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325)

作品数:10 被引量:144H指数:8
相关作者:林湘宁李正天翁汉琍何越熊玮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变压
  • 4篇变压器
  • 3篇涌流
  • 3篇差动
  • 3篇差动保护
  • 2篇微网
  • 2篇励磁
  • 2篇励磁涌流
  • 2篇分布式电源
  • 2篇变压器差动
  • 2篇变压器差动保...
  • 1篇电磁暂态
  • 1篇电流
  • 1篇电流行波
  • 1篇动作特性
  • 1篇短路
  • 1篇短路分析
  • 1篇短路计算
  • 1篇多核
  • 1篇多核并行

机构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中国长江电力...

作者

  • 10篇林湘宁
  • 4篇李正天
  • 3篇翁汉琍
  • 2篇夏文龙
  • 2篇熊玮
  • 2篇何越
  • 1篇刘健哲
  • 1篇郑荣进
  • 1篇袁硕
  • 1篇黄景光
  • 1篇余晓鸿
  • 1篇吴刚
  • 1篇刘小春

传媒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电力科学与技...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电网技术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核并行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短路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1年
考虑到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耗时过多,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多核并行技术。以短路计算为例,详细给出了如何采用多核并行计算将节点矩阵分解后求解的基本流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对算法使用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华中电网的节点模型,进行了故障计算的测试,并比较了多核并行计算方法与基于集群计算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核并行计算方法正确且有效。
熊玮夏文龙余晓鸿林湘宁
关键词:短路分析在线整定多核并行计算实时仿真
换流变压器差动保护异常动作行为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2
2009年
在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系统中,受铁心饱和及交直流场各种滤波器影响,相比常规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差动保护更容易误动,由于换流变压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可能在差动电流中存在较大的2次谐波,从而导致差动保护误制动。对换流变空载合闸和区内故障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2次谐波制动在HVDC系统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确实有较大的局限性,同时具有误动和拒动的可能。经分析,由于变压器的铁心进入饱和需要一定时间,励磁涌流引起的虚假差动电流突变量出现时刻要比相电压突变量的出现时刻滞后一个时间差。据此,提出基于相电压突变量和差动电流突变量出现时差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判据,运用该判据对各种换流变压器区内故障和励磁涌流进行判别。通过EMTDC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判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翁汉琍林湘宁
关键词: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的复杂电磁暂态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炼钢炉等大容量非线性负荷的投入所导致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的案例常常被归入原因不明的一类,因为此类操作使变压器位于一个具有2个非线性元件的网络中,各种电气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磁暂态分析变得相当复杂。结合解析分析和数值分析,建立了计及变压器铁心饱和以及非线性负荷特性的微分方程组,生成各支路的磁链波形和电流波形。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差流波形及其2次谐波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非线性负荷投入时,由于2个非线性特性元件的相互作用,变压器励磁支路进入并停留在饱和点附近,从而造成差流幅值很大且2次谐波含量低于门槛值,2次谐波制动判据失去了效用,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误动作。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所得结论。
翁汉琍林湘宁
关键词:电磁暂态变压器差动保护涌流
一种直接消除变压器合闸励磁涌流的方法被引量:37
2011年
变压器在轻载或者空载的情况下合闸通电,可能导致一次绕组流过励磁涌流。涌流出现的原因在于变压器铁心因合闸角、剩磁等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而进入饱和区甚至是深度饱和区。励磁涌流对变压器自身和电网的电能质量都有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欠阻尼电路和分压器组成的涌流抑制器,来消除变压器合闸时刻出现的励磁涌流。利用三卷变压器的第三绕组,配以"涌流抑制器"来实现施加在三卷变压器的第三绕组上的电压幅值逐渐爬升,同时保证施加在两个绕组上的电压幅值不同、但相位相同,以起到对励磁涌流的抑制作用。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何越林湘宁黄景光
关键词:励磁涌流涌流抑制器
应用高最优容限模型分析北美大停电机理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在回顾标准H.O.T.模型建立过程的基础上,完善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采用1984-1999年美国西部电网(W.S.C.C.)和北美东北电网(N.P.C.C.)的停电统计数据,结合标准H.O.T.模型,进行对比性分析.分析结果与W.S.C.C.的实际数据吻合,但与N.P.C.C.的实际数据有一定偏离.为此,提出了模型参数选择方法和模型与实际电网对应技术,认为标准的H.O.T.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实际运行数据的分析,并提出应用H.O.T.模型分析大停电事故的一些思路.
林湘宁李正天
关键词:幂律复杂系统
复杂电磁暂态下变压器差动保护异常动作行为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10年
随着电力系统结构与组成的复杂性增加,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生原因不明的误、拒动作几率明显上升,给电网安全带来隐患,也影响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分析变压器经历外部故障切除、有载合闸、非线性负荷投入、换流变合闸等复杂电磁暂态过程时基于二次谐波制动的差动保护误动的机理,指出TA局部暂态饱和、非线性特性元件的相互作用是造成上述保护误动的根本原因.并对换流变压器差动保护在故障情况下长延时动作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相电压突变量和差流突变量的时差,提出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判据。在任何非故障的异常情况下,该时差总是存在,而内部故障时该时差很小,可以将变压器故障和其经历的异常运行状态相区分.通过大量的试验对该判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林湘宁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谐波制动
微网分布式电源非线性功率控制策略被引量:8
2012年
微网中多种分布式电源需要借助电力电子接口与大电网互联,其自身稳定性以及对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问题都尤为重要,传统的控制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通过一种特定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控制问题的求解转化成线性最优控制的求解,通过反变换得到最终非线性系统控制规律的解析解,并验证该控制策略的鲁棒性。本文利用该方法对微网中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输出进行了有效控制,与传统的PQ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在基于PSCAD/EMTDC软件平台上验证了非线性控制的控制效果的优越性。
何越李正天林湘宁
关键词:非线性控制精确线性化功率控制鲁棒控制
实现有限选择性的低压微网区域保护被引量:13
2012年
目前400 V的用户级微网尚无适用的选择性保护,为此结合含分布式电源时该电压等级电网的实际参数与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分量的微网分区保护方法,将微网划分为若干区域,以区域为单元实施保护,避免了对每个微网一次设备配备保护元件的高成本,同时实现了有限的选择性。测量元件采用基于故障突变量的负序方向原理,可以有效识别各种不对称故障。附加的低电压启动辅助判据能排除不平衡负荷以及大容量单相负荷投切对本保护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EMTDC的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本保护方法的有效性。
林湘宁袁硕翁汉琍李正天郑荣进
关键词:微网分布式电源故障分量
通用行波测距修正方法被引量:9
2011年
由于故障点发生的位置随机,当采样间隔对应的距离与实际故障距离不满足整数倍关系时,将出现截断误差。为此,分析截断误差的生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以双回线双端行波测距算法为例,基于信号模极大值确定电流行波信号到达母线的时间。在较低的采样率条件下,利用简单求导方法即可将定位误差限制在一个采样间隔内,该修正方法能大大提高测距精度。当采样率很高时,如果前置的波头定位算法能将误差定位在一个采样间隔内时,本修正算法依然有效。大量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修正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吴刚林湘宁
关键词:输电线路电流行波双回线双端测距
不受潮流转移影响的距离后备保护动作特性自适应调节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线路切除带来的潮流转移和后备保护不合理的动作可能引发连锁跳闸事件,甚至导致大停电事故。为此,分析了传统线路距离后备保护的局限性,研究了基于潮流转移识别的线路后备距离保护新方案。针对距离III段由于潮流转移引起误动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节保护动作特性的方法。PSASP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后备保护在识别潮流转移后,通过自适应调节保护的动作特性,既可避免由于潮流转移引起的误动作,也可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不失去线路后备保护的功能。
林湘宁夏文龙熊玮李正天刘小春刘健哲
关键词:连锁跳闸自适应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