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9QD14)

作品数:13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崔芳鹏武强刘德民苏俊辉许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矿业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煤矿
  • 4篇底板
  • 4篇突水
  • 3篇地质
  • 3篇水害
  • 3篇水文地质
  • 3篇触发
  • 2篇导水
  • 2篇底板破坏
  • 2篇底板突水
  • 2篇水害防治
  • 2篇矿井
  • 2篇充水
  • 2篇充水水源
  • 2篇脆弱性指数法
  • 1篇导水通道
  • 1篇导水性
  • 1篇地质条件
  • 1篇断层
  • 1篇研究进展及展...

机构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霍州煤电集团...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天津市市政工...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邹城高级职业...
  • 1篇保定维民建筑...
  • 1篇河南省煤炭地...
  • 1篇山西中煤华晋...
  • 1篇霍州煤电集团...

作者

  • 12篇崔芳鹏
  • 6篇武强
  • 2篇殷跃平
  • 2篇苏俊辉
  • 2篇许强
  • 2篇李慎举
  • 2篇刘德民
  • 1篇崔芳静
  • 1篇杨旭朝
  • 1篇赵德康
  • 1篇胡瑞林
  • 1篇刘守强
  • 1篇王书强
  • 1篇谭儒蛟
  • 1篇张维
  • 1篇周涛
  • 1篇徐生恒
  • 1篇曾一凡
  • 1篇孙伟达
  • 1篇孙海洲

传媒

  • 3篇矿业科学学报
  • 2篇
  • 2篇煤矿安全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中州煤炭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层地能热泵采集系统关键科技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阐述了浅层地能的概念、利用原理及其研究目的和意义,重点分析了地能热泵采集系统现存的关键科技问题,包括地能热泵采集系统回灌问题、埋地管与机组耦合作用机制、主要参数对热泵换热效果的影响等。针对地能热泵采集系统的特点和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解决对策与合理建议,对提高浅层地能热泵行业的科技水平、促进浅层地能热泵行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徐生恒周涛孙海洲曾一凡刘守强王小龙武强
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响应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4
2011年
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地质灾害因其巨大的致灾力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地震触发斜坡崩滑灾害特征和影响因素统计学分析,即从典型地震触发的大量斜坡崩滑灾害实例研究入手,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地震崩滑灾害发育特征同地震参数(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和斜坡体特征(坡高、坡角、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之间的关系;②地震触发斜坡崩滑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响应特征研究,即分析地震波产生的拉压和剪切作用对斜坡体的影响及在这种作用下斜坡体发生的破坏和运动过程;③地震作用下斜坡稳定性评价和致灾预测研究,主要是评价、预测方法和技术的类别及特征。基于此阐述了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趋势。
杨旭朝崔芳鹏
关键词:研究进展及展望
霍州干河井田南北边界断层导水性测试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保障断层水影响下煤层的安全开采,采用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测井、抽水试验、连通试验,以及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干河井田南北边界断层的导水性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井田北部边界的下团柏断层、F1断层和井田南部边界的下张端断层均为张扭性正断层,断层两盘奥灰岩层存在明显的破碎带,即大型构造影响带,该层位的断层导水性较好;井田南北边界3条断层两盘的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含水层水力联系明显,均为局部导水断层。测试结果为该矿的采区设计和水害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崔芳鹏武强武强季媛刘守强
关键词:边界断层导水性抽水试验水害防治
煤矿突水灾害综合预防与治理技术被引量:25
2015年
通过对《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关于其防治16字原则的充分理解,结合探测技术在煤矿井防治水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将煤矿井突水灾害的综合预防和治理措施与技术做了丰富和完善,即概括为"探"、"防"、"堵"、"疏"、"排"和"截"6项综合技术,并阐述了其各自的代表性技术。此外,将原《规定》"疏"措施中的老空区积水探放归类到新的"探"措施中,实现了同类技术的集成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系统化。
崔芳鹏武强刘德民孙伟达
关键词:突水灾害水文地质条件注浆技术
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响应研究——以青川东河口滑坡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同时考虑水平、竖向加速度和两者之间时差对斜坡体破坏作用的研究较少见.运用UDEC对青川东河口斜坡体在具地域性和空间非均质性的地震纵横波时差耦合作用下产生损伤和崩滑破坏的全过程进行了模拟,确定了该斜坡体在水平和竖向地震力作用下产生崩滑破坏的成灾机制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在输入地震动力条件7~10 s内,坡体后缘形成动力损伤并完全开裂,而横波由于传输速度较慢在26 s时才到达斜坡体,故坡体初期崩滑破坏是受到源自初始震源的纵波产生的水平拉裂作用所致,而后期的抛射和碎屑流动则是受到纵横波耦合作用所致;此外,纵波产生的水平拉裂作用是触发斜坡体产生初期崩滑破坏的主控因素,而斜坡所处地形则是促使其开裂后形成后续碰撞解体、碎屑流动和堆积等运动过程的主控因素.
崔芳鹏殷跃平许强胡瑞林
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效应模拟被引量:11
2011年
依据震后实地调查中竖向地震力作用十分明显的现象,突破传统斜坡动力反应分析中仅考虑水平地震力作用的局限,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对北川王家岩斜坡体在具地域性和空间非均质性的地震纵横波时差耦合作用下产生崩滑破坏的动力全过程进行了模拟,确定了地震动力作用下该斜坡体崩滑破坏的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斜坡体的初期崩滑破坏是受到纵波产生的水平和竖向拉裂耦合作用所致,且以水平拉裂作用占优,而后期的抛射及碎屑流动则是受到纵横波耦合作用所致;即纵波的个体作用是触发斜坡体产生初期崩滑破坏的主控因素,而斜坡体所处地形则是促使破坏后的斜坡体形成后续碰撞解体及碎屑流动的主控因素.
崔芳鹏许强谭儒蛟殷跃平
关键词:主控因素
团柏煤矿下组煤开采矿井充水条件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矿井水害因其强烈的致灾性已引起广泛关注与研究,因此伴随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开采过程的矿井充水条件分析尤为重要。以山西霍州煤电团柏煤矿的下组煤开采为研究背景,在分析下组煤顶、底板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基础上,从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3方面评价了10#和11#下组煤在顶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底板奥灰含水层威胁下进行开采时的矿井充水条件,为采取相应的水害预防与治理对策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为矿井实现安全开采提供了物质基础。
刘德民武强崔芳鹏苏俊辉
关键词:充水水源充水通道水害防治
霍州煤电团柏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与划分被引量:3
2014年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确定对其安全生产意义重大。文章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相关要求,结合目前团柏煤矿矿井采掘情况,对受采掘工程影响或破坏的含水层(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和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类依据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其等级类别。在此基础上,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了目前矿井开采10号煤的复杂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成果为制定相应的矿井突水灾害预防和治理对策提供了依据。
杨占军崔芳鹏苏俊辉张维赵德康
霍宝干河煤矿2号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与防治
2016年
为控制煤层底板突水隐患对井下采掘工作的严重威胁,采用脆弱性指数法对霍宝干河煤矿2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在干河矿区范围内,有效隔水层等效厚度从南向北逐渐变小,而太灰含水层水压却呈逐渐增大趋势,致使2号煤层底板太灰突水可能性从南向北呈递增态势。而在断层和褶皱等构造分布的区域多处于脆弱区和较脆弱区,2号煤层底板奥灰含水层突水可能性整体而言相对较小。最后,提出了对应于评价结果的煤层底板突水防控措施。
李慎举武强崔芳鹏林元惠苏本振刘维伟
关键词:底板突水脆弱性指数法
霍宝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与防治被引量:5
2016年
为评价煤层底板突水风险,采用脆弱性指数法对霍宝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可能性整体较大,其相对安全区主要分布在矿井东南部,较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矿井中北部,而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构造较发育地带的矿井北部和矿井其他部位;已有钻探拟合点揭露附近的水文地质条件与文中评价结果吻合,表明该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分区成果较为准确。最后,依据所获得的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对应的水害防治建议与对策。
李慎举崔芳鹏武强李贤志李鹏苏本振
关键词:底板突水脆弱性指数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