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52)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5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怡康莉蓉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什么诗歌?谁的社会?——对“诗歌与社会”问题的几点困惑
- 2009年
- "汶川地震诗歌"写作所凸显的文学面对灾难、直面社会现实、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涉及的正是当代文学传统中是否应该表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等文学正统、文学规范以及如何表现的本质问题,而中国现代诗论中对诗歌"社会意义"的强调又经常与对"艺术追求"的阐述形成二元对立关系。那么,把今天这一突发文学现象的讨论重新放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这就需要首先区分某些过于"概念化理解"的概念如"社会"、"现实"、"生活"、"个人化"等,并区分诗人的社会公民身份与作为艺术创作者的身份,继而对时代语境下诗人创作心态和读者接受的复杂性作出辨析,这样才能追问文学审美的社会化、道德化内涵如何"导向",文学的社会救赎与审美限制之间如何"调适"?李怡、李润霞、张桃洲、刘洁岷、程光炜诸先生对上述问题做了各有侧重的探讨。汶川地震诗歌热潮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但联想到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对于反映社会矛盾、关注民生疾苦的"底层写作"、"打工文学"、"草根写作"等类似话题的持续关注,联想到我们今后的当代文学写作仍将不断面临重大社会事件、甚至是社会危机或灾难,所以文学写作在提升自身艺术的同时如何面对外部社会的评价,或许仍将是思考文学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话题。本刊推出这组学术笔谈,希望藉此继续关注挖掘"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引发更为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争鸣。
- 李怡
- 关键词:诗歌文学传统文学写作现当代文学史文学审美学术讨论
- 新时期文化思潮中的“启蒙”、“国学”与“新国学”被引量:2
- 2008年
- 陈国恩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提倡的"纯文学",是在反对政治干涉文学的背景中提出的;90年代以后,纯文学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批判对象而成为作家疏远民众生活的借口。何锡章等认为,"先锋文学"是通过隐性的语言革命来进行新叙事话语的实践,它的对文学史的贡献主要缘于它这一"语言反抗"的起点。李怡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围绕"启蒙"理想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启蒙"到反启蒙背景上"国学"的提出再到"新国学",深刻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贺芒认为,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打工文学"近来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对作家底层身份的强调,使打工文学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但其艺术上的异质性元素则始终未获得承认。袁联波认为,建立成熟而富于民族意味的"写意戏剧"是一百年来中国戏剧家们的梦想,这一观念折射出的是中国戏剧界企图借助其来更新戏剧观念、开阔戏剧视野的文化策略。
- 李怡康莉蓉
- 关键词:文化思潮新国学中国知识分子社会文化启蒙文化
- “民国文学史”框架与“大后方文学”被引量:15
- 2009年
- 百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曾经一直为"命名"的问题而反复推敲。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考察中引入符合历史实际的国家形态的视角,不仅仅是呼应了"中国文学史"固有的秦汉——唐——宋——元——明——清的以国家社会形态为基础的叙述模式,而且更有利于在一个准确的时空范围内厘清中国作家的特殊人生体验、社会遭遇、政治处境以及他们所依托的文化传播方式。如何看待"民国文学"阐释架构的合理性,不仅有助于解决文学史命名的难题,也将为"大后方文学"的研究创造新的可能。
- 李怡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民国文学史大后方文学
- 张力结构与闻一多的文化和文学选择
- 2010年
- 闻一多一生的文化和文学历程充满波澜壮阔的特点,更准确地说是他常常在许多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追求当中呈现出不同的"方向",作为心灵微妙表征的诗歌文本,也是到处布满了文化重叠的信息。这一形态可以被称作是内在的"张力结构"。闻一多如此独一无二的"张力结构"更细致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文化选择的内在复杂性,也暗示了多重文化因素从相互冲突到彼此过渡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张力"结构中的闻一多的精神现象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 李怡
- 文学史是什么史?——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新思考被引量:10
- 2010年
- 经过20余年的工作之后,"重写文学史"的理想和目标远远没有达到,对"文学史究竟是什么史"的追问依然刻不容缓。我们当今的文学史实际上是一种凌驾于文学现象之上的"知识结构",严重忽略了对文学作品(也就是文学"原典")的把握和理解。新的文学史写作必须认真解决如何让文学史的教学与学习回到文学作品这一根本、如何通过文学史的讲述呈现文学自身的魅力、如何让文学史的学习成为进入现当代精神殿堂的趣味无穷的过程等问题。
- 李怡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文学史文学史写作
- 阿垅诗论的文学史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阿垅作为"七月诗派"诗学思想的重要代表,其诗歌理论迄今依然处于被遗忘的状态,等待我们重读并加以郑重地总结和研究。重读阿垅的诗论,我们首先可以发现他对"情绪"意义的格外突出;此外,他还努力发掘着诗歌来自于现实生存的"力量";强烈的现实感和战斗精神也使得阿垅诗论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品格,这一品格让阿垅超越了现代文化中影响甚大的学院派逻辑,与同时代的其他趋向形成某种对立的姿态。
- 李怡
- 关键词:阿垅诗学批评文学史
- 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被引量:62
- 2010年
- 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到"现代中国文学",力图跳出政治话语干扰、接轨西方学术的文学史研究颇多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空白之点。在今天,如何正视中国文学的政治形态背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包括"民国机制"的阐释框架,将使我们的文学研究获得更充分的本土基础和可靠的逻辑线索。
- 李怡
- 关键词: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
- “五四”与现代文学“民国机制”的形成被引量:29
- 2009年
-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来,"五四"被各式各样的社会力量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含义,人们对"五四"的记忆也从最初的激情洋溢变为引领人们社会行动的主导意识。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五四",必然涉及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和现代知识分子等话题。即使是今天,探讨这样的话题仍然有它自身的意义。为此,本刊约请了几位专家各抒己见,以此作为对"五四"的纪念。
- 李怡
- 关键词:现代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民国政治力量中国知识分子
- 文学的区域特色如何成为可能——以巴金与巴蜀文化关系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巴金在精神上是巴蜀式生存的反叛者,是外面的更大的世界给了巴金精神的高度,他也愿意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来看待分析故土的旧事,并且时时注意从价值立场上与故土的狭隘相切割。这都形成了他与区域文化的复杂关系,从而与其他的四川作家差异很大。不过,作为巴蜀文化"异乡人"姿态的巴金,其实通过自己"走出乡土"的不懈努力激发区域文化与区域文学创造性,从而奠定了改变文学秩序的重要基础。
- 李怡
- 关键词:巴蜀文化
- 含混的“政策”与矛盾的“需要”——从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看文学的民国机制被引量:7
- 2010年
- 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是一篇标志性的论文,这篇论文最引人注目之处便是这些"政策"的表述颇为含混和矛盾。从政治统驭、思想控制的政策拟定到小心翼翼、含糊其辞的转折退让,其中思想的流变既反映出了张道藩这样的官僚知识分子在价值观念上的自我矛盾与冲突,也折射着三民主义思想与集权政治的矛盾性结构,它所揭示的中国文学的"民国机制"的特殊性更值得我们深思。
- 李怡
- 关键词:张道藩文艺政策民国机制含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