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5214)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5
相关作者:周强刘启航王立新徐树彦罗瑞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蝗虫
  • 4篇东亚飞蝗
  • 4篇飞蝗
  • 3篇滑移
  • 2篇气吸
  • 2篇猪笼草
  • 2篇显微结构
  • 2篇光谱
  • 2篇仿生
  • 2篇附着力
  • 2篇波谱
  • 2篇捕集
  • 1篇信号
  • 1篇信息材料
  • 1篇选择性
  • 1篇杂化薄膜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法制...

机构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作者

  • 10篇周强
  • 7篇刘启航
  • 4篇王立新
  • 1篇徐杨
  • 1篇罗瑞龙
  • 1篇施焕儒
  • 1篇丛晓霞
  • 1篇蒋月丽
  • 1篇牛虎力
  • 1篇刘志
  • 1篇周荣伟
  • 1篇徐树彦

传媒

  • 6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Scienc...
  • 1篇热处理技术与...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ole of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claws and pads in attaching to substrates被引量:13
2011年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rigid claws and smooth adhesive pads in the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when attaching to various substrates.We measured the attachment forces on sandpaper and silicate glass plate of locusts with intact attachment system,and those with either the pretarsal claws or the tarsal pads having been entirely destroyed,to explore the role of pads and claws when a locust is walking on various substrates.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claws,we examined the intact and fractured claw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nd tested the fractural force in a fracture experiment.We proposed a mechanical model for locust climbing on a slanting surface to analyze the conduction and final result of the attachment forces generated by the attachment organs on the fore-,mid-and hindlegs.Attachment forces generated by locusts with destroyed pads were similar to those generated by locusts with intact attachment system on both substrates,which presumably indicated that the claws have a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role when attaching to various substrates.The result of the fracture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the claws are made of relatively stiff material,and their shear strength ranged between 39-45 MPa.Mechanical analysis of locust climbing on slanting surface showed that the force generated by the hindlegs suspended the whole body of locust up from the surface and pushed the body forward,while the midlegs steadily suspended the centre of gravity and the forelegs pulled the suspended body forward.The results obtained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insect attachment system and substrates,and supply information for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slippery plates for trapping plague locusts.
WANG LiXin ZHOU Qiang XU ShuYan
关键词:东亚飞蝗信息材料
东亚飞蝗对波谱光及其偏光对比选择性视励效应的测定被引量:3
2016年
为明确蝗虫对波谱光及其偏光视励效应的视敏选择差异,确定蝗虫趋光趋偏的视励影响因素及视敏信息,针对波谱光与其偏光光照中东亚飞蝗光生物响应的视选择效应试验,分析了东亚飞蝗趋光趋偏选择差别的视控作用及响应波谱光和其偏光的视敏因素及视励强度。结果表明,波谱光与其偏光叠加作用下的光聚集程度呈现偏光矢量调控性生理响应敏感差异,并在光强度增强时,视偏响应敏感的偏光矢量发生变化,且210°及120°紫偏光、210°橙偏光与其波谱光的耦合刺激效应较优,而270°时紫外与其偏光的耦合效应最差;东亚飞蝗视激发状态下的光选择性趋向于视励强度较弱的偏光,且波谱光强度的视敏激发效应及偏光矢量的视励敏感程度削弱东亚飞蝗的视控定位功效,并以紫外及紫偏光矢量引起的趋偏视敏性较强而蓝橙光较弱,而90°及270°时弱偏光的视励效应致使波谱光的激发效应主导东亚飞蝗的视选择强度,且光源光照度增强,东亚飞蝗视偏敏感选择强化程度以紫偏光较强、120°紫外偏光较弱,且波谱光选择弱化程度以90°蓝偏光较强;东亚飞蝗对波谱光与偏光耦合光照的聚集响应差异及趋光趋偏选择强度差异,源于偏光矢量激励及波谱光质激发东亚飞蝗视觉引起的协同增效或相互拮抗性视反应调控输出效应,且波谱光照强度削弱偏光矢量信息的选择强度,但东亚飞蝗生物光敏响应与波谱光质的敏感性相关而光强度作用不大,且波谱光与偏光的耦合性光照梯度抑制蝗虫的视感响应强度。研究结果为适应各种作业的害虫光诱型农机产品开发及蝗虫视响应机理探讨提供了支撑。
刘启航周强
关键词:东亚飞蝗偏光
蝗虫在滑移捕集滑板上的附着力测试被引量:7
2010年
为给灾害蝗虫光电诱导滑移捕集装置中滑板材料的优选与滑板倾角的设定提供技术支持,设计了蝗虫附着力测试系统(精度为1 mN,量程为0-3 N),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蝗虫在不同材料和不同倾角捕集滑板上的附着力测试。结果表明,当分别以镀锌铁板、PVC板和普通玻璃板为滑板时,蝗虫的附着力均随着倾角的增加而减小;对于确定倾角的滑板,蝗虫在镀锌铁板上具有较小的附着力,故镀锌铁板较适宜作光电诱导滑移捕集装置的滑板,相应的最小倾角为35°-40°。
王立新周强罗瑞龙徐树彦
关键词:蝗虫附着力测试系统
东亚飞蝗对LED光信号视觉响应的波谱视敏效应测定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探索东亚飞蝗视觉响应LED光信号的视敏反应效应,以明确东亚飞蝗趋光的光敏响应因子和生物光诱参数,利用LED光照和Ava Spec光纤光谱仪系统,在室内进行了东亚飞蝗视觉响应表征的光谱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波谱光照装置,验证其波谱光照调控东亚飞蝗的趋光反应及响应程度。测定结果显示,东亚飞蝗复眼吸收365、400、520、610 nm波长光照射后,其视觉响应波谱表现为380、402、540、602 nm的微光特征,当波谱光照强度增加时,东亚飞蝗视觉微光反应随之增强,且呈现时变效应的调控特性。东亚飞蝗视觉光敏调控的时变强度以紫光最优、依次是橙光和绿光最差,而其调控容度以橙光最优、绿光次之和紫光最差,紫外光较快的光敏聚集速度、紫光较强的光敏聚集程度和橙光较好的趋光效果说明,趋光光敏活性、趋光程度和趋光效果分别与视觉激发强度和视觉光敏调控的时变强度以及视觉光敏调控容度呈正相关,且东亚飞蝗视觉反应强度的光敏时效性影响其趋光行为选择和视觉光敏活性。因此,依据紫外光较强的激发效果、橙光较好的光敏时效性和紫光较强的光敏调控强度的特性,进行趋光视敏性光照时间的刺激调控,可以增强东亚飞蝗的趋光效果。该研究结果为蝗虫光诱捕机械装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刘启航蒋月丽周强
关键词:东亚飞蝗光谱表征
蝗虫趋光效应下光振气吸滑移捕集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制蝗虫趋光捕集装置,确定捕集实施的调控措施,利用蝗虫光振气吸滑移捕集试验装置,进行蝗虫趋光激振气吸捕集测试,分析光振气吸对蝗虫趋光捕集的影响,探讨蝗虫趋光捕集效应。结果表明:蝗虫趋光视觉效应及趋光视觉敏感行为的激发程度,影响蝗虫对光目标捕捉的趋光行为强度及捕集进入程度,且光照刺激蝗虫视觉系统,引起粪便排泄、附着黏液等新陈代谢增强的外在表现形式,表明体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并反映蝗虫趋光视觉生理响应程度;30°倾斜捕集环境中,蝗虫重力作用调控摩擦力和接触牵引力控制行为的弱化程度,是滑移实现的主要原因,蝗虫敏感响应捕集环境的趋光附着爬行行为调控,对趋光捕集行为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负压风力的气吸牵引对趋光捕集行为实现的增效、光振激发措施的调控增益,强化蝗虫敏感响应捕集环境的程度;振动、风机噪声、入虫口处负压风等不良刺激,影响光照诱导、气吸吸捕蝗虫捕集进入效果,其以上层捕集入口和吸虫口风速组合为(6、9 m/s)时,光振气吸耦合调控效果最好,且蝗虫趋光捕集率达到90%,可满足不同趋光特征蝗虫的捕集,然而野外蝗虫趋光捕集效果的验证须进一步研究。
刘启航周强
关键词:蝗虫激振气吸
基于猪笼草叶笼滑移区仿生的蝗虫捕集滑板功效测试被引量:14
2011年
为测试基于猪笼草(Nepenthes)叶笼滑移区表面结构与超滑功能仿生制备的蝗虫滑移捕集滑板的功效,利用蝗虫附着力测试系统进行了蝗虫在叶笼滑移区与滑移捕集滑板上的附着力测试试验,并利用光电诱导蝗虫滑移捕集机进行了滑移捕集滑板的滑移功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蝗虫在捕集滑板上的最大附着力与在叶笼滑移区表面的最大附着力之比是0.94~1.05;滑移捕集滑板以32°倾斜角安装时,对蝗虫的滑移捕集率可达82.4%。相似的附着力和较高的滑移捕集率表明仿生制备的滑移捕集滑板与猪笼草叶笼滑移区具有相近的滑移功能,达到了良好的仿生效果,能够满足灾害蝗虫光电诱导滑移捕集治理的技术需求。
王立新周强
关键词:蝗虫仿生附着力
仿生光滑表面显微结构计算机仿真与设计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设计与制造具有超滑功能的昆虫捕集滑板,基于OpenGL图形平台实现仿生光滑表面显微结构的仿真。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3400N采集猪笼草叶笼超滑表面的蜡质显微结构图像,对提取的图像进行数值分析,建立Visual C++6.0编译环境下的OpenGL图形开发框架,实现了不同状态参数下蜡质晶体的可视化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仿真晶片的长度为(1.00±0.20)μm,厚度为(0.10±0.02)μm,高度为(1.00±0.70)μm。通过与猪笼草表面显微结构试验数据的比较,得出该仿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良好的可操作性。
周强周荣伟王立新牛虎力
关键词:仿生学猪笼草OPENGL显微结构仿真
蝗虫视觉光谱效应与趋光响应光谱的对比测定被引量:3
2014年
为给蝗虫诱导光场光谱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探讨蝗虫趋光性视觉机理,利用AvaLight-DHS光源和AvaSpec光纤光谱仪系统,进行了蝗虫视觉系统接受光照能量刺激后蝗虫视觉光谱效应的测定,在此基础上,利用蝗虫趋光响应光谱装置,对照验证蝗虫趋光响应光谱差异性。结果表明:蝗虫视觉系统对430,545,610nm单光光子的吸收程度显著且存在差异,行为响应表现为蝗虫对橙、紫、绿、蓝光光照具有选择敏感差异性,并以紫光响应活动强度最大,橙光响应程度最优,同时,蝗虫对光谱光子能量吸收具有选择差异性和光照时间的要求,而光谱的敏感程度及光照能量的强弱,影响蝗虫趋光定向响应程度,且蝗虫光感受器对光子能量强度的吸收转化,所致蝗虫趋光视觉生物光电效应的生理微反应,是蝗虫趋光响应的原因,因此,蝗虫视觉光谱效应,仅在蝗虫视觉生物光电效应被光谱光照激活状态下,才能呈现出光谱吸收效应的敏感性,依据紫光较强的粒子激发性,进行橙、紫、绿、蓝光谱光场机制的合理组合,可形成有效的蝗虫趋光诱集光场,然而,蝗虫趋光机理的阐述缺乏量化性数据,尚需进行光照刺激蝗虫的趋光行为、视觉电位及视觉光谱效应的测定对照,来完善蝗虫趋光机理。
刘启航周强
关键词:蝗虫
东亚飞蝗光电诱导的气吸捕集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给蝗虫趋光捕集装置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光照作用下蝗虫气吸滑移捕集试验装置,测试了蝗虫趋光气吸滑移捕集效果,分析了蝗虫趋光响应原因,探讨了蝗虫趋光气吸滑移捕集机理。结果表明:蝗虫视觉定向有效激发的光照诱导信息是蝗虫趋光响应的前提,频闪交变光照有效控制蝗虫行为取向、增强蝗虫趋光视觉敏感性及激发视觉敏锐性是其趋光响应的诱因,且蝗虫趋光视觉活性效应激发基础上,频闪交变偏振光强化蝗虫趋光视觉行为响应的敏感性,蝗虫响应偏振恒定光照的弱敏感性可通过提高光照强度来增强;6 m·s^-1捕集入口负压风速气吸趋光蝗虫捕集进入的有效实现,需要蝗虫趋光敏感行为的激发,且在0-50 mm距离内增效显著,可有效激发蝗虫生物摩擦控制的趋光调控行为敏感性,加速蝗虫趋光滑移捕集行为的实现;6 m·s^-1捕集入口负压风速、15°倾斜调控光照形成的偏振光可有效促使30°滑移面上蝗虫视觉敏感响应,弱化蝗虫滑移摩擦控制效应,增强趋光捕集行为调控强度,增效趋光捕集效果,相应趋光捕集率达到85%。
刘启航张文庆周强
关键词:东亚飞蝗气吸
猪笼草滑移区表面结构参数表征与捕集滑板仿生设计被引量:9
2011年
猪笼草(Nepenthes)叶笼滑移区因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而对昆虫表现出良好的滑移功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白光干涉表面形貌仪对滑移区表面结构进行了显微观测并提取了三维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滑移区表面主要由两端略向下弯曲的月骨体和致密无序排列的蜡质晶体组成。基于滑移区表面微结构及其三维参数,利用3DSMAX软件设计了蝗虫捕集滑板的表面结构,为具有良好滑移功能的蝗虫捕集滑板的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立新周强刘启航
关键词:猪笼草显微结构仿生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