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10367)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潘运龙覃莉严林李朋军夏潮涌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肝细胞
  • 5篇肝癌
  • 4篇蛋白
  • 4篇蛋白表达
  • 4篇肝细胞肝癌
  • 3篇肿瘤
  • 3篇基因
  • 3篇P53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肿瘤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流式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裸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肝细胞癌

机构

  • 10篇暨南大学
  • 8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潘运龙
  • 9篇覃莉
  • 5篇严林
  • 4篇夏潮涌
  • 4篇李朋军
  • 3篇王华曦
  • 2篇蒋光愉
  • 2篇李文生
  • 1篇唐海兰
  • 1篇黄中新

传媒

  • 3篇中国体视学与...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 p53蛋白表达和MVD在肝细胞肝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意义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VEGF、p53蛋白表达和MVD在术后转移复发中的意义。方法HCC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随访2a以上病人80例,分为有转移复发组(58例)和无转移复发组(2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AP-SP法,检测肝癌组织VEGF和p53蛋白表达情况;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58例转移复发组HCC中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和高MVD分别为36例、26例和45例;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MVD有相关性(P<0.05)。有转移复发组和无转移复发组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MVD有差异(P<0.05)。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及高MVD与术后转移复发相关(P<0.05)。结论HCC病人VEGF、p53蛋白高阳性表达和高MVD是术后转移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潘运龙覃莉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VEGF蛋白P53蛋白MVD复发
腺病毒介导的mIL-12基因转染H22细胞及对其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重组小鼠白介素-12腺病毒(AdvmIL-12)和携带增强型荧光蛋白腺病毒(Adv-EGFP)在小鼠肝癌细胞H22中的转染及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将mIL-12基因p35、p40的cDNA分别插入5型腺病毒的E1和E3区构建成AdvmIL-12,分离纯化后进行鉴定、病毒滴度检测;同法构建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腺病毒(Adv-EGFP)。在不同的感染复数(MOI)、感染时间(TOI)条件下用Adv-EGFP转染H22细胞,观察Adv-EGFP的转染率。用AdvmIL-12、Adv-EGFP分别转染H22细胞,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IL-12的含量。改良MTT法检测AdvmIL-12、Adv-EGFP在体外对H2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得到AdvmIL-12和Adv-EGFP,每毫升空斑形成单位(PFU/mL)分别为1×108、1×109。TOI为1、2、4、24h时,转染效率分别为87 67%、96 38%、96 43%和96 32%;MOI为0、50、100、200、500时,转染效率分别为0、89 29%、96 41%、96 72%和98 37%。106个AdvmIL-12/H22细胞上清液中mIL-12(48h)为(89 71±22 05)ng。AdvmIL-12和Adv-EGFP对H22细胞生长无抑制。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AdvmIL-12和Adv-EGFP,它们在体外能够转染H22细胞,并能表达mIL-12和EGFP,但不能抑制H22细胞的生长。感染复数为100、感染时间为2h是重组腺病毒转染H22细胞的最适条件。
严林潘运龙覃莉王华曦
关键词:白介素12腺病毒转染H22细胞
腺病毒介导的mIL-12基因对裸鼠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mIL - 12基因 (AdvmIL - 12 )对裸鼠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Ad vmIL - 12转染小鼠肝癌H2 2细胞作为实验组 ,以腺病毒转染的H2 2细胞和未转染的H2 2细胞为对照组。将上述细胞分别接种到裸鼠右侧前肢皮下 ,第 11天断头处死裸鼠 ,采血 ,取出瘤组织称重。用ELISA法检测体外细胞培养上清液、接种前后裸鼠血清、肝癌组织中IL - 12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肿瘤平均重量为 (0 87± 0 16 )g ,空白对照组和载体对照组分别为 (1 6 5± 0 39)g和 (1 88± 0 14 )g ,实验组的肝癌平均重量小于对照组 (P <0 0 5 )。AdvmIL- 12 /H2 2细胞上清液中mIL - 12的含量为 (89 71± 2 2 0 5 )ng/ml,Adv/H2 2 ,H2 2细胞上清液中未检测到mIL - 12。接种前各组裸鼠血清中均未检测到mIL - 12的表达。接种后实验组裸鼠血清中仅有少量mIL - 12表达 ,对照组裸鼠血清中未检测到mIL - 12的表达。实验组肝癌组织中mIL - 12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对照组之间的mIL - 12平均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转染AdvmIL - 12的小鼠肝癌H2 2细胞在裸鼠肝癌组织局部高表达mIL - 12 ,并能抑制裸鼠肝癌的生长。
潘运龙覃莉严林
关键词:腺病毒MIL-12基因肝癌
肝细胞肝癌中VEGF、p53、mdm2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 (HCC) VEGF、p5 3、m dm2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或SAP法检测 HCC组织 VEGF、mdm2和 p5 3蛋白表达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 ,并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分析。结果  72例 HCC中 VEGF、p5 3、mdm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 6 2 .5 %、4 1.6 %和 33.3% ;VEGF和 p5 3,VEGF和 m dm2 ,mdm2和 p5 3蛋白表达有相关性 (P<0 .0 5 )。 2 5例癌旁组织中 VEGF蛋白阳性表达为 2 0 .0 % ,m dm2蛋白阳性表达为 8.0 % ,p5 3蛋白阳性表达为 8.0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VEGF、m dm2和 p5 3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10例正常肝组织无 VEGF、mdm2和 p5 3蛋白表达。 HCC组织中 VEGF、p5 3、mdm2蛋白阳性表达以及高MVD与血管侵犯和转移倾向明显相关 (P<0 .0 5 )。结论  HCC组织中 VEGF、p5 3、mdm2蛋白过表达。p5 3突变和mdm2蛋白过表达 ,是 VEGF表达上调的原因之一 ,并与
潘运龙覃莉李文生
关键词:内皮血管
白细胞介素-12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5年
 白细胞介素 12(IL -12)可诱导干扰素 γ(INF -γ)的产生,上调干扰素诱导蛋白 10(IP- 10)、单核因子(MIG)、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等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血管生成诱导因子,协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消退。IL -12可以不依赖免疫系统而发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严林潘运龙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血管生成肿瘤
P53和MDM2蛋白表达对肝细胞肝癌预后判断的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中突变型P5 3和MDM2蛋白的表达对临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7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突变型P5 3、MDM2蛋白的表达 ;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和术后生存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突变型P5 3蛋白阳性 2 8例(38 89% ) ,MDM2蛋白阳性 2 3例 (31 94 % ) ,二者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r =0 2 4 8,P <0 0 5 )。突变型P5 3、MDM2蛋白阳性表达病例生存率明显低于突变型P5 3、MDM2蛋白阴性表达病例 (P <0 0 1)。突变型P5 3和MDM2蛋白表达均阳性病例 13例 (18 0 6 % ) ,中位生存期的生存率最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 ,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MDM2蛋白表达、肿瘤大小与中位生存期的生存率有关 ,MDM2是统计学上最有意义的独立预后指标 (P <0 0 0 0 1)。结论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突变型P5 3和MDM2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王华曦潘运龙覃莉蒋光愉严林李文生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P53蛋白MDM2蛋白预后判断
肿瘤细胞DNA干系倍体分析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DNA非整倍体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标志之一。测量和分析细胞核DNA含量与倍体对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恶性程度判定、疗效估价、预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其主要测定方法有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图像光度术。本文主要综述了肿瘤细胞DNA干系倍体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的现状以及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图像光度术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相应的改进方法,希望对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预测肿瘤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朋军夏潮涌
关键词:肿瘤细胞流式细胞术
成人正常肝和肝细胞癌DNA干系倍体的组织原位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成人正常肝和肝细胞癌DNA干系倍体及细胞核形态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15例成人正常肝和4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归档蜡块,分别制备4μm、10μm的连续组织学切片,利用TIGER 920G1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DNA干系倍体值及细胞核形态学参数。结果(1)成人正常肝DNA干系倍体主要以二倍体(73%)为主。(2)肝细胞癌的DNA指数在0.86~9.32之间。45例肝细胞癌病例中DNA干系倍体异质性率为77.8%,其中,34例(75.6%)为DNA干系非整倍体肿瘤,11例(24.4%)为近四/八/十六倍体肿瘤,无1例为DNA干系二倍体肿瘤。结论细胞核DNA干系倍体和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分析可作为鉴别人正常肝和肝细胞癌的参考指标。
李朋军夏潮涌覃莉潘运龙
关键词:肝细胞癌形态学
肿瘤细胞DNA干系倍体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DNA非整倍体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标志之一。测量和分析细胞棱DNA含量与倍体对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恶性程度判定、疗效估价、预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其主要测定方法有流武细胞术和细胞图像光度术。本文主要综述了肿瘤细胞DNA干系倍...
李朋军夏潮涌
关键词:肿瘤细胞流式细胞术
文献传递
MDM2和P53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MDM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CC)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 55例HCC癌组织、2 3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MDM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55例HCC中MDM2蛋白阳性表达 17例 (3 0 9% ) ,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 2 3例 (41 8% ) ,二者均阳性表达 11例(2 0 % ) ,MDM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有相关性 (r=0 3 10 ,P <0 0 5)。 2 3例癌旁组织MDM2蛋白阳性 1例 ,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 2例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DM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有差异 (P <0 0 5)。 10例正常肝组织无MDM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有MDM2和突变型P53过量表达 ,MDM2蛋白和
潘运龙覃莉蒋光愉严林王华曦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53蛋白质免疫组织化学发病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