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761002)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梁宏胡瑞祥郁开北于青陈雄斌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主题

  • 5篇吡啶
  • 5篇晶体
  • 5篇晶体结构
  • 4篇氧化吡啶
  • 3篇配合物
  • 3篇N-氧化吡啶
  • 3篇N-氧化吡啶...
  • 3篇SCHIFF...
  • 2篇分子
  • 2篇氨基
  • 2篇氨基脲
  • 2篇超分子
  • 1篇对苯二胺
  • 1篇烟酰胺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篇缩氨基脲
  • 1篇谱学
  • 1篇谱学性质
  • 1篇氢键

机构

  • 7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胡瑞祥
  • 6篇梁宏
  • 3篇郁开北
  • 3篇于青
  • 2篇陈雄斌
  • 2篇周忠远
  • 1篇周朝晖
  • 1篇陈振锋
  • 1篇曾明华
  • 1篇梁福沛
  • 1篇周向葛
  • 1篇陈自卢
  • 1篇石少明

传媒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Chines...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4,4′-联吡啶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被引量:10
2001年
苦味酸锌与44′联吡啶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配合物Zn44′bpy2H2O2pic2·2H2O44′bpy44′联吡啶pic-苦味酸根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晶胞参数a=1.43902b=1.14181c=2.29083nmβ=95.081°V=3.7491nm3Z=4该配合物由44′联吡啶与金属配位形成多孔的二维网二维网再由未配位的水分子及苦味酸根离子通过氢键作用沿a轴方向堆积得三维网状结构且未配位的水分子、苦味酸根离子被包合在网络之中展示出一定的包合现象。
梁福沛陈自卢胡瑞祥梁宏周朝晖郁开北
关键词:晶体结构超分子化学
Schiff碱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脲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谱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合成了Schiff碱N 氧化吡啶 2 甲醛缩氨基脲 (PNOS)及其配合物 [Cu(PNOS) (NO3 ) 2 ],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结构 .PNOS晶体中通过传统氢键形成双层二维网状结构 ,再由非传统氢键自组装成三维网状结构 .配合物 [Cu(PNOS) (NO3 ) 2 ]中的铜为六配位 ,畸变八面体结构 ,Schiff碱 (PNOS)通过N 氧化吡啶N—O的O原子 ,亚胺基CN的N原子 ,及羰基CO的O原子与铜配位 ;一个硝基以单齿配体形式与铜配位 ,另一个则以双齿配体形式配位 .配合物分子通过经典氢键相互作用 ,形成单层二维网状结构 ,再通过非经典氢键作用 。
梁宏陈雄斌胡瑞祥陈振锋郁开北
关键词:晶体结构谱学性质氨基脲SCHIFF碱
N_氧化吡啶_2_甲醛缩对苯二胺合成及表征
1999年
合成并分离了N_氧化吡啶_2_甲醛与对苯二胺生成的两种Schiff 碱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于青胡瑞祥
关键词:席夫碱
Schiff碱6-甲基-N-氧化吡啶-2-甲醛缩硫代氨基脲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被引量:6
2001年
合成了标题Schiff碱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0N4OS·H_2O, Mr = 228.27,晶体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 a = 13.251(3), b = 24.919(6),c = 13.670(3) ?,β= 101.334(5)°,V = 4425.8(19) ?3,Z = 16,Dc = 1.370 g/cm3,μ=0.280 mm-1, F(000)=1920, R = 0.0468,wR = 0.1417。化合物Schiff碱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种罕见的链状结构。同时与N-氧化吡啶-2-甲醛硫代氨基脲进行比较,讨论了结构变化。
胡瑞祥于青梁宏周忠远周向葛
关键词:SCHIFF碱晶体结构
N-氧化吡啶-2-甲醛缩苯肼的晶体结构被引量:2
2002年
在甲醇中通过 N-氧化吡啶 -2 -甲醛与苯肼反应得 Schiff碱 N-氧化吡啶 -2 -甲醛缩苯肼 ,并用单晶 X射线衍射测定其结构 .Schiff碱分子式为 C1 2 H1 3N3O2 ,相对分子质量 2 3 1 .2 5 .晶体属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1 1 3 2 7(1 6) nm,b=0 .81 40 6(1 2 ) nm,c=2 .5 782 (4 ) nm,V=2 .3 3 5 (6) nm3,Z=8,Dc=1 .3 1 5 g·cm- 3,μ=0 .0 92 mm- 1 ,F(0 0 0 ) =976,结构偏离因子 R1 =0 .0 3 89,w R2 =0 .1 0 3 5 ,最佳吻合因子 S=0 .661 .化合物分子通过氢键 (O(1 )… O(1 W) 0 .2 71 9nm,O(1 )… O(1 Wa) 0 .2 75 1 nm)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陈雄斌陈振锋胡瑞祥梁宏周忠远
关键词:SCHIFF碱晶体结构
希夫碱钼(Ⅵ)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用一步法制备了 N-氧化吡啶 -2 -甲醛缩氨基酸系列希夫碱及其钼 ( )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IR、差热 -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钼 ( )通过与希夫碱的 O(N-氧化吡啶 )、N(希夫碱 )、O(羧基 )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生物活性试验表明 :希夫碱对植物发芽有抑制作用 ,配合物则有促进作用 ,亦证明钼( )
于青胡瑞祥梁宏
关键词:希夫碱配合物N-氧化吡啶-2-甲醛生物活性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heteronuclear La(Ⅲ)-Cu(Ⅱ) complex {[LaCu_2(NTA)_2(4,4'-bpy)(H_2O)_3]NO_3·5H_2O}_n被引量:2
2000年
A novel La(Ⅲ)-Cu(Ⅱ)heterometallic coordination polymer {[LaCu2(NTA)2(4,4’-bpy)(H2O)3]NO3 5H2O}n,where H3NTA denotes nitrilotriacetic acid and 4,4’-bpy denotes 4,4’-bipyridine,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um,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ion.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nic space group PT with cell parameters a=1.33710(10)nm,b=1.44530(10)nm,c=1.0949(2)nm,α=71.905(7),β=74.327(7),γ=64.427(9),V=1.7912(4)nm3 and Z=2.It consists of heterometallic units,in which each La(Ⅲ)ion is coordinated in a distorted mono-capped square antiprism by three oxygen atoms from water molecules and six carboxyl oxygen atoms from five NTA3-ions,and each Cu(Ⅱ)ion is coordinated by one nitrogen atom from 4,4’-bpy and one nitrogen atom,three oxygen atoms from NTA3-.In the title complex,La(Ⅲ)ions and Cu(Ⅱ)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heterometallic bridging of NTA3-,constructing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along the [110].And it is extended into an infinite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梁福沛陈自卢胡瑞祥梁宏张曼波郁开北
关键词:HETEROMETALLICCOMPLEX
全文增补中
锌与烟酰胺苦味酸根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被引量:3
2002年
烟酰胺(NA)与苦味酸锌(Zn(Pic)2)在乙醇水混合液中反应,制得氢键连接的超分子配合物[Zn(NA)2·4H2O]·(Pic)2。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7050(1),b=0.8839(3),c= 1.4035(3)nm,α=81.16(2),β=81.92(2),γ=66.55(2)°,V=0.7898(3)nm3,Z=1,Dc=1.762g/cm3,F(000)=428;μ=0.886mm-1,最终偏离因子R=0.0419,wR=0.1094。结构单元中Zn原子与两个NA和四个水分子配位,配位水又通过氢键与Pic-和相邻单元的NA结合,同时NA上的氨基又与本单元和相邻结构单元中的Pic-上硝基氧形成氢键,形成了三维网状氢键的超分子化合物。
曾明华梁宏石少明郁开北
关键词:烟酰胺锌配合物晶体结构氢键超分子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