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401-021)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飞虎汤依群夏泉刘勇慧刘婷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观察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后蛋白质的磷酸化情况来了解ATPR诱导分化作用的可能机制和作用靶点。方法 ATPR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48 h后,收集并提取总蛋白,通过胰蛋白酶酶解,Ti O2磁珠法富集磷酸肽,高分辨率液质联用仪器检测磷酸肽,使用Proteome Discoverer1.2软件寻找差异的蛋白质和磷酸化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和DAVID、KEGG、IPA软件,分析这些磷酸化蛋白质的功能及亚细胞定位等信息。结果最终鉴定出109个蛋白质,其中45个磷酸化蛋白质,共有121个磷酸化位点,差异蛋白中有15个仅出现在ATPR组,20个仅出现在正常组。DAVID分析结果显示差异磷酸化的蛋白质参与调控细胞进程、生物进程、基因表达、细胞的代谢过程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磷酸化蛋白质主要有参与ERBB信号通路、RNA的转运、内质网蛋白加工过程、p53信号通路等。IPA软件分析一些差异蛋白质之间的关联蛋白是泛素连接酶(UBC)。结论 ATPR对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多种蛋白质或基因,如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ATP结合盒G亚族蛋白4(ABCG4)和腺苷酸环化酶关联蛋白1(CAP1)而发挥作用,并通过影响这些蛋白质的磷酸化从而实现ATPR对胃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 王佳丽夏泉陈飞虎乔文豪张冬玲
- 关键词:人胃癌SGC-7901细胞诱导分化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分化作用的蛋白质组学机制。方法1×10-6mol·L-1的ATPR及ATRA分别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总蛋白,纯化之后使用胰蛋白酶酶解,固相萃取法脱盐,高分辨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肽段,使用Proteome Discoverer 1.2软件寻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利用生物信息学DAVID数据库、KEGG数据库、STRING数据库,分析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所具有的分子功能、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等信息。结果 ATPR组特异性的蛋白质鉴定出120个,ATRA组特异性蛋白质有143个,两者共有蛋白422个。DAVID分析显示ATPR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参与39个生物学过程,包括蛋白质和大分子的代谢、蛋白质转运和定位等。KEGG分析发现,ATPR组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参与新陈代谢过程、PI3K-Ak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等其他癌症相关信号通路。STRING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显示ATPR特异性蛋白质,如EIF3A、EIF6、RPL3、RPL8、RPL13、RPL7A、RPL21、RPS3、RPS14、NACA、BTF3、NHP2L1、PPP2CA蛋白与其他≥10个相关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关系。结论 ATPR组特异性中心蛋白质均参与对细胞生长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的调控,这些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及特异性中心蛋白质是ATPR诱导K562细胞分化作用的可能机制。
- 孟遥张冬玲夏泉葛金芳陈飞虎
- 关键词: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全反式维甲酸人白血病K562细胞蛋白质组学抑制增殖
- TRPM7通道及其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纤维化是指细胞纤维性增殖或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如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弹性蛋白等过度沉积,纤维化是伴随着这些蛋白的合成增加、降解减少的过程。在病理状态下、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并伴随促纤维化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platelet-derive growth factor,PDGF)表达增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激活等,
- 刘勇慧吴艳刘婷婷汤依群
-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肝纤维化肺纤维化
- CPUHY002对大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一种新合成的磷酸二酯酶Ⅲ(PDEⅢ)抑制剂CPUHY002对大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考察CPUHY002对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和H9c2细胞系Ito的作用。结果在+50 mV下,CPUHY002对急性分离细胞和H9c2细胞系的Ito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8μmol/L和0.91μmol/L;1μmol/L CPUHY002可使I-V曲线明显下移,Ito峰值分别下降(39.10±2.30)%和(47.32±2.06)%,激活曲线右移,失活曲线左移(未见于H9c2),恢复曲线无显著变化。结论 CPUHY002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心肌细胞Ito。
- 周婕谭树华张善春高署
- 关键词:瞬时外向钾电流膜片钳
- 新型维甲酸衍生物ATPR对肿瘤细胞株SKOV3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作用。方法:ATPR作用于细胞株SKOV3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吉姆萨染色法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卵巢癌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ATPR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K-OV3细胞增殖,明显抑制作用出现在药物作用48h,但在72h后则更显著;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形态学趋于成熟分化;SKOV3中CA125水平下降;流式细胞仪测定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S期细胞表达量减少,细胞周期进程受影响,细胞阻滞在G0/G1期。结论:ATPR对SKOV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 吴繁荣洪凡青陈飞虎
- 关键词:SKOV3细胞增殖诱导分化
- 大鼠右冠状动脉右缘支结扎制备心动过缓模型
- 2018年
- 目的制备与临床发病机制相关且重现性好的缺血性心动过缓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左冠状动脉结扎组、右冠状动脉结扎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麻醉开胸,心电图监护下结扎左、右冠状动脉分支,分别在术后第5天(d5),d10和d15记录Ⅱ导联心电图,观察心电图和心率的变化;d16测量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大鼠心功能;大鼠处死后,剪取含窦房结的右心房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右心房组织形态改变;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右心房钠钙交换蛋白1(NCX1)和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亚型4(HCN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结扎左、右冠状动脉大鼠心电图ST段均抬高(P<0.01),右冠状动脉结扎上升幅度较左冠状动脉结扎小(P<0.01);右冠状动脉结扎大鼠术后心率持续降低,d10后心率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左冠状动脉结扎大鼠术后心率呈升高回落趋势,d5心率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然后回落,d15回落到假手术组水平;左冠状动脉结扎后15 d,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明显下降(P<0.01),左心室终末舒张压显著上升(P<0.01);右冠状动脉结扎术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组织形态检查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结扎引起右心房炎性浸润和纤维化更为明显(P<0.01);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右心房组织(包含窦房结)NCX1和HCN4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右冠状动脉结扎,引起右心房缺血性改变,成功制备了缺血性心动过缓模型。
- 汤依群冯凯梁时雨吴启权潘奕彤刘婷婷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动过缓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诱导MGC80-3分化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分析了解新型维甲酸类化合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 nate,ATPR)对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方法 MGC80-3细胞经ATPR处理后,MTT法研究其抑制增殖能力;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状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分化标志酶ALP、LDH的活性;流式细胞仪监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RT-PCR检测经ATPR处理后细胞株RARαm 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ATPR能够显著抑制MGC80-3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形态向正常细胞分化;ALP、LDH酶活性减弱;G0/G1期细胞表达量上升,S期减少,细胞周期被抑制在G0/G1期;RARα的表达量增多。结论 ATPR可以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够诱导其向正常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RARαm RNA的表达有关。
- 吴菲沈爱宗张圣雨陈飞虎
- 关键词:维甲酸胃癌增殖分化
- 新化合物HYY-002抑制大鼠阵发性房颤作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新化合物N-{4-[4-(5-苯基-1H-四唑-1-基)丁氧基]苯基}乙酰胺(HYY-002)抗房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胺碘酮,低剂量(2 mg/kg)和高剂量HYY-002(10 mg/kg)组。大鼠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合并氯化钙[CaCl2(10 mg/kg)-Ach(66μg/kg)]10 d制备房颤模型。治疗组从造模第4天开始,每天造模前1 h,分别腹腔注射胺碘酮(30 mg/kg)或灌胃给予低、高剂量HYY-002。Ⅱ导联心电图记录房颤持续时间,测定各组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血浆炎性因子及microRNA-135a(miR-135a)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房颤时间持续延长,AERP较正常组缩短[(61.83±4.13)vs.(72.70±7.05)ms,P<0.05],血浆中炎性因子TNF-α、IL-1和IL-6的含量高于正常组。HYY-002给药剂量10 mg/kg能有效缩短房颤持续时间[(6.42±1.38)vs.(16.32±1.31)s,P<0.01],缓解房颤引起的AERP缩短[(77.78±3.79)vs.(61.83±4.13)ms,P<0.01],降低血浆中炎性因子浓度,效果与胺碘酮相当。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浆miR-135a表达明显降低(P<0.01),HYY-002给药后miR-135a在血浆中含量显著上升(P<0.01)。结论:HYY-002对房颤有显著治疗效果,miR-135a可能参与房颤发生发展过程。
- 杨蕾熙冯凯凡学婷尉延春刘婷婷汤依群
- 关键词:心动过缓阵发性房颤炎症
- 两亲性氨基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和载药性能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N-羧酸-α-氨基酸-环内酸酐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两亲性氨基酸嵌段共聚物(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共聚物,PPA-PAA),并以难溶性药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为模型药考察该聚合物的载药性能。采用FT-IR与1H NMR对合成的PPA-PAA结构进行表征,计算聚合度,采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两亲性氨基酸嵌段共聚物临界胶束浓度(CMC),动态光闪射法测定胶束粒径。结果 PPA-PAA的CMC为95 mg/L,形成胶束的粒径为235 n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7.1%和74.1%。PPA-PAA有望成为难溶性药物的给药载体。
- 汤继辉周建平陈飞虎孙婷婷旷文俊冯如雪
- 关键词:L-苯丙氨酸L-天冬氨酸胶束
- 微小RNA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微小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抑制翻译,诱导降解的方式参与多种基因调控的表达。目前为止,miRNA被描述存在于相关心血管系统的所有细胞类型和细胞过程中。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多发于中老年人,近些年也逐步向青壮年人群中发展。其中包括了心肌梗死,心肌肥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许多研究报道表明miRNA参与心血管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探讨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可能的调控机制和在心血管系统表达水平有助于今后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就miRNA在几种心血管疾病中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对可能分子机制和临床诊断价值做出探讨。
- 梁时雨汤依群
- 关键词:RNA生物标志物心肌梗死心肌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