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90599)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兰河贾艳萍李军张万友杨涛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硝化
  • 6篇反硝化
  • 4篇硝化反硝化
  • 4篇废水
  • 3篇短程硝化
  • 3篇序批式
  • 3篇污泥
  • 3篇活性污泥
  • 3篇含盐废水
  • 3篇SBR
  • 3篇SBR工艺
  • 3篇臭氧
  • 3篇除磷
  • 2篇短程硝化反硝...
  • 2篇序批式活性污...
  • 2篇序批式活性污...
  • 2篇生物滤池
  • 2篇碳源
  • 2篇同步硝化
  • 2篇同步硝化反硝...

机构

  • 13篇东北电力大学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城市水资源开...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农业生物...
  • 1篇吉林燃料乙醇...

作者

  • 13篇张兰河
  • 6篇贾艳萍
  • 4篇张万友
  • 4篇伏向宇
  • 4篇李军
  • 3篇郭益平
  • 3篇杨涛
  • 3篇刘强
  • 2篇王璐瑶
  • 2篇张海丰
  • 2篇韩利
  • 2篇杨世东
  • 2篇王旭明
  • 1篇崔凤国
  • 1篇郭静波
  • 1篇马军
  • 1篇刘祥亮
  • 1篇吕淑霞
  • 1篇刘洪雷
  • 1篇王莹

传媒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BR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研究
2010年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无碳源添加和有碳源添加氮的变化规律,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和物料平衡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导出同步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建立SND的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SND动力学常数C1=7.0151,C2=0.3647,KM=0.0109。
吕淑霞贾艳萍张兰河杨涛李军
关键词:同步硝化反硝化数学模型动力学分析
载铁砂催化臭氧化苯酚效能与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热负载工艺和自然负载工艺制备催化剂,催化臭氧化水中苯酚。pH=10.49时热负载工艺制备的载铁砂催化剂对苯酚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80%~90%。自然负载工艺制备的载铁砂催化剂在其未风干状态下无明显催化效果,但自然风干后苯酚去除率可达到100%。自然风干载铁砂在苯酚质量浓度低于2mg/L时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95%。同时对催化原理进行了探讨。
杨世东张万友李玉玲张兰河崔凤国
关键词:催化臭氧化羟基氧化铁氧化铁苯酚
NaCl盐度对SBR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研究了NaCl盐度、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负荷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温度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质量浓度分别为7.5~8.5、30~35℃和0.5~1 mg/L的条件下,当NaCl盐度、进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5.8~25.0 g/L、450~550 mg/L和35~45 mg/L时,NO2--N累积率大于50%.在NaCl盐度14.5 g/L的条件下,当HRT为6.21 h,进水中每天1 kg悬浮物中所含的CDD和氨氮量分别为5.03×10-2和2.24×10-3kg时,亚硝酸盐累积率高于99%.高盐环境下控制HRT、有机负荷与氨氮负荷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实现短程硝化的耐盐极限为25 g/L.
张兰河伏向宇杨涛倪颖张万友
关键词:短程硝化反硝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亚硝态氮
EPS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能与表面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模拟废水,在葡萄糖作为碳源的条件下,调整进水碳源浓度改变系统内胞外聚合物(EPS)含量,考察EPS的变化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能及其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PS从100mg.L-1提高至500mg.L-1时,出水悬浮固体浓度(ESS)从4.4mg.L-1提高至46.6mg.L-1,污泥容积指数(SVI)从68.55ml.g-1提高至164.35ml.g-1,EPS与ESS、SVI呈正相关(R2分别为0.9916和0.9451)。污泥絮体重新絮凝能力(FA)从44.8%下降至17.9%,区域沉降速率(ZSV)从11.2m.h-1下降至3.2m.h-1,EPS与FA、ZSV呈负相关(R2分别为-0.9941和-0.9805)。污泥表面Zeta电位从-12.09mV下降至-37.21mV,污泥相对疏水性RH从44.11%下降至19.31%,EPS与Zeta电位、RH呈负相关(R2分别为-0.9524和-0.9979)。
张兰河李军郭静波贾艳萍张海丰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表面性质
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处理低温高浓度苯酚废水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联合工艺处理低温高浓度苯酚模拟废水。应用Design-Expert 7.1设计系统对臭氧氧化高浓度苯酚模拟废水进行了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5~10℃)、臭氧加入量为0.67 g/L、进水pH为9.85的条件下,臭氧氧化出水苯酚质量浓度为1 237.6 mg/L,苯酚去除率为38.12%;臭氧氧化后的废水经调节pH至7.00~8.00后进入BAF,经BAF处理后的出水苯酚质量浓度小于0.5 mg/L。该工艺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张兰河郭益平王璐瑶王旭明
关键词: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苯酚
碳源对含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分别采用醋酸钠、甘油、乙醇和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不同碳源对含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醋酸钠作为碳源,逐步增加NaCl盐度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TN平均去除率高于95%。当NaCl盐度为14.2 g/L时,采用醋酸钠、甘油、乙醇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NO-2-N的累积率分别为98.7%、86.5%、58.9%和54.6%。醋酸钠和甘油作为碳源,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效果较好。(2)采用不同碳源时,实现反硝化所需理论需碳量和理论C/N平均分别为48 g/d和1.03(摩尔比,下同);由于反硝化菌受到盐度的抑制,实际C/N约为理论C/N的2.3倍,实际需碳量约为理论需碳量的2.6倍。(3)醋酸钠、甘油、乙醇和葡萄糖完全反硝化氧化还原电位(ORP)分别为-382、-394、-403、-427 mV。当反硝化过程中碳源充足,反硝化表现为零级动力学方程。
杨世东张兰河伏向宇郭益平
关键词:碳源短程硝化反硝化C/N氧化还原电位
COD、NO_3^--N与后置曝气对A_2SBR反硝化除磷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为考察COD、硝态氮及后置曝气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采用A2SBR工艺进行长期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200~250 mg/L和磷酸盐质量浓度为4~6 mg/L时,厌氧段出水COD去除率达80%,缺氧段磷酸盐去除率达92%;在缺氧段,硝态氮进水质量浓度为35 mg/L时,磷酸盐出水质量浓度最低为0.34 mg/L,NO3--N去除率达98.4%.后置曝气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残余磷酸盐,使磷酸盐的去除率高达99%,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
张兰河刘强贾艳萍马军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COD硝态氮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含盐废水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实现含盐废水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的启动,采用逐步提高废水中NaCl浓度负荷的方法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并建立有机物(COD)与NH4+-N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经过280d的驯化和稳定运行,SBR系统可以有效降解含盐废水,COD去除率高于74%,NH4+-N平均去除率高于90%,实现了SBR工艺处理含盐废水的启动和稳定运行。含盐废水有机物(COD)降解动力学参数r0(无盐条件下的COD去除速率)为129.87mg/(L.h),KY(盐抑制常数)为7700.01mg/L;含盐废水硝化反应动力学参数Ks(饱和常数)为186.52mg/L,vmax(NH4+-N的最大比降解速率)为0.0034h-1。
张兰河伏向宇张万友韩利
关键词:含盐废水SBR动力学
碳源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考察不同碳源对COD、NH4-N和PO4-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BR运行周期为7 h,水力停留时间为38 h,pH值为7.5—8.3,污泥龄维持在14 d,PO4-P去除率作为判断最适合碳源的决定性因素,分别采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作为唯一碳源时,葡萄糖最适合作为碳源,其COD、NH4-N和PO4-P去除率分别达到89%,93%和88%。采用葡萄糖/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混合物(质量比1∶1)作为唯一碳源时,葡萄糖/乙酸混合最适合作为碳源,厌氧阶段乙酸易被微生物利用形成储能物质,能量的产生与聚β羟基丁酸(pHB)的合成达到了平衡,COD、NH4-N和PO4-P去除率分别达到97%,96%和96%。
贾艳萍李军张兰河王莹
关键词:碳源CODNH4-NSBR
臭氧/高锰酸钾/BAF工艺污水深度处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O3/KMnO4化学氧化法与曝气生物滤池(BAF)联用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进行长期连续实验,考察pH、O3/KMnO4投加顺序和投加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O3/KMnO4化学氧化法在pH为7.2~7.6的条件下,当O3和KMnO4投加量分别为10和1.5 mg/L时,ρ(BOD)/ρ(COD)由0.13提升至0.26,COD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0.90%和31.97%。在此基础上采用O3/KMnO4/BAF联用工艺,COD和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至71.30%和74.86%。
张兰河郭益平刘祥亮王璐瑶王旭明
关键词:臭氧高锰酸钾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