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88)

作品数:26 被引量:172H指数:7
相关作者:姜振学李卓李峰曹少芳渠冬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盆地
  • 10篇油气
  • 10篇成藏
  • 9篇塔里木盆地
  • 7篇地质
  • 7篇气藏
  • 5篇石油地质
  • 4篇凹陷
  • 3篇东营凹陷
  • 3篇油气富集
  • 3篇运移
  • 3篇致密砂岩
  • 3篇致密砂岩气
  • 3篇致密砂岩气藏
  • 3篇砂岩
  • 3篇砂岩气藏
  • 3篇气侵
  • 3篇包裹体
  • 3篇成藏过程
  • 2篇地层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石油大学(北...

作者

  • 24篇姜振学
  • 16篇李卓
  • 11篇李峰
  • 4篇庞雄奇
  • 4篇曹少芳
  • 3篇渠冬芳
  • 3篇苏传国
  • 3篇肖中尧
  • 3篇杨俊
  • 3篇袁文芳
  • 2篇沈忠民
  • 2篇宋占东
  • 2篇张宝收
  • 2篇于永利
  • 2篇王国建
  • 2篇程同锦
  • 2篇杜忠明
  • 2篇高永进
  • 2篇罗枭
  • 1篇杨海军

传媒

  • 4篇现代地质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石油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第五届油气成...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Acta G...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Petrol...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满东1致密气藏成因机制被引量:3
2014年
满东1气藏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其成因机制研究亟待加强。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了油气充注史,应用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满东1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满东1气藏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此气藏具有2期油气充注历史,即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石油充注和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来的天然气充注;满东1气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在燕山末期致密化,形成现今的致密储层;喜马拉雅期,寒武系、奥陶系古油气藏内的原油裂解气在志留系储层中成藏,此时储层已致密化,即天然气充注期晚于储层致密期,因此满东1气藏的成因类型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深盆气藏"。综合分析后认为,满东1气藏原油裂解气勘探前景广阔,特别是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李峰姜振学肖中尧李卓张莺莺袁文芳曹少芳
关键词:致密气藏油气充注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特征及其成藏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轻烃组分、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实验资料,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的物性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属于典型的陆相油,具有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低、含硫低和含蜡中等的特征,碳同位素关系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表明凝析油主要来自三叠系湖相烃源岩。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和天然气具有不同源、不同期的特征,凝析油主要为湖相烃源岩在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天然气主要为煤系烃源岩在高—过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凝析油的成熟度低于天然气的成熟度,且早期原油遭受气洗改造作用。因此,库车坳陷东部总体上具有"早油晚气"的充注特征,现今的凝析油是早期形成的原油被气洗改造而形成的。
李峰姜振学李卓肖中尧袁文芳曹少芳
关键词: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成藏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中N_2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统计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155个天然气样品组分和碳同位素数据,发现天然气中的N2主要富集在新近系沙湾组、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和北天山山前的浅部地层中。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表明,N2和烃类气体为同源生成,均来自有机质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侏罗系煤系地层,没有大气渗入和岩浆—火山气体的混入。N2含量与储层年龄和地层埋深有关,随着地层由老到新,埋藏由深至浅,N2逐渐富集。高含氮天然气主要受运移作用控制,是天然气垂向运移的结果,新地层和北天山山前浅部地层中赋存的天然气受到微生物降解。
宋占东姜振学宋岩赵孟军魏勇
关键词:天然气组分天然气运移准噶尔盆地南缘
古油层和残余油层的定量颗粒荧光响应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定量颗粒荧光(QGF和QGF-E)技术研究了古油层和残余油层的定量颗粒荧光响应。结果表明,古油层与现今油层具有很强的QGF荧光响应,利用QGF荧光响应识别出TZ421井存在100m古油层,表明早期油气充注规模大,但后期发生泄漏,导致油水界面上升到现今的3 620m。利用QGF-E荧光响应识别出60m残余油层,说明发生多期古油层泄漏,第一期泄漏使油水界面上升到残余油水界面(3 680m),第二期泄漏发生在近期,形成现今油水界面。现今凝析气层中的强QGF荧光响应表明凝析气顶形成于最后一期天然气充注。
李卓姜振学李峰
苏丹红海中部深海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勘探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深海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未来油气新增储量的重要接替区,但勘探投资大、作业风险高,因此制订合理的勘探策略对石油公司降低作业风险、减少勘探成本及尽快获得油气发现等都极为重要。以苏丹红海中部深海勘探区为例,系统分析了该区的地质结构、石油地质条件及有利勘探领域,探讨了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苏丹红海中部深海区总体具有"两凹一凸"的构造格局;基底为前寒武系火山岩、变质岩,沉积地层主要为中、上新世红海同裂谷—后裂谷活动时期沉积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纵向上发育盐上、盐下两套潜在的油气成藏组合,北部凹陷盐下油气成藏条件相对较好,具备大规模烃类生成、聚集的地质条件,是该区开展圈闭评价与钻探目标优选的最有利地区;由于盐层厚度大、地震资料品质差,导致盐下圈闭的落实程度普遍较低,钻前地质及作业风险难以准确预测,因此改善地震成像质量,评价、优选有利的钻探目标,并针对性地进行钻前准备仍将是该区下步勘探工作的重点。
苏传国姜振学冯凯
关键词:石油地质勘探策略
塔里木盆地塔中83井区气侵定量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喜山期的干气对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坡折带古油藏气侵作用是导致油气分馏形成凝析气藏的重要原因,前人关于塔中地区气侵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而定量化的研究较少。以处于塔中Ⅰ号坡折带内带的塔中83井区为研究对象,剖析研究区的成藏地质条件,总结其油气性质、组分特征,进而开展原油样品正构烷烃定量测试,计算研究区不同油气藏的原油正构烷烃损失率Q,对其气侵强度进行了定量化评价。正构烷烃损失率Q的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藏都遭受了不同程度气侵(Q变化范围为12%~86%),气侵强度在平面上表现出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减小,剖面上由下向上逐渐变小,同时,气侵导致油气性质改变,原油中的低碳数正构烷烃溶于气相,脱离油相形成与凝析油伴生的高含腊量原油,证实了沿塔中82走滑断裂和塔中Ⅰ号断裂交汇部位充注的高—过成熟度干气对研究区油气藏的气侵作用,为该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了定量证据。
李卓姜振学杨海军张宝收黄玉燕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气侵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坡折带塔中83井区气侵定量研究
喜山期过量干气对塔中Ⅰ号坡折带古油藏的气侵作用导致了油气分馏形成次生凝析气藏。前人关于塔中地区气侵的研究多数是定性描述,定量研究较少。本文以塔中Ⅰ号带塔中83井区为研究对象,剖析了该区的成藏地质条件,总结了其油气性质、组...
李卓姜振学庞雄奇杨海军黄玉燕
关键词:成藏地质塔里木盆地
井中岩屑碳酸盐含量与酸解烃关系新认识被引量:2
2015年
用一元回归的方法探寻井中岩屑碳酸盐含量与酸解烃含量的关系,发现二者斜率和相关系数在长期稳产油(气)井、干井或产期短油(气)井中特征迥异。长期稳产油(气)井中泥岩的碳酸盐含量与酸解烃含量的斜率和相关系数大于砂岩,而干井或产期短油(气)井中恰好相反,并从碳酸盐矿物形成和不同岩性吸附性能的角度分析了这种特征的形成机理。据此特征提出一种新探井含油气性预测和老井复查的方法,具有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可有效提高探井和老井复查成功率。
杨俊沈忠民王国建程同锦卢丽
关键词:碳酸盐含量酸解烃老井复查惠民凹陷
库车坳陷迪那2气藏成因类型及成藏机制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化温度测试、储层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天然气充注史,应用沉积-成岩-构造一体化预测模型恢复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天然气充注史与储层孔隙度演化史之间的关系,判识迪那2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因类型,明确其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迪那2气藏具有"早油晚气、晚期为主"的两期油气充注特征,第一期为康村组沉积时(5-12 Ma)的原油充注,第二期为库车组沉积至今(0-5 Ma)的天然气充注;古近系储层具有长期浅埋—短期深埋的特点,储层孔隙度在西域期沉积初期(约2 Ma)降低到10%以下并致密化;迪那2气藏天然气大量充注时间早于储层致密化时间,其成因类型属于"致密常规气藏"。认为迪那2气藏具有"中新世早中期的原油充注、上新世的气侵形成常规气藏、西域期以来的致密常规气藏调整改造再富集"的成藏过程。
李峰姜振学李卓杜忠明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机制
Differences of Hydrocarbon Enrichment betwee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Structural Layers in the Tazhong Paleouplift被引量:7
2010年
Tazhong paleouplift 被划分成上面并且更低的结构的层,在奥陶纪碳酸盐岩石的顶由不顺从表面跳了。在从不同部分的二层的水库在数字变化,类型和储备,而是机制以前很少被研究。因此,机制的解释将在 Tazhong paleouplift 支持石油探索。在学习进化和 Tazhong paleouplift 的水库分发以后,在晚古苏格兰的、迟了的 Hercynian 和喜玛拉雅的时期的进化导致了,这被结束上面并且更低的结构的层。这也被定义在上面的结构的层,结构并且, stratigraphic 重叠水库为更低的结构的层在顶和 paleouplift 的上面的部分被开发,它被油水库统治, lithological 水库在 paleouplift 的更低的部分被开发,它被煤气的水库,和更多统治储备在更低的结构的层被发现比上面。通过累积条件的比较分析上面并且更低的结构的层,丰富差别的机制清楚地被解释。更低的结构的层的水库和封口条件比上面的层的那些好,它是更多的水库在前者被发现了的原因。在搬运人系统类型,陷井类型和收费时期在之间的差别上面并且更低的结构的层在水库类型和分布导致差别。一个累积模型为 Tazhong paleouplift 被建立。为上面的结构的层,,结构的水库和 stratigraphic 重叠水库为更低的结构的层在 paleouplift 的上面的部分被形成,捱过的外壳水库在顶被形成,礁石公寓水库在侧面的边缘上被形成,石灰岩地区常见的地形和里面水库在 paleouplift 的更低的部分被形成。
JIANG ZhenxueYANG HaijunLI ZhuoPANG XiongqiHAN JianfaLI DongxuHUANG Yuyan
关键词:塔中隆起古隆起油气藏开发圈闭类型地层超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