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3B06)

作品数:10 被引量:246H指数:8
相关作者:何应付周锡生高慧梅赵仁保李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6篇驱油
  • 4篇低渗
  • 4篇低渗透
  • 4篇油藏
  • 4篇特低渗
  • 4篇特低渗透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氧化碳
  • 3篇特低渗透油藏
  • 3篇二氧化碳
  • 3篇二氧化碳驱
  • 3篇CO
  • 2篇多孔介质
  • 2篇原油
  • 2篇原油采收率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提高原油采收...
  • 2篇注二氧化碳
  • 2篇混相
  • 2篇CO2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何应付
  • 4篇周锡生
  • 3篇高慧梅
  • 3篇赵仁保
  • 2篇李敏
  • 2篇岳湘安
  • 1篇尤源
  • 1篇熊霄
  • 1篇姜洪福
  • 1篇侯吉瑞
  • 1篇唐文峰
  • 1篇雷友忠
  • 1篇王斐
  • 1篇计秉玉
  • 1篇徐绍良
  • 1篇冯兵
  • 1篇吴亚红
  • 1篇王凤兰
  • 1篇闫丽萍
  • 1篇于长焕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低渗透油藏注CO_2驱油井网优化设计被引量:12
2011年
针对大庆外围扶杨油层为特低渗透、低流度和低产的油层,在注水开发条件下无法有效动用问题,以树101区块为对象,采用油气藏工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应用混相体积系数、结合波及系数和换油率等注气开发参数,进行CO2驱井网优化设计,形成一套包括井距排距、井网形式、布井方案在内的井网优化设计方法和流程.结果表明:为防止气窜,注入井排应与裂缝(人工)方向一致;由于注气易于建立有效驱动体系,可以适当放大井排距;五点法井网与七点法和反九点法井网相比,注气受效好、单井产量高,波及系数、换油率等指标较高;目标区宜采用300 m×250 m的五点注气方式.
何应付李敏周锡生唐文峰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井网优化数值模拟
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动及反应特性研究:从微管到多孔介质被引量:11
2008年
用5μm微管、人造岩心及天然岩心研究了CO2气体的流动特性及与岩心作用后对渗透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2气体在微管中的流动速度明显比N2快;CO2在饱和水的岩心(含碳酸盐)中流动时,其渗透率随着注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CO2的溶蚀作用导致了岩心孔径的增加,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也验证了溶蚀扩孔作用.CO2气体在微管中具有较高的流速是由于尺度效应和压缩效应的综合反映,而其在水中溶解引起的界面层水分子扩散速度增大,导致孔隙壁面的水膜厚度减小,其水溶液流动的有效孔径增大.上述两种结果表明,CO2在驱油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注入能力,是低渗储层开发过程中能量补充的一种很好的驱替流体,但也造成其在地层中窜流或散逸的可能性增大.
赵仁保岳湘安吴亚红侯吉瑞徐绍良王斐
关键词: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微管溶蚀渗透率
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21
2009年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的驱油机理、筛选标准和开发设计技术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近混相驱替理论、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注CO2驱的井网类型和注入方式。最后结合目前CO2采油存在的腐蚀和波及体积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高慧梅何应付周锡生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油机理采收率
特低渗透油藏注CO_2驱油注入方式研究被引量:37
2010年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水相难以有效注入、水气交替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提出采用周期注气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油效果。首先通过与其他注入方式的对比,分析周期注气的优缺点,指出其比较适合特低渗透油藏。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周期注气改善驱油效果的机理,分析认为周期注气能够有效改善流度比,扩大CO2的波及体积,降低粘性指进的影响。最后将周期注气应用到特低渗透油藏芳48和树101区块的方案编制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连续注气相比,周期注气可以有效提高CO2的换油率,减缓油井气窜,最终提高采收率;并且在现场生产过程中,周期注气可以明显降低油井油气比上升速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何应付周锡生李敏高慧梅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CO_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大庆长垣外围有3×108t特低渗透的扶杨油层储量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难以有效动用,为提高这部分储量的有效动用率,开展了CO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PVT测试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原油较稠,体积系数小,膨胀性和收缩性小,溶解系数较低;CO2驱油细管实验最小混相压力为29 MPa,比原始地层压力高8.6 MPa,现场试验为非混相驱;长岩心实验CO2驱油采收率比注水高4~6个百分点。综合室内可行性评价实验结果看,大庆长垣外围扶杨油层开展CO2驱油试验是可行的,并于2003年初在宋芳屯油田南部开辟了注气试验区,有注气井1口,采出井5口。矿场试验结果表明,CO2驱油能够使特低渗透、裂缝不发育的扶杨油层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其开发效果,该技术有望成为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动用的可行技术。
姜洪福雷友忠熊霄闫丽萍皮蔚峰李秀娟于长焕
关键词:特低渗透扶杨油层
油藏多孔介质中泡沫体系的阻力特性评价及应用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建立多孔介质中泡沫体系阻力特性的有效评价方法,并依据此法指导泡沫体系的应用,以辽河油田海外河区块储层物性为例,通过物理模拟研究多孔介质中泡沫体系的阻力效应;提出多孔介质中泡沫封堵强度和有效期的量化指标,研究注入段塞、气液比及段塞组合对封堵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通过驱油试验考察优化后的泡沫体系改善波及系数、稳定产油速度、控制含水率的作用机制及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结果表明:所获取的量化指标能客观反映出多孔介质中泡沫体系的特性;试验条件下气液比和段塞组合对泡沫封堵强度和有效期的影响最大;优化后的体系在非均质储层模型中的两次封堵都取得了明显的增加产油速度和降低含水率的效果,提高采收率10%左右。
尤源岳湘安韩树柏赵仁保冯兵
关键词:油藏多孔介质
Influence of CO_2 corrosion on rock structure and it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被引量:3
2010年
Influence of CO2 corrosion on reservoir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pore structure and their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studied using XRD,SEM,rock tri-axial machine and core flow experimental equipment.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osion effect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rock texture and structure,fluid composition and external dynamical condi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For cores with bedding structures,their bedding surfaces were the preferential corrosion regions,because micro-cracks would evolve at these surfaces in the pressure-releasing process.However,for cores with massive structures controlled by stable water environment,the CO2 corrosion would result in pore enlargement and secondary pore formation.The gas velocity from outlet showed sharp increase in the injection process of CO2-H2O solution.Thi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wo changes caused by corrosion.One was the opening and closure of micro-cracks.The other was particle migration.As the corrosion time increased,both tensile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d,which confirmed decrease of cementation strength.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permeability increase and micro-cracks generation would pose damage to the capacity of CO2 geological storage.
ZHAO RenBao 1,2,SUN HaiTao 3,WU YaSheng 3 &ZHAO ChuanFeng 1,2 1MO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关键词:GEOLOGICALSTORAGEMINERALIZATIONOILRECOVERYCORROSION
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注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的方法被引量:36
2011年
大庆外围扶杨油层为特低渗透、低流度和低产量的油层,在注水开发条件下无法有效动用。以芳48断块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利用Eclipse软件研究改善注CO2驱油效果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超前注气能够提高油藏压力和初期产能,降低特低渗透油藏早期的产量递减;周期注气能够有效改善流度比,扩大CO2的波及体积,降低黏性指进的影响;注轻烃段塞可以提高油藏的混相程度,增大驱油效率;水平井注气可以有效延缓气窜,增大波及面积。4种措施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善注CO2驱油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何应付高慧梅周锡生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数值模拟
对CO2驱油过程中油气混相特征的再认识被引量:22
2009年
利用理论分析与组分模型数值模拟计算发现,由于油田开发以后油藏不同部位地层压力变化很大,CO2与原油在注入井附近为混相状态,在生产井附近为非混相状态,在井间一定范围内为半混相状态,过去那种简单的混相驱或者非混相驱的概念存在很大局限性。为此,定义了混相体积系数、半混相体积系数和非混相体积系数描述CO2驱混相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对大庆油田芳48区块和树101区块进行了实例计算。由于大庆油田原油重质含量较高,导致全混相体积系数较低,而非混相体积系数较高,是否大规模开展CO2驱还要通过现场试验及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评价才能得出结论。
计秉玉王凤兰何应付
关键词:CO2驱
CO2对硅酸钠-丙烯酰胺溶液聚合行为及产物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不同CO2分压下低浓度丙烯酰胺(AM)在硅酸钠溶液中的聚合反应行为,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变仪及激光粒度仪等研究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及其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产物的储能模量增加,即黏弹性增大;反应后生成的硅酸凝胶镶嵌在聚丙烯酰胺高分子凝胶网格中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在超声波作用下,硅酸凝胶颗粒从体系中脱离,检测到的颗粒粒径范围在280~900nm之间,且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颗粒的平均粒径减小.结果表明,CO2的存在使得AM及交联剂的分子扩散速度增加,提高了AM分子之间及其与交联剂分子的接触几率,从而提高了产物的分子量.
赵仁保
关键词:二氧化碳丙烯酰胺硅酸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