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2188)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朴敬爱金梅朴君赵凤琴王瑞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绒山羊
  • 2篇山羊
  • 2篇皮肤
  • 2篇辽宁绒山羊
  • 2篇基因
  • 1篇凋亡
  • 1篇毒性
  • 1篇毒作用
  • 1篇亚砷酸钠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生物学功能研...
  • 1篇实时荧光

机构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朴君
  • 4篇金梅
  • 4篇朴敬爱
  • 3篇赵凤琴
  • 1篇张丽丽
  • 1篇曲杨乐
  • 1篇康琳
  • 1篇李秀娜
  • 1篇王婧
  • 1篇王瑞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辽宁新品系绒山羊GMPR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2013年
本研究在辽宁新品系绒山羊中发现了GMPR2基因,旨在研究其在皮肤中的功能作用与绒毛生长的关系。首先对此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然后利用荧光定量技术对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RT-PCR技术检测GMPR2基因是否在其他器官中表达,最后验证不同浓度褪黑激素处理不同时间是否影响其表达。结果表明,得到的基因全长确为GMPR2基因,与牛GMPR2同源性最高;在初次级毛囊中都表达,表达部位为内根鞘;GMPR2基因在退行期初级毛囊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在兴盛期与休止期表达量相差不明显;另外,GMPR2基因只在皮肤中表达,在心、肝等内脏器官不表达;褪黑激素处理后,GMPR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所以,推断GMPR2可能间接调节初、次级毛囊的生长萎缩。
金梅张丽丽曲杨乐朴君李秀娜王宜萌朴敬爱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原位杂交荧光定量褪黑激素
HGT KAPs基因家族在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为进一步探索高甘氨酸/酪氨酸角蛋白关联蛋白基因家族(HGT KAPs)与辽宁绒山羊羊绒品质——绒毛纤维直径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半定量RT-PCR检测KAP6-1.2、KAP6.2、KAP7.1、KAP8.1和KAP8.2在皮肤及各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原位杂交对其进行定位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兴盛期、退行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5个基因特异地表达于皮肤,在初、次级毛囊的皮质层、内根鞘中有明显的表达信号。KAP6-1.2和KAP8.1在兴盛期初次级毛囊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KAP6.2在兴盛期、退行期初级毛囊的表达量均高于次级毛囊,而KAP7.1、KAP8.2在兴盛期次级毛囊的表达量高于初级毛囊,而退行期与之相反。因此推测,HGT KAPs基因家族在调控辽宁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编码羊绒结构蛋白的基因。
金梅王瑞王婧朴君朴敬爱赵凤琴
关键词:辽宁绒山羊RT-PCR原位杂交实时荧光定量PCR
慢病毒介导小鼠K26/KAP26.1基因过表达对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过表达技术,明确小鼠K26和KAP26.1基因过表达后对角蛋白关联蛋白基因KAP6.2、KAP7.1、KAP8.2、KAP11.1和对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BMP-4、BMPR-IB的影响,探究小鼠绒毛细度变化的影响机制,达到人为调控(如慢病毒载体技术)使相关基因过表达,改善动物绒毛品质的目的,为哺乳动物绒毛细度调控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试验在辽宁省生物技术与分子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完成,小白鼠采自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选取出生后5周龄昆明种雄鼠。在Genebank查找到小鼠基因K26(Gene ID:NM_001033397)及KAP26.1(Gene ID:NM_027105.2)序列,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将质粒转入生长状态良好的293T细胞,构建小鼠K26和KAP26.1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将含有目的基因K26及KAP26.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情况,确定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成功后,从病毒感染后的细胞中抽提总RNA,将RNA反转录成c DNA后放入Eppendorf Realplex荧光定量PCR仪,检测K26和KAP26.1基因过表达对KAP6.2、KAP7.1、KAP8.2、KAP11.1、BMP-4和BMPR-IB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经RT-PCR检测,证明小鼠慢病毒载体p Lenti6.3-K26-IRES-EGFP和p Lenti6.3-K26.1-IRES-EGFP构建成功。经荧光场对比,发现目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72h时转染率最高。经PCR检测,证实包装好的目的慢病毒K26及KAP26.1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72 h后转染成功。经RT-PCR检测与SPSS Statistics 19软件分析目的基因表达量与阳性对照组(空载体质粒组,BLACK)、阴性对照组(小鼠表皮成纤维细胞,NC)表达量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发现K26基因过表达会导致KAP26.1基因上调,反之亦然,说明K26和KAP26.1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K26和KAP26.1基因过表达后,均能导致KAP6.2、KAP7.1、KAP8.2、KAP11.1基因下调;K26基因过表达能使BMP-4基因表现为上调,而BMPR-IB基因表现为
金梅康琳孙东禹朴君朴敬爱赵凤琴
关键词:慢病毒介导
亚砷酸钠对辽宁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毒作用分析
2021年
该研究将辽宁绒山羊作为一种新的砷染毒动物模型来探究亚砷酸钠对其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为砷影响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毒性效应及毒理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中采用不同浓度(0~120 μmol/L)的亚砷酸钠对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染毒24、48、72、96 h。通过MTT法检测各实验组亚砷酸钠对细胞增殖与抑制的影响;用免疫荧光、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骨架、细胞质与细胞器的变化;用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溶酶体和线粒体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处理时间为24 h和48 h时,剂量范围为0~5 μmol/L的亚砷酸钠能促进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5~120 μmol/L浓度的亚砷酸钠会引起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72 h和96 h时各浓度亚砷酸钠始终对细胞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当处理时间为24 h时,亚砷酸钠已经对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因此,该文选取24 h为亚砷酸钠染毒辽宁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最佳处理时间。低水平(0~5 μmol/L)亚砷酸钠处理细胞时,此时细胞骨架形态均匀且细胞骨架中微管蛋白聚合,活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器完整,线粒体膜电位升高,溶酶体数量增多;高水平(5~120 μmol/L)亚砷酸钠处理细胞时,细胞骨架形态差异较大,微管蛋白荧光明显减弱,细胞器损伤、DNA损伤严重、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溶酶体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降低,表明亚砷酸钠诱导的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溶酶体和线粒体途径相关。该研究得出亚砷酸钠对绒山羊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即作用时间为24 h时,低浓度的亚砷酸钠会促进细胞增殖,且对细胞生长起促进作用的最佳浓度为0.5 μmol/L,然而亚砷酸钠(>5 μmol/L)会引起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与基因毒性。
赵凤琴王祯瑜张琳琳孙东禹王智阅朴君朴敬爱金梅
关键词:亚砷酸钠辽宁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毒性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