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1M25)
-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4
- 相关作者:黄勇官莉王雪芹翟菁何永健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眉山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黄山山脉地形对暴雨降水增幅条件研究被引量:32
- 2013年
- 利用103个自动气象站、6个人工观测站资料和5km×5km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资料,分析了黄山山脉的日雨量和短时雨量极值分布,发现日雨量极值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运用凝结函数、水汽收支和增幅系数方法诊断并计算了暴雨的地形增量,结果表明,降水系统经过黄山山脉时,扰动加强是降雨增幅的主要原因。扰动风场辐合与地形高度有利配合形成的地形抬升速度是降雨增幅的主要动力因子,地形抬升导致的水汽垂直通量和水平通量辐合是降雨增幅的直接原因。
- 刘裕禄黄勇
- 关键词:降水增幅地形抬升
- 2009年江苏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遥感监测被引量:14
- 2012年
- 以卫星水汽图为主,结合可见光云图、雷达资料和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分析2009年6月5日发生在江苏徐州沛县的一次冰雹、龙卷天气,结果表明:卫星水汽图中动力异常区与对流系统的交界处和可见光云图上两个对流云团出流边界处触发的新的雷暴云团区域容易产生龙卷等强对流天气;水汽图上的水汽输送带与可见光云图的对流云系相一致,并且水汽图像特征与导致垂直运动和气流变形场的大尺度天气过程有关系,代表着对流层中上部的动力特征;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亮温对流云团中。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和雷达遥感资料很好地反映了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发展与演变,有效地补充了常规天气资料分析的不足,为短时天气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 官莉王雪芹黄勇
- 关键词:雷达图像冰雹龙卷强对流天气
- 淮河流域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遥感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气象卫星红外遥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探测信息,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暴雨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两种探测结果间存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虽然气象卫星在时空分辨率上不如天气雷达直观,但从卫星云图上可以观测到在雷达回波图中无法分析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且通过Tir=Twv线所处位置的分析,能够跟踪对流系统的发展趋势。而从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回波强度分布以及径向速度中,则可以清晰地观测到系统的小尺度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高度的径向速度特征。综合两种探测信息可以相互弥补不足,提取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 黄勇翟菁邱学兴
- 关键词:天气雷达卫星
- 基于多雷达和卫星的区域降水估测系统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及时开展降水监测以减少暴雨灾害损失,将气象卫星分析云类型与天气雷达估测降水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基于多雷达和卫星的区域降水估测系统。气象卫星资料与天气雷达数据在经过资料预处理、云类型分析以及降水量估测等3个处理步骤后,生成了空间分辨率为0.01°×0.01°的云类型分析和降水估测产品。应用情况表明,降水估测产品能够准确、细致地反映出区域内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
- 黄勇何永健冯妍叶金印
- 关键词:多雷达
- 基于卫星红外窗亮温探测上冲云顶被引量:5
- 2013年
- 上冲云顶是卷云砧上的穹顶状突起,表示存在强对流切变和强烈上升气流,是强雷暴的重要指示者。伴随上冲云顶的雷暴经常产生灾害性天气,如航空湍流、强降雨、冰雹、破坏性的风和龙卷等。本文以2010年9月6日发生在安徽北部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为例,用卫星红外窗区通道观测亮温探测上冲云顶,并将高时空分辨率的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的中尺度分析场资料与用红外窗方法探测到的上冲云顶进行定性比较,结果表明造成此次强降雨过程的对流系统即为一个伴随上冲云顶的强雷暴系统,LAPS中尺度分析场资料客观地验证了上冲云顶的存在。
- 王雪芹黄勇官莉无
- 关键词:强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