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386)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胡炳成徐士超刘祖亮周维友孙呈郭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卟啉
  • 6篇衍生物
  • 6篇卟啉衍生物
  • 6篇催化
  • 5篇乙基
  • 5篇四甲基
  • 5篇甲基
  • 4篇血卟啉
  • 4篇氯化
  • 4篇氯化血红素
  • 4篇环己烷
  • 4篇己烷
  • 3篇血红素
  • 3篇羟基
  • 3篇羟基乙基
  • 3篇金属
  • 3篇催化氧化
  • 2篇电催化
  • 2篇电催化还原
  • 2篇配合物

机构

  • 13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胡炳成
  • 10篇徐士超
  • 6篇刘祖亮
  • 5篇孙呈郭
  • 5篇周维友
  • 3篇胡田菁
  • 3篇邓全知
  • 3篇黄修友
  • 3篇崔巧利
  • 2篇汤莹
  • 1篇赵东辉
  • 1篇罗海滔
  • 1篇王欢
  • 1篇刘组亮

传媒

  • 4篇应用化学
  • 4篇精细化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Chines...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广州化工
  • 1篇Chines...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硫键金属卟啉的合成及电催化还原氧气被引量:1
2013年
以氯化血红素(Ⅰ)为原料,经过脱铁、酯化、催化加氢、水解、酸胺缩合以及络合金属合成了化合物Co(Ⅱ)-[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丙酰基氨乙基联二硫基乙氨基甲酰乙基-29,34-二甲氧甲酰基]-卟啉[Co(Ⅱ)MPDTEP,V].对产物的结构行了表征,分析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化合物[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丙酰基氨乙基联二硫基乙氨基甲酰乙基-29,34-二甲氧甲酰基]-卟啉(MPDTEP,Ⅳ)产率的影响.将化合物Ⅴ通过自组装修饰于金电极表面,修饰的金电极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氧气的电催化还原效果.
黄修友胡炳成徐士超
关键词:氯化血红素卟啉修饰电极电催化还原
次卟啉制备新方法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011年
研究了次氯化血红素在乙酸酐、氢溴酸体系中脱铁制备次卟啉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乙酸酐和氢溴酸与次氯化血红素的比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讨论了其脱铁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次氯化血红素与氢溴酸和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6.3:61.2,温度为100℃,反应2 h时,脱铁产率高达96.3%。合成了一系列金属次卟啉配合物,考察了溶剂对卟啉配合金属难易程度及金属离子对卟啉S带和Q带的影响。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UV-Vis和IR表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邓全知胡炳成孙呈郭徐士超刘祖亮
钴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被引量:1
2010年
用合成的4种钴次卟啉衍生物作催化剂,在未加入辅助还原剂和其他溶剂的条件下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温度150℃,釜压0.80 MPa,n(催化剂)∶n(底物)≈1∶4.63×105时,钴次卟啉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4种钴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的底物转化率在4 h内都达到了14%以上,目标产物环己酮和环己醇的选择性(简称酮醇选择性)在82%以上。其中,钴3,8-二硝基次卟啉二甲酯催化活性最好:环己烷转化率在3.5 h升至19.34%,环己烷氧化目标产物酮醇的选择性为82.30%,催化剂转化数达8.86×104。
汤莹胡炳成周维友刘组亮孙呈郭徐士超
关键词:环己烷催化氧化
A Convenient Hydrogenation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Metallo-mesoporphyrin IX Dimethyl Esters via Self-catalyzed CoCI2-NaBH4 Reagent System
2012年
徐士超胡炳成胡田菁王欢黄修有娄兴焜刘祖亮
关键词:金属卟啉配合物
3,8双-乙酰基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
2011年
以氯化血红素(Ⅰ)为原料,经过溴化氢-冰醋酸加成反应、羟基亲核取代反应和无水氯化氢催化酯化反应制得3,8双--(1羟-基乙基)次卟啉二甲酯(Ⅲ),然后通过琼斯试剂氧化反应制备了3,8双-乙酰基次卟啉二甲酯(Ⅳ)。考察了血红素与溴化氢-冰醋酸饱和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对3,8双--(1羟-基乙基)次卟啉二甲酯(Ⅲ)产率的影响;改进了酯化反应的实验条件;选用了廉价易得、选择性较好的羟基选择性氧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5 h时,血卟啉(Ⅱ)的产率最高,为98.5%;当催化剂为无水氯化氢时产物(Ⅲ)的产率最高,为72.1%;使用琼斯试剂做氧化剂使实验成本大大降低。通过1H NMR、MS和IR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徐士超胡炳成崔巧利周维友罗海滔刘祖亮
关键词:血红素血卟啉卟啉衍生物
金属次卟啉二甲酯对空气氧化环己烷的催化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在无任何外加溶剂及共还原剂的条件下,将金属次卟啉二甲酯应用于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金属次卟啉二甲酯能够很好地催化环己烷的氧化反应,与简单的金属四苯基卟啉相比,金属次卟啉二甲酯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进而研究了络合金属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周维友胡炳成徐士超孙呈郭刘祖亮
关键词:环己烷氧化仿生催化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metallodeutero-porphyrin derivatives bearing symmetrical disulphide bond
2011年
新奇 thiol 衍生物卟啉[2,7,12,18-tetramethyl-13,17-di (3-disulfidepropyl ) 卟啉] 忍受对称的二硫化物契约和它的金属建筑群成功地借助于修正被准备了在上容易自然地导出 heme。结果被 MSMS 和 UVvis 光谱学描述。
Cheng Guo Sun Bing Cheng Hu Wei You Zhou Shi Chao Xu Quan Zhi Deng Zu Liang Liu
关键词:卟啉衍生物二硫键四甲基血红素
硼氢化-氧化法制备[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
2012年
以氯化血红素(Ⅰ)为原料,经过脱铁、酯化、反马氏加成得到[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异血卟啉二甲酯,Ⅳ)。在合成原卟啉二甲酯(Ⅲ)的过程中,采用了超声激励法,并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产率达到91.6%;然后通过BH3-THF络合物同原卟啉二甲酯3,8-位乙烯基的反马氏加成合成了[2,7,12,18-四甲基-3,8-二(2-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并对加成体系进行适当优化,产率达到64.3%。通过1HNMR、MS、UV-vis和IR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胡田菁胡炳成徐士超黄修友
关键词:氯化血红素医药原料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被引量:2
2010年
卟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和生命体中,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卟啉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主要介绍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根据所采用起始反应物的不同,将卟啉的合成方法分为两大类:全合成法和半合成法,对两类合成方法给予较详细的介绍。
汤莹胡炳成刘祖亮
关键词:卟啉全合成半合成
超声波激励法改进合成[2,7,12,18-四甲基-3,8-二(-1-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被引量:1
2013年
以氯化血红素(1)为原料,经过加成和取代反应制得血卟啉(2)。然后在超声波激励下,以血卟啉(2)作为原料,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甲醇既作溶剂又作反应剂,合成了[2,7,12,18-四甲基-3,8-(-1-羟基乙基)-13,17-二甲氧基羰基乙基]-卟啉(血卟啉二甲酯,3),两步反应总产率达到74.8%。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超声功率对血卟啉二甲酯(3)合成的影响,并且将超声波激励法与加热搅拌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同加热搅拌法相比,超声激励法反应时间更短,产率更高,副产物更少。产物结构通过1 H NMR、MS和IR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黄修友胡炳成徐士超胡田菁
关键词:血卟啉血卟啉衍生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