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敏张钰陈畅闫纯英陈广玲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大学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麻醉
  • 3篇采血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再生
  • 2篇心室
  • 2篇亚群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皂甙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甙
  • 2篇人参皂甙RG...
  • 2篇肿瘤
  • 2篇围术期
  • 2篇细胞亚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机构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汕头大学
  • 3篇汕头市第二人...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闫纯英
  • 3篇陈畅
  • 3篇张钰
  • 3篇杨敏
  • 2篇张晓佳
  • 2篇黄晓晖
  • 2篇陈广玲
  • 1篇吴丽娟
  • 1篇章克毅
  • 1篇周纯华
  • 1篇张静文
  • 1篇李贡辉
  • 1篇张丽丽
  • 1篇张娟
  • 1篇应文娟
  • 1篇郑良娣
  • 1篇冯晶
  • 1篇王妙君
  • 1篇陈淑贞
  • 1篇卢锡芝

传媒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活血方对ITP患儿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58例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方煎剂,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口服。2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和P-选择素表达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儿童ITP疗效明显,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肖咏冯晶廖秋源林婕
关键词:补肾活血方中医药治疗
活血通脉液外敷预防多柔吡星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 探讨自制活血通脉液预防多柔吡星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50例应用多柔吡星化疗的患者,于第1疗程外敷硫酸镁 于第2疗程在对侧血管外敷活血通脉液,观察两个疗程化疗后血管的变化.结果 第1疗程静脉炎发生率为72%,第2疗程静脉炎发生率为36%,差异有显著性(X2=13.043,P<0.001).结论 活血通脉液外敷能有效预防多柔吡星所致静脉炎,减轻静脉炎损伤程度,对血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孙木吟王妙君张赛卿周纯华罗燕珊
关键词:静脉炎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eased Learning,PBL)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40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作为对照组,38名采用PBL教学作为实验组,两组在出科前进行考核,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操作、病历书写成绩以及综合成绩。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为(86.57±4.6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83±4.72)分(P〈0.01)。结论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临床带教中,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教质量。
郑红卢锡芝应文娟陈惜遂黄晓晖
关键词:教育护理教学
早期运动功能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功能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功能训练组及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的常规治疗及护理,功能训练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24—48h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采用运动功能(FMA)评分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有显著好转(X2=2.637,P〈0.01),功能训练组较对照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提高明显(x2=3.183,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运动功能训练能明显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黄晓晖张静文张丽丽
关键词:运动功能训练颅脑损伤肢体功能
基层血站优化单采血小板品种的可行性分析
2009年
目的通过对采集后不同时段制备的冰冻单采血小板的质量研究,分析基层血站优化单采血小板品种的可行性。方法以美国产Trima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全密闭7天保存袋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分别于采集后6小时和72小时制备为冰冻血小板制剂,1周后复苏留样,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MPV,PCT,PDW)、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P选择蛋白、PF3A、PF4、pH值、血块收缩试验(血浆法);结合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采集后6小时和72小时制备的冰冻单采血小板,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01,P>0.05);用于急性大出血患者输注后的CCI有效率比较(χ2<0.01,P>0.05),差异无显著性;用于急性大出血患者输注后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输注前,输注后患者的出血明显减轻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基层血站可以结合自身血小板血源的实际情况,将血型偏型的新鲜单采血小板于采集后3天内制备为冰冻血小板,以充分发挥新鲜单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既体现冰冻血小板的快速止血功能,又最大限度地保护血液资源,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陈镇奇刘利明詹鹏飞陈蓉邹志强陈雪丽江顺琴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与鉴定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改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机械刮除、差异贴壁等手段进行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并应用相差显微镜和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镜下培养细胞呈典型的"谷-峰状"生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α-actin阳性表达。结论本法可获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VSMCs。
闫纯英杨敏陈畅张钰林吉进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
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常见麻醉并发症452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嗓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声带各种良性病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Reinke水肿、声带囊肿等)麻醉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452例声带各种良性病变的患者在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下,施行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嗓音显微外科手术,观察其麻醉并发症。结果:损伤鼻和(或)咽部黏膜导致活动性出血14例,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心率迅速下降18例,环杓关节脱位3例,声带息肉脱落导致气管异物2例,插管时损伤声带导致声带插管性肉芽3例。结论: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下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嗓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声带各种良性病变安全、可行,关键在于术中的操作,可使麻醉并发症降至最低。
谢朝峰郑则钦胡钦擎纪钦泉王学林陈影芳
关键词:声带良性病变麻醉并发症
空气清菌片与空气消毒机眼科诊室空气消毒的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眼科诊室中方便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方法通过将空气清菌片和空气消毒机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应用于眼科诊室空气消毒后,进行诊室空气取样,分析样本细菌菌落总数,将消毒前后所得空气细菌总数杀菌效果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空气消毒片组在5次观测中有4次超越高消毒效果标准,而空气消毒机组无此现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测空气消毒机组的菌落数(y)与时点(x)呈对数曲线关系,lgy=1.989+0.119x,而空气消毒片组无此关系;说明两诊室所采用的消毒方法均是有效消毒。结论两种方法用于眼科诊室的消毒都是有效的,空气消毒机消毒法更方便使用,但仍需改进。
李贡辉郑良娣侯乒
关键词:空气清菌片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
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全身麻醉组,Ⅱ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每组20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后(T2)、术毕(T3)、术后1d(T4)、术后3d(T5)测外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CD3、CD4、CD8、CD4/CD8均下降。术后3d,Ⅰ组CD3(54.85±6.20)%、CD4(35.50±5.65)%、CD8(22.15±1.13)%、CD4/CD8(1.45±0.25);Ⅱ组CD3(61.86±4.25)%、CD4(40.85±4.65)%、CD8(20.05±1.14)%、CD4/CD8(1.60±0.15)。Ⅱ组指标恢复,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及麻醉药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有利于胸科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及早恢复。
胡钦擎李宏青张晓佳邓敏茹纪钦泉吴丽娟
关键词:食管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麻醉麻醉硬膜外
AmpC酶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AmpC酶在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同一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分离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微量稀释法测定细菌对头孢他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头孢西丁三相试验和头孢西丁诱导试验检测AmpC酶产生情况。结果8组铜绿假单胞菌的RAPD分型完全一致,抗生素治疗后分离株对头孢他啶的MIC值较治疗前增加≥8倍,抗生素治疗前分离株头孢西丁三相试验均为阴性,其中6株菌株头孢西丁诱导试验阳性,而治疗后的分离株头孢西丁三相试验均呈阳性。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失败与AmpC酶被诱导后持续高产有关,对诱导高产酶阳性株引起的感染要避免使用AmpC酶的强诱导剂。
姚芬张娟陈淑贞钱元恕
关键词: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