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43)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许建平郑方晓丁玉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叙事
  • 6篇小说
  • 5篇明清
  • 3篇意图
  • 3篇小说叙事
  • 3篇明清小说
  • 2篇叙事意图
  • 2篇意象
  • 2篇图元
  • 2篇文本
  • 1篇动人
  • 1篇叙事结构
  • 1篇叙事聚焦
  • 1篇叙事逻辑
  • 1篇叙事文
  • 1篇叙事文本
  • 1篇延宕
  • 1篇意味
  • 1篇意象思维
  • 1篇元明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许建平
  • 1篇郑方晓
  • 1篇丁玉娜

传媒

  • 3篇社会科学
  • 2篇河北学刊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求是学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明清小说叙事聚焦研究的四点新发现
2012年
参照西方叙事聚焦概念研究明清小说,寻找适宜于中国文学作品叙事聚焦分析中有几个意外发现:一是关于叙事聚焦的分类,中国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是全能视角,聚焦呈现为外聚焦包裹下的跳跃式内聚焦,内聚焦形态相对复杂;二是在内聚焦(B点内聚焦)、双重聚焦、外聚焦之外,有一个重要的聚焦类式——C点内聚焦;三是在不同聚焦者掌握图象信息量差异而形成的叙事悬念中,由C点内聚焦者所生发的聚焦悬念;四是聚焦与悬念生成的源泉和流变的驱动力——叙事意图、人物聚焦的生成、长度及其转换皆源于叙述意图的需要。由此对明清小说叙述聚焦的特点、内涵及分析方法有了新的体验和认知。
许建平
关键词:明清小说叙事意图
叙事的意图说与意图叙事的类型——西方叙事理论中国化的新思考被引量:10
2011年
如何使西方叙事学适合于中国文学研究,是中国文学界在理论上不断探索的问题。新的"意图叙事学理论"是对西方"行为叙事理论"的借鉴和修正,它基于叙述学是关于叙述人行为的学说,由于人的行为必有其动机上、意欲上的原因,并从中得到解释,故而叙事学也理应从人的行为动机和意欲入手加以研究的认知。将西方行为叙事所排斥的人物及其心理意图引入叙事学,凸显从人物行为意图的视角研究人的行为叙述及其叙述结构的方法。在此理论方法的观照下,以中国古代小说主人公的行为意图为划分小说类型的标准,从寻找小说主人公、确定主人公主体属性、分析主人公行为意图元类型、主人公意图元内人物关系组合类型等方法、途径,最终划分出中国小说的若干叙事类型,这是对中国小说"意图叙事"分类方法的一次探索。
许建平
关键词:叙事意图
论小说陌生化之生成--从叙事意图的矛盾逻辑说起被引量:5
2013年
陌生化的概念早已不陌生,然而用叙事哲学(意图叙事理论)说明小说的陌生化何以生成,却是一个颇诱人的新话题。用意图叙事理论分析情节的本质,发现情节是一个最基本的意图叙事序列,意图及其实践过程规定着情节的类式。读者、外叙述者对内叙述者(核心人物)意图实践过程复杂、曲折、新奇的企求是小说陌生化生成的根源与动力,然而却与其简洁、顺畅、明了性企求构成矛盾逻辑,并在叙事中表现为延宕与压缩两大手段。延宕叙事产生的陌生化效果与压缩性叙事所达到的空灵性、神秘化效果,一起构成了小说情节引诱人的巨大张力。
许建平
关键词:小说叙事意图陌生化延宕
意图力:小说叙事的内驱动力——以明清两代小说文本为案例被引量:4
2011年
文章提出区别于西方行为叙事理论的"意图叙事"概念。该理论概念将人的行为动力——意图纳入叙事活动的分析过程中,探讨故事形成的潜藏动因。文章发现,文本中存在作者意图、叙述者意图、人物意图三种类型,三者分别处于故事、结构、导领的不同层面,表现出由具象到抽象的不同功能,并在叙事过程中时隐时现、缺位互移、相互补充、交替转换。这些生态及功能在小说人物意图所构成的意图力结构(主意图力、同意图力、反意图力、调节意图力)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作者意图力通过行为选择、意图力嵌入等形式表现出独有的统领、汇合功能,形成诸意图合力,不同意图力的合力是故事叙述的内驱动力。
许建平郑方晓
关键词:叙事逻辑
意图元类式:小说叙事结构的新阐释——以明清小说为叙述中心被引量:2
2014年
意图是人物行为(包括内外叙述者行为)发生的根源,故而从意图层次研究人物行为,从意图间的关系研究小说叙事的结构,较之从动作行为、故事情节的外在结构研究小说更深入一层,我们称之为内结构。内结构由人物意图元类式层次、叙述意图元层次、表意意图元层次三结构组成。由于第一层次是小说内结构的主体,又是其他两个层次意图的载体,故而成为本文阐述的中心。人物意图元类式分为单意图元与复合意图元。单意图元包含了一个主导意图,分为单意图元和单意图元组两类。复合意图元包括单意图元类式的交叉,以及多个人物和多个意图的结构组合。小说的接受效果来自主要人物意图力的表现层次,意图元的组合方式以及表意的情感度与精神品格,并依次影响动人、透人、移人的深广度。
许建平丁玉娜
关键词:明清小说
嵌入方式的生成及其在意图叙事中的功能——以元明清叙事文本为分析对象被引量:2
2012年
序列的本质是行为者意图从生成到意图实现的过程。序列因行为者在叙事中的地位不同而分为主意图序列和次意图序列。嵌入是将次要人物意图序列插入主要人物意图序列的叙事方式。嵌入生成于主意图序列的内缺失和叙事者意图的外缺失及其合力。嵌入序列行为主体与主序列行为主体间存在着同意图与异意图、帮助者与反对者的不确定性关系,这两种关系的不确定导致故事的叙述方向不确定。中国古代叙事的嵌入方式有着独特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源于中国古代特有的意象思维方式。
许建平
关键词:意象思维
意图叙事说被引量:5
2014年
从人本主义的哲学视角审视叙事学,叙述行为源于人的心理叙述需求,叙述的动力、内容、方式和长度取决于叙述行为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的需求(意图)便成为叙述学的本质。故而从叙述学的本质——叙述意图——入手,可以系统而清晰地阐释一切文学叙述现象,于是文章提出意图叙事理论的设想。并初步分析了意图叙事理论与行为叙事理论、人物分析理论以及主题分析理论间的联系与区别,意在说明意图叙事理论提出的必要性与独特价值。
许建平在元
关键词:事象意象意味
论中国小说叙事的神秘性被引量:7
2013年
中华民族经历巫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历史阶段长于西方,文化的神秘性更具普适、丰赡的特征,再与意象思维的诗情画意相融通,独具别情异调和天然神韵。中国小说叙事的神秘性表现于故事、结构、气韵三个层面,呈现为时空、梦境、法力、星相谶语、万物通变、感应果报、神秘数字、避讳避祸等八种形态。它来自于人的有限感知力的无限比拟、联想、推延;来自于对天地、神兽的崇拜和巫觋、术士、僧、道以及普遍人的个体神秘性体验;来自于诸种体验的结果:巫文化,万物有灵、天人合一观念,仙道、僧佛文化等;来自于神秘体验所沉淀成的民族无意识和思维定式。叙事的神秘性产生于叙事意图实践的需求,出现于主要人物意图行为的紧要处和叙述者急需的关键时刻,成为关键叙事与核心叙事。神秘性叙事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总呈现出结构性和审美性功能。
许建平
关键词:中国小说叙事神秘性
明清小说叙事的意味形式
2015年
贝尔从绘画等视觉艺术中归纳出来的"意味形式"的审美概念包括三层内涵:意味源于形式;形式具有引发动人情感的功能;有意味耐品味的审美情感;而其灵魂则是崇尚艺术品能引发人心灵与精神的美感。就此概念的本质而言同样适用于作为语言艺术的小说叙事的审美分析;以此分析明清时期的小说,发现明清小说叙事意味形式产生的原因在于叙述者的叙述意图及其意图力,在于叙述意图所规定着的内、外叙述者意图间的诸种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意味形式生成的三大层次:诱人、动人、移人,以及七种类型:对抗意味、人格意味、幻想意味、巧合意味、怪奇意味、神秘意味、诗思意味。意在弄清明清小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及其生成原因。
许建平
关键词:明清小说叙事动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