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379)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安钢薛茜温伟红孟艳玲张勇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新乡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Arg9/人抗HBsAg单链抗体/EGFP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构建带有转膜结构域Arg9编码序列的R9/ScFv14/EGFP融合基因,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分析表达产物与HBsAg的结合活性.方法:设计引物,将Arg9的编码序列引入单链抗体基因的5′端,PCR扩增后获得带有Arg9编码序列的ScFv14基因,将PCR产物连入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正确的ScFv14基因和R9/ScFv14基因分别与EGFP基因连接后转化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ScFv14/EGFP和R9/ScFv14/EGFP两种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LysS,以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与HBsAg的亲和活性.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ScFv14/EGFP融合基因和R9/ScFv14/EGFP融合基因序列完全正确.SDS-PAGE分析表明两种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获得表达,表达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20%和25%.间接ELISA检测证实所表达的ScFv14/EGFP融合蛋白和R9/ScFv14/EGFP融合蛋白均具有HBsAg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带有转膜结构域Arg9编码序列的R9/ScFv14/EGFP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ScFv14/EGFP和R9/ScFv14/EGFP均具有与抗原HBsAg特异性结合的活性.
- 薛茜温伟红孟艳玲张勇张巍王涛张瑞杨安钢
- 关键词:肝炎乙型乙型SCFV
- 针对S基因的siRNA或shRNA表达框对HepG2.2.15细胞中HBV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比较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化学合成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的siRNA,同时制备针对相同区段的shRNA表达框,并比较二者对HepG2.2.15细胞中HBV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化学合成针对HBVS基因的带有FITC标记的siRNA,设计合成带有FTrc标记的引物,PCR扩增含有RNA聚合酶Ⅲ启动子H1序列和shRNA编码序列的表达框,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将等摩尔数siRNA和shRNA表达框分别用脂质体转染稳定表达HBV的HepG2.2.15细胞,转染1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转染3d后RT-PCR检测靶基因mRNA的水平,用SDS-PAGE、Westem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BsAg的表达。收集转染前和转染后1、3、5和7d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HBsAg水平,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的含量。结果成功制备了针对HBVS基因的shRNA表达框,将其与等摩尔数siRNA分别转染HepG2.2.15细胞后,RT-PCR证实细胞中HBV mRNA水平降低,SDS-PAGE、Westem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到HBsAg的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V DNA含量下降。与siRNA相比,shRNA表达框对HBV的抑制作用虽然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更长。结论shRNA表达框和siRNA均可明显抑制HBV的转录和表达,与siRNA相比,shRNA表达框能够更持久地抑制靶基因的表达。
- 温伟红刘家云王凯薛茜孟艳玲赵晶贾林涛薛采芳王成济杨安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RNA干扰SIRNA
- 人抗HBsAg单链抗体/鱼精蛋白截短体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鉴定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构建人抗HBsAg单链抗体(ScFv)/鱼精蛋白截短体(truncated protam ine,tP)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并分析ScFv/tP融合蛋白的活性.方法:设计引物扩增人抗HBsAg ScFvHBs15基因,在其3′端引物引入tP的编码基因,PCR扩增获得ScFv/tP融合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后,在大肠杆菌BL2 l(DE3)LysS内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 estern b lot鉴定后,用N i-NTA螯合层析介质纯化.间接ELISA分析ScFv/tP融合蛋白的亲和活性,凝胶迁移阻滞实验检测ScFv/tP融合蛋白与DNA结合的情况.结果:成功获得人抗HBsAg ScFv/tP融合基因,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ScFv/tP融合蛋白不仅保持了与HBsAg结合的能力,同时具有DNA结合活性.结论:ScFv与tP融合后,同时具有与抗原和DNA结合的活性,为该ScFv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 孟艳玲温伟红薛茜张勇张巍鲍炜任君琳贾林涛王成济杨安钢
- 关键词:单链抗体乙型鱼精蛋白类
- 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及表达产物的活性鉴定
- 2005年
- 目的:构建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蛋白转导结构域(ScFvTat)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活性及内化情况.方法:设计引物扩增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入含有蛋白转导结构域Tat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TATHA,在大肠杆菌BL2l(DE3)LysS内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blot鉴定,用亲和层析柱纯化.间接ELISA和ELISA竞争抑制实验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亲和活性,将纯化蛋白与HBsAg阳性或阴性肝癌细胞共孵育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结合及内化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表达,表达的ScFvTat融合蛋白具有与HBsAg结合的活性,并且能够特异性内化入HBsAg阳性肝癌细胞.结论:单链抗体与Tat蛋白转导结构域融合后,实现了ScFvTat融合蛋白的特异性内化,为该单链抗体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 孟艳玲温伟红薛茜贾林涛鲍炜刘家云任君琳薛采芳李英辉王成济杨安钢
- 关键词:单链抗体内化
- 关于护理专业免疫学教学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免疫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在给护理专业本科学生教学过程中首次采用了《医学免疫学》第4版教材,并结合护理系学生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作了有益探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张勇李琼朱参胜宋朝君方亮金伯泉杨安钢
-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护理专业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