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7020)

作品数:4 被引量:87H指数:4
相关作者:陈雁菊刘燕贺克斌时宗波马永亮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颗粒物
  • 2篇大气颗粒
  • 2篇大气颗粒物
  • 1篇单颗粒
  • 1篇单颗粒分析
  • 1篇液相
  • 1篇液相反应
  • 1篇中矿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沙尘
  • 1篇沙尘天气
  • 1篇气溶胶
  • 1篇珠江三角
  • 1篇珠江三角洲
  • 1篇物理化学特征
  • 1篇粒度
  • 1篇粒度分布
  • 1篇化学特征
  • 1篇PM10
  • 1篇PM2.5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时宗波
  • 3篇贺克斌
  • 3篇刘燕
  • 3篇陈雁菊
  • 2篇马永亮
  • 1篇杨复沫
  • 1篇解明曙
  • 1篇张洁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Diurnal variation of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ultrafine particles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of Beijing in winter被引量:16
2007年
在尺寸的在空中的粒子的数字集中和分发变化 5.6 ~ 560 nm 直径在冬季 2005 为一个 15-d 时期在北京被测量。成核模式(5.6 20 nm ) 的每天平均的数字集中,艾特肯模式(20 100 nm ) ,和累积模式(100 560 nm ) 粒子,和全部的粒子是 17500, 32000, 4000,和 53500 厘米(? 3 ) 分别地。平均颗粒大小分发是单音的与在夜里和与大约 10 和大约 40 nm 的模式直径形式的双性人的大约 40 nm 的一条模式直径形式在白天期间。新粒子形成事件,它被连接到日报成核模式粒子的变化,被观察在多于观察天的一半。事件经常在 10:00 11:00 汉语标准时间(CST ) 附近开始了并且在 3 4 h 以后结束了。艾特肯和累积模式粒子的集中从午夜增加了并且在大约 10:00 CST 到达了他们的最大值,然后减少并且在下午变得最低。分析日报在交通体积和气象学的参数的周期表明在艾特肯的粒子和在早上的累积模式的累积被在车辆排放的倒置和增加的形成影响,并且在下午的如此的粒子的分散与更有效的垂直混合和更高的风速度被联系。
SHI Zong-boHE Ke-binYU Xue-chunYAO Zhi-liangYANG Fu-moMA Yong-liangMA RuiJIA Ying-taoZHANG Jie
雾过程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1
2008年
为了解北京市雾中发生的气溶胶物理化学过程,分别在雾和非雾期间采集了大气颗粒物样品,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所采集的大气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和化学组成.晴天低污染期间采集的样品中单个颗粒物主要由一次排放的碳粒聚集体和球形飞灰组成;沙尘期间主要由矿物颗粒和碳粒聚集体组成;而在雾期间则出现了大量的由液相反应生成的长条状Ca-K-S颗粒以及主要由硫酸盐所组成的似圆状颗粒.本研究中,雾期间大气中0.2μm以上颗粒物的数浓度较晴天低污染期间高5- 8倍.此外,非雾期间大气颗粒物数浓度随着粒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雾期间则在0.4μm附近出现了新模态.结果表明,雾中活跃的大气非均相反应极大地改变了颗粒物的形貌、化学组成、粒度分布等特性.
时宗波贺克斌陈雁菊杨复沫张洁刘燕马永亮
关键词:粒度分布液相反应气溶胶
珠江三角洲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本文对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该地区大气颗粒物具有区域性污染特征。不同采样点不同时间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形成和转化与大气化学过程有关。OC中的烷烃和多环芳烃多存在于细粒子中,并且二次OC含量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点源的排放、城市建设、机动车尾气等。
刘燕贺克斌时宗波陈雁菊解明曙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PM10PM2.5
北京市沙尘天气中矿物单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被引量:19
2007年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2005年4月北京市区2次热型沙尘天气PM10样品中矿物单颗粒的形貌、数量一粒度分布和化学组成.研究表明:沙尘天气样品中的矿物颗粒呈边缘锋利的不规则状;数量-粒度分布在1.0 ~1.5μm出现明显的峰值.根据X射线能谱的定量数据,将721个矿物单颗粒分为7类.沙尘天气样品中的矿物颗粒主要以硅铝酸盐和石英矿物为主,并且有富Ca颗粒出现.大部分颗粒是2种或更多种矿物的内部混合物.沙尘天气富Ca颗粒占矿物单颗粒总数的5.9%,主要以CaCO3以及硅铝酸盐或石英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非沙尘天气样品中富Ca颗粒含量高达14.5%,其中约有一半来自人为源排放.单个矿物颗粒中Ca含量以及m(Ca)/m(Al)可以用来区分外来沙尘源与本地矿物颗粒.
陈雁菊时宗波贺克斌马永亮刘燕
关键词:单颗粒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