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033279)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开颜洪震吕传真侯敏刘兴党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流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流
  • 3篇局部脑血流
  • 2篇戊四氮
  • 2篇戊四氮点燃
  • 1篇代谢
  • 1篇四唑
  • 1篇糖代谢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代谢
  • 1篇癫痫
  • 1篇戊四唑
  • 1篇显像
  • 1篇新发病
  • 1篇脑电
  • 1篇脑电特征
  • 1篇脑灌注
  • 1篇脑灌注显像
  • 1篇局部血流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吕传真
  • 4篇洪震
  • 4篇王开颜
  • 3篇刘兴党
  • 3篇侯敏
  • 1篇王晋阳
  • 1篇左传涛
  • 1篇朱国行
  • 1篇赵军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戊四氮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的动态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戊四氮(PTZ)点燃猫癫核医学科形成过程中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变化特征,确定癫核医学科形成相关脑区及其在癫核医学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ECD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DGPET)观察10只PTZ点燃雄性家猫癫核医学科形成过程中,不同行为和脑电特征时期的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感兴趣区(ROI)法对各脑区的葡萄糖代谢作半定量分析,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在点燃过程中,猫的部分脑区出现持续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四肢强直以前,猫的前脑区(额区、基底结)出现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出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后,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区逐渐转移至丘脑、海马和梨状皮质。结论PTZ点燃过程中,大脑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区可能为癫核医学科形成相关脑区。随着抽搐程度的加重,高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区从大脑额区向后,向深部(主要集中于丘脑、海马和梨状皮质)转移。
王开颜吕传真赵军刘兴党洪震左传涛侯敏
关键词:戊四唑局部血流葡萄糖葡萄糖代谢局部脑血流戊四氮
新发病的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局部脑血流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generalizedtonicclonicseizure ,GTCS)癫患者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 (rCBF)特征。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99Tcm ECD SPECT)技术对 2 0例新发病的特发性GTCS患者发作间期rCBF特征进行观察 ,以兴趣区(ROI)法作半定量分析。结果 :2 0例新发病的特发性GTCS患者发作间期rCBF异常率为 3 0 % ( 6例 ) ,主要表现为一侧丘脑区或基底节区的放射性稀疏。结论 :新发病的特发性GTCS患者的rCBF存在两种特征 :①正常的CBF ;②一侧丘脑区CBF降低 。
王开颜洪震吕传真侯敏刘兴党王开颜
关键词:新发病局部脑血流脑灌注显像半定量分析
戊四氮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行为和脑电的动态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观察戊四氮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行为和脑电特征。方法:用低于急性致惊厥剂量的戊四氮(PIZ,25 mg·kg^1)给成年雄性猫每日肌肉注射,观察脑电活动和行为特征。结果:1周后,猫出现发作性面部抽搐,脑电为不对称近额部的散发性棘波,基本节律存在;2周后出现节律性点头,脑电为双侧对称性广泛的散发性棘慢波;16 d后出现发作性四肢强直,脑电活动背景节律变慢,棘慢波呈现阵发性;20 d后出现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脑电活动为较多不规则的θ和δ波,棘慢波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TZ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其行为和脑电阶段性变化明显,与人类癫癎的局灶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癎表现相似。
王开颜吕传真洪震朱国行王晋阳
关键词:戊四氮癫痫脑电特征
有效控制与控制不良的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癎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有效控制与控制不良的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 (GTCS)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差异 ,为评价癫预后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9例有效控制的特发性GTCS患者和 12例控制不良的特发性GTCS患者进行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99mTc ECD SPECT)脑血灌流显像 ,用感兴趣区 (ROI)方法对两组的局部脑血流 (rCBF)分布进行半定量分析 ,并将两组患者低局部脑血流的比率 (异常率 )与临床癫发作次数、脑电图 (EEG)进行比较。结果 ROI分析显示 12例控制不良的特发性GTCS患者大脑基底节区和丘脑的rCBF明显低于 2 9例有效控制的特发性GTCS患者大脑的相应脑区血流量 (P <0 0 5 )。有效控制组SPECT脑显像出现低血灌注区的异常率 (1/ 2 9)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 (9/ 12 )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两组患者的EEG异常率分别为 13/ 2 9、7/ 12 ,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控制不良的GTCS基底节及丘脑局部脑血流降低者明显多于有效控制的GTCS ;特发性GTCS患者发作间期大脑低血灌流区可能是亚临床病灶或是长期癫发作的脑损伤区。
王开颜吕传真洪震刘兴党侯敏
关键词:脑血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