的东南苏拉威西地块与西北苏拉威西地块发生碰撞,在南海南部产生了挤压构造,我们命名此次构造运动为南沙运动。这两次新生代的构造运动改变了南北陆缘的性质,北部陆缘有人因此称之为准被动陆缘,而南部陆缘的南部则变成了挤压边缘。南海南北陆缘在晚新生代受到的挤压活动,对油气成藏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挤压活动有利于流体的流动,进而在适当的地方形成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
姚伯初杨木壮
关键词:流体
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作用被引量:12
2011年
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具有准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特征,新生代含油气沉积盆地发育,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一系列有利地质构造背景。基于该区已有的调查资料,从构造、沉积、成矿气体来源和水合物相平衡及其热力学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南海东北陆坡区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完全具备形成水合物的海底温度、地温梯度和压力条件,存在底辟和泥火山构造、斜坡-断层构造组合等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及构造部位,浅部沉积层具有合适的岩石学条件和较高的沉积速率,并存在丰富的生物气和热解气。因此,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具有潜力极大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远景。
杨木壮沙志彬梁金强王宏斌张光学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含油气盆地成矿条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