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78035)

作品数:9 被引量:135H指数:6
相关作者:常青张晓春李晴王云峰王红军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建筑
  • 3篇城市
  • 2篇动因
  • 2篇动因分析
  • 2篇人类学
  • 2篇土建
  • 2篇文化人类学
  • 2篇建筑人类学
  • 1篇地段
  • 1篇都市
  • 1篇意念
  • 1篇人类学分析
  • 1篇商业街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构成
  • 1篇市井
  • 1篇市井生活
  • 1篇市政
  • 1篇市政基础
  • 1篇市政基础设施

机构

  • 10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常青
  • 3篇张晓春
  • 2篇张鹏
  • 1篇王云峰
  • 1篇徐峰
  • 1篇王红军
  • 1篇李晴

传媒

  • 3篇新建筑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建筑
  • 1篇时代建筑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建筑师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代上海外滩空间变迁之动因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针对近代上海外滩形成过程中几个关键而长久并未得到重视的问题展开讨论,其中包括公私领域、华洋竞争两方面与空间形态的关系.首先通过对沿江土地所有者、非沿江租地人、外侨管理者以及华人政府的利益所在、采取措施及其后果的剖析来论述外滩公私领域的范围、边界变迁之动因及其对空间形态的影响;并论述了在外滩历次的空间尺度变化中华洋竞争所起到的作用,其中包括土地章程、贸易活动、外滩花园建设等影响因素.
张鹏
近代上海外滩空间变迁之动因分析
针对近代上海外滩形成过程中几个关键而长久并未得到重视的问题展开讨论,其中包括公私领域、华洋竞争两方面与空间形态的关系.首先通过对沿江土地所有者、非沿江租地人、外侨管理者以及华人政府的利益所在、采取措施及其后果的剖析来论述...
张鹏
文献传递
梅溪实验──陈芳故居保护与利用设计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本文以珠海历史名人陈芳故居及周边历史地段为研究对象,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及 其工程实践进行了阐述,也是以建筑人类学视角对风土建筑遗产进行实验性探索的设计案例之一。
常青王云峰
关键词:建筑遗产保护
“文渊坊”实验被引量:4
2001年
以无锡“文渊坊”概念设计为例,重点讨论了当前城市改造中风土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常青徐峰
关键词:风土建筑
建筑人类学之维——论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的关系被引量:16
1999年
文化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现象,为建筑的历史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维度。认为建筑作为构成文化的重要一支,对它的研究应当建立在文化整体观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习俗与建筑、文化模式与建筑模式、社会构成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
张晓春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建筑人类学习俗文化模式社会构成
“城中村”改造实验——以珠海吉大村为例被引量:66
2002年
分析了珠海吉大村演变的历程和目前存在的建筑密度大、道路不成系统、治安混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小农思想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对吉大村的街道、祠堂、古住宅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了评价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吉大村的改造的目标和定位 ,提出了“保留优秀的建筑遗产” ,“对吉芝街进行保护性改造” ,“引导社区新风尚的形成”
李晴常青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城市环境市政基础设施
行为趣旨与意识残留——关于空间和行为的建筑人类学分析被引量:10
2003年
建筑中的行为趣旨涉及文化人类学、环境行为学、考古学、民俗学。通过研习人类起居习惯、风土人情、奇思异想、神志鬼怪、身心体验、情感传动,从宗教、民俗、天象、舞音诗画等多方位,新角度摄取人类遗留、遗忘、臆想的建筑创作素材。我们可以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类文化做出恰当的原点捕捉,行为记载,群体释意。行为趣旨的思考方法。
邵陆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破译
关于历史的主题公园 都市历史空间的文脉窘境:以上海城隍庙、豫园地段为例被引量:9
2007年
城隍庙、豫园地段是上海城市中少有的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和江南园林特色的地段,这在上海“西化”的城市空间中较为特别。文章在简要分析了这一区域在1949年以前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区域大规模改建后形成的新的豫园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点。文章指出,今天的城隍庙、豫园虽然在建筑形式、经营的商品等内容上试图延续旧时城隍庙地区的特点,但是,由于其空间实质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已经成为了一座关于历史的真假难辨的主题公园,而非它曾经代表的庙园节场或市井生活的中心。
张晓春
关键词:市井生活主题公园
建筑人类学研究框架初探被引量:19
1999年
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建筑学领域 ,从建筑学学科自身角度对建筑人类学进行了深入论述。建筑学研究中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的形式创作、城市形态与城市生活等三个方面 ,都分别可以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张晓春
关键词:乡土建筑城市形态建筑人类学
留住“小上海”的记忆——台州市椒江“北新椒街”的保护与利用被引量:5
2001年
俗称“小上海”的北新椒街是台州市椒江区仅存的一条从清朝末年延续下来的传统商业街,属于一处蕴涵着丰富历史信息的风土街区。该文从北椒街的历史和现状入手,并提出保护与利用的概念与构想。
常青王红军
关键词:商业街环境保护城市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