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094)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水清姚强宗毅晨刘晨阳熊刚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电除尘
  • 2篇电除尘器
  • 2篇电迁移
  • 2篇控制技术
  • 2篇荷电
  • 2篇除尘
  • 2篇除尘器
  • 1篇旋流
  • 1篇旋流火焰
  • 1篇氧化钇
  • 1篇氧化锆
  • 1篇碳烟
  • 1篇碳烟生成
  • 1篇涂层
  • 1篇前驱物
  • 1篇燃烧
  • 1篇燃烧过程
  • 1篇注射
  • 1篇相选择
  • 1篇煤粉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姚强
  • 8篇李水清
  • 4篇宗毅晨
  • 3篇刘晨阳
  • 1篇卓建坤
  • 1篇张易阳
  • 1篇陶雨洁
  • 1篇牛芳
  • 1篇王骁
  • 1篇任翊华
  • 1篇陈娉婷
  • 1篇袁野
  • 1篇宋佩东
  • 1篇余丹妮
  • 1篇熊刚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煤粉燃烧过程碳烟生成的激光测量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燃煤锅炉生成的碳烟不仅会增强火焰辐射、影响燃烧外,还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带来严重危害。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成机理从而更好地对其生成量及特性进行控制,对煤粉燃烧过程中颗粒周围碳烟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自行设计了注射式微量给粉装置,成功实现了0.1 g/h量级给粉率下的连续给粉,并通过改进多元扩散燃烧器和以及结合激光诱导白炽光(Laser Induced Incandescence)技术,首次实现了对单颗粒煤粉燃烧过程中碳烟分布的定量测量,发现对于70μm左右的煤粉颗粒,碳烟分布直径约为1 mm。此外还通过控制气氛,研究了含氧量对碳烟生成的影响,发现随着氧含量的上升,碳烟总浓度下降并且峰值出现更早的规律。
陶雨洁卓建坤袁野熊刚李水清姚强
关键词:煤粉碳烟生成
火焰喷雾合成钛基纳米颗粒的相选择LIBS诊断
2016年
本文利用火焰喷雾合成系统合成钛基纳米颗粒,利用相选择LIBS在线激光诊断系统诊断颗粒相信号以及掺杂钛基纳米颗粒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火焰喷雾合成的纳米颗粒的信号存在明显的背景辐射,证明火焰场中颗粒形成的起点不同,群平衡模拟结果与电镜测量结果相互验证,能够比较好地吻合,此外通过掺杂后组分沿程信号的变化能够诊断颗粒动态形貌的变化。
刘晨阳李水清宗毅晨姚强
电除尘器PM2.5控制技术的分析和展望
电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工业除尘领域,但难以达到日趋严格的环保标准,其在PM范围内存在穿透窗口。烟气降温调质、荷电迁移强化、颗粒预凝并技术等手段可以提升PM的分级效率,但由于没有明确粉尘逃逸的原因,因此效果有限。本文通过分析已...
靳星李水清杨萌萌姚强
关键词:PM2.5电除尘器荷电电迁移
火焰合成中前驱物-颗粒演化过程的时间尺度研究
2016年
本文使用火焰合成方法在平焰燃烧器上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3.1士1.9)nm的氧化锆纳米颗粒材料。针对火焰合成中从前驱物到纳米颗粒的演化过程,本文提出了基于时间尺度分析的简化研究方法;对合成过程中多尺度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解耦,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前驱物的分解反应与颗粒碰撞聚并过程的特征时间。从计算中可以发现,氧化锆的前驱物分解反应在10^(-5)~10^(-5)s内最先发生,从而确定了颗粒生长过程的起点位置。随着粒径的增长,颗粒碰撞聚并过程则需要10^(-4)~10^(-1)s的时间进行,该步骤控制着前驱物颗粒演化过程的整体速率,并决定了最终产物的基本形貌特征(球形/团聚),与实验观测相符。
宗毅晨宋佩东刘晨阳李水清姚强
关键词:氧化锆
氧化钇纳米涂层材料的火焰合成与红外透射性能
2017年
使用滞止旋流火焰燃烧器一步合成了氧化钇纳米红外涂层材料,其平均颗粒粒径为(8.6±0.4),nm,并具有典型的Y_2O_3(2,2,2)晶面和(4,0,0)晶面.基于火焰合成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在火焰中原位喷涂了不同掺杂比的氧化钇涂层材料,并在红外波段进行了透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少量的氧化钇涂层(2%,掺杂)即可显著提升薄膜材料的红外透射性能,其中2.97,?m附近中红外波段的透射率提升幅度最大,这是由于火焰合成的掺杂过程改变了薄膜材料的表面光学性质.
宗毅晨余丹妮刘晨阳李水清姚强
关键词:氧化钇
电除尘器PM_(2.5)控制技术的分析和展望
电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工业除尘领域,但难以达到日趋严格的环保标准,其在PM_(2.5)范围内存在穿透窗口。烟气降温调质、荷电迁移强化、颗粒预凝并技术等手段可以提升PM_(2.5)的分级效率,但由于没有明确粉尘逃逸的原因,因此...
靳星李水清杨萌萌姚强
关键词:电除尘器荷电电迁移
文献传递
环境辐射对固体燃料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2013年
本文研究了固体燃料在不同的环境辐射条件下燃烧过程的火焰传播速度.首先,建立了考虑周围环境辐射的固体燃料燃烧的一维模型,并推导了其无量纲方程,针对内部带有不反应导热体的固体燃料棒中的求解结果表明,环境辐射温度和固体燃料的火焰传播速度存在着线性关系;进而,通过初步的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该线性关系.
王骁李水清陈娉婷任翊华姚强
关键词:固体燃料火焰传播速度
新型纳米钯基催化剂的火焰合成与催化点火被引量:5
2014年
用滞止旋流火焰合成了新型纳米钯基催化剂,其载体为锐钛矿型Ti O2颗粒,平均粒径为9.2,nm.相比于传统的化学浸渍法,该合成方法反应速率快,可以形成稳定的Pd@Ti O2负载型纳米催化剂.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该催化剂对甲烷点火的催化特性.在固定床实验中,甲烷在325,℃时达到了20%的临界转化率,从而成功点火.该温度比文献中相同环境下的实验结果低,这是由于滞止旋流火焰合成的催化剂具有更小的颗粒粒径与更大的比表面积.
牛芳李水清宗毅晨张易阳姚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