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3-002)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8H指数:8
- 相关作者:姜瑞忠刘世华王平兰喜艳刘晓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油田原油集输絮凝物形成机制与处理技术被引量:5
- 2010年
- 在油田集输原油脱水沉降和污水除油沉降分离过程中,在油水界面上会有一层非常稳定的黏稠胶状物质形成,其黏度高、含水率高,难以实现脱水处理,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借助显微镜、热天平等分析仪器,探讨油田原油集输絮凝物的形成过程、稳定因素及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油田絮凝物的特点,研究开发油田絮凝物破乳处理、离心脱水处理及干化燃烧处理技术。监测结果表明,新的絮凝物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油田絮凝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孙磉礅蒋官澄谢水祥邓皓王蓉沙刘光全许毓
- 关键词:集输破乳离心脱水干化
- 低渗油藏束缚水下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低渗油藏流体渗流具有一定的启动压力梯度,但目前对启动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不一,且主要考虑的是单相流体(如单相油)的启动压力梯度。文中则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测试单相水、单相油以及束缚水下的油相流动启动压力梯度。结果表明:通过驱替实验数据回归得到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比直接测得的要小得多,更贴近现场实际;最小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呈较好的幂函数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渗透率增加,启动压力梯度逐渐减小;渗透率相同时,单相油的启动压力梯度要大于单相水,而束缚水下的油相启动压力梯度要明显大于单相油和单相水。对油井产能来说,在注采井距确定和油藏数值模拟中,应考虑束缚水下的油相启动压力而非单相油。研究结果对低渗—特低渗油藏渗流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闫健齐银刘晓娟
- 关键词:低渗油藏束缚水渗透率
- 碱溶液与地层黏土矿物反应碱耗分析
- 碱驱或含碱的复合驱油过程中,碱在地层中吸附滞留、溶蚀、扩散等物理化学作用,碱溶液浓度发生变化和损失,当浓度低于一定值后,难以达到应有的驱油效果。系统研究了高岭石、蒙脱石为代表的黏土矿物与碱溶液的反应,分析了绝对碱耗量和绝...
- 熊生春何英刘卫东杨正明
- 关键词:碱驱高岭石蒙脱石碱耗溶蚀
- 文献传递
- 裂缝—孔隙型储层油水相渗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油水相渗曲线是编制开发方案及动态预测的重要实验资料和依据,而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取得有代表性的岩心较难,有代表性的相渗曲线无法测取。针对某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在取得无裂缝的地层实际岩心基础上,按照要求造缝得到5种渗透率大小不同的岩心,然后在一定束缚水饱和度条件下采用非稳态法对岩心进行了油水相渗曲线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裂缝—孔隙型储层中油水渗流特征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岩心渗透率增大,等渗点饱和度、油水两相区范围及驱替效率逐渐增加。由归一化后油水相渗曲线可看出,水相相对渗透率呈一直线,表明水相主要裂缝以渗流为主,波及效率低。研究结果为裂缝—孔隙型储层油气田开发提供理论实验依据,为此类储层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郭平张涛朱中谦杜建芬吴国才
- 关键词:相对渗透率曲线裂缝-孔隙型渗流特征
-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被引量:48
- 2011年
- 提出了一个非线性渗流新模型,并建立了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构造了相应的有限差分离散化格式,确定了考虑非线性渗流的井-网格流动方程,编制了三维三相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该模型同样具备模拟达西渗流模型和拟启动压力梯度模型的能力,为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利用该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区域以及非线性渗流对生产规律的影响,认为低渗透油藏流动区域绝大部分处于非线性渗流范围,利用拟启动压力梯度模型及达西模型进行计算均会产生较大误差,同时水相非线性渗流同样不可忽略。
- 杨仁锋姜瑞忠刘世华张晓亮刘海成
- 关键词:特低渗透非线性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压敏效应数值模拟
- 流体边界层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低渗透油藏孔喉细小、孔隙结构复杂,固液界面相互作用力很大,在靠近孔喉壁面处存在一层流体边界层,阻碍流体在孔喉中的流动。为研究流体边界层对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特征的影响,以去离子水在半径分别为10.0,7.5和5.0μm的微圆管中流动的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拟合分析,确定了流体流动速度、边界层厚度与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流体边界层的存在,低压条件下,去离子水在不同半径微圆管中的流动偏离经典的达西流动规律,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且存在启动压力梯度;随着管径的降低,流动偏离达西渗流规律的程度增大,非线性越发明显;随压力梯度增加,流体边界层厚度呈指数规律递减,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定值。运用不等径毛管束模型,给出低渗透油藏单相流体渗流公式。
- 刘卫东刘吉孙灵辉李洋兰喜艳
- 关键词:非线性渗流低渗透油藏
- 溶蚀下碱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质规律研究
- 2011年
- 将溶蚀反应的溶蚀速率常数和多级反应级数引入到碱溶液传输方程中,建立了碱溶液在地层矿物多孔介质中含多级反应动力学的传输方程,并计算了碱溶液在地层矿物中一维浓度的分布。结果表明,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一致性较好。该计算方法可以用作碱溶液传输过程的机理分析和实际驱替过程的模拟。分析了影响碱溶液在地层多孔介质中浓度分布的因素,如吸附、扩散系数、注入量、驱替速度和溶蚀等。该模型可用于预测碱耗、优化碱溶液浓度和注入量等参数,改善碱水驱或含碱复合驱的驱油效果,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
- 熊生春何英陶宏亮刘卫东
- 关键词:碱溶液多孔介质溶蚀传质碱耗
- 低渗透油藏单相及两相非线性渗流新模型被引量:10
- 2011年
- 针对目前并没有一个有理论基础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模型,同时两相非线性渗流理论研究存在误区问题,结合边界层理论,利用毛管模型推导出了一个低速非线性渗流模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发现该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低渗透油藏的实际渗流特征。结合达西定律推广到两相的过程,深入的分析了相对渗透率引入的基本假设以及相对渗透率曲线所反映出的信息,将建立的单相非线性渗流新模型推广到两相体系,得到了两相非线性渗流新模型,并指出了现在两相非线性渗流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指出现有的非达西渗流模型相关的非达西参数应该取单相时测量值。
- 杨仁锋姜瑞忠刘世华
- 关键词:低渗透非线性渗流相对渗透率
- 聚/表二元驱多级吸附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从碳原子数分别为12、14、16的磺基羟基两性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新1#、新2#和新3#)中筛选出了适合长庆油田的表面活性剂新2#。在此基础上,以长庆油藏油砂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振荡吸附法在多级吸附之后分别测定了含浓度为1000、1500、2000mg/L的新2#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并对含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多级吸附后的最大最小界面张力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级吸附最小界面张力变化趋势整体与Giles吸附等温线"S"型变化趋势相近;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随吸附次数的增加多级吸附后最小界面张力值增加的越慢;表面活性剂浓度越低,二元体系的最大、最小界面张力变化幅度越大;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变化幅度越来越小,且浓度越低,变化幅度降低的速度越快。驱替实验结果表明,1500 mg/L聚合物+2000 mg/L新2#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在水驱(25%)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0%左右,使含水降低30%左右,可满足二元驱现场实施要求。
- 寇慧慧崔景盛侯冬冬杨智慧兰喜艳
- 关键词:驱替
- 流场重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储层参数发生变化,注水井与采油井问形成优势通道,降低注入水的利用率,认识评价和优势流场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流场重整提高采收率。选取孔道半径、过水倍数、含K率、流体流速为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油藏流场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到埕东区块,发现主力层系Ng2^51、Ng2^52、Ng3^31、Ng3^32、Ng3^4。优势流场的区域较大,根据流场重整的原则,进行井网调整、层系调整、生产制度调整进行流场重整,流线数值模拟显示流场重整之后总流场强度降低,提高了注入水的利用率,证明了该体系的有效性,为高含水油田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 姜瑞忠侯玉碚王平刘继芹梁宇
- 关键词:高含水流场流线模糊综合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