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200)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齐恩芳贾小霞李建武文国宏马胜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马铃薯
  • 4篇基因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植物
  • 2篇植物表达
  • 2篇转录
  • 2篇转录因子
  • 2篇抗旱
  • 2篇抗旱性
  • 2篇DREB1A...
  • 1篇新品种推广
  • 1篇营养品质
  • 1篇杂草
  • 1篇植物表达载体
  • 1篇植物表达载体...
  • 1篇生物胁迫
  • 1篇试管薯
  • 1篇双价基因
  • 1篇田间

机构

  • 9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齐恩芳
  • 7篇贾小霞
  • 5篇李建武
  • 5篇文国宏
  • 4篇胡新元
  • 4篇马胜
  • 3篇王一航
  • 2篇李高峰
  • 2篇张荣
  • 2篇龚成文
  • 2篇刘石
  • 1篇曲亚英
  • 1篇吕和平
  • 1篇柳永强
  • 1篇王红梅
  • 1篇张武
  • 1篇李掌
  • 1篇高彦萍
  • 1篇李高锋
  • 1篇贾晓霞

传媒

  • 3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草业学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转DREB1A/Bar双价基因马铃薯的耐旱性及除草剂抗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在前期获得DREB1A/Bar双价转基因马铃薯的基础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旱性和除草剂抗性分析。耐旱性分析显示,在正常浇水条件下,对照和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生长状态良好且大致相同,各株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SOD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控水10d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叶片明显萎蔫卷曲,而转基因植株仍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转基因株系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P<0.05),而SOD酶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P<0.05)。控水18d时,大部分对照植株死亡,死亡率为74.33%;转基因植株只有极少数植株死亡,DR2和DR5的死亡率分别为20.43%和5.65%。用0.3%的市售草铵膦喷施各株系,10d后,对照植株全部枯死,转基因株系的个别叶片干枯,绝大多数叶片及所有茎秆生长状态良好。以上分析表明,DREB1A和Bar基因的导入,明显增强了转基因马铃薯对干旱和除草剂的抗性。
贾小霞齐恩芳马胜胡新元王一航文国宏龚成文李建武
关键词:转基因马铃薯DREB1ABAR除草剂
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马铃薯生长及抗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明确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马铃薯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L3)及其AtDREB1A转基因株系T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马铃薯盛花期将盆土含水量控制为田间最大持水量(FWC)的45%~50%,观察转基因前后植株表型,并研究叶片MDA含量、RWC、SOD和P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浇水条件下2个株系各指标差异不大。胁迫20d后,转基因植株T2的表型明显好于对照L3,且RWC显著高于L3;各株系叶片的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明显上升,但转基因植株MDA含量上升幅度较对照小,抗氧化保护酶SOD、POD活性升高幅度较对照大,说明转基因植株细胞膜损伤和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植株的耐旱性明显提高。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转基因材料T2相对于L3的差异表达基因共430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87个,下调表达基因143个。功能注释和显著性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涉及GO功能分类体系中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别,且大部分集中在细胞内和膜上,主要涉及信号传导、氧化还原、生物调解、应激反应、发育过程、系统免疫过程、核酸和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转运活性及催化活性。其中抗非生物胁迫相关蛋白PPR、HSP、P450、MLO等家族的大量基因表达量发生较大变化,说明这些基因在转AtDREB1A基因马铃薯抵御干旱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AtDREB1A基因提高马铃薯抗旱性的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贾小霞齐恩芳齐恩芳文国宏刘石李建武黄伟
关键词:马铃薯非生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干旱
自然条件下马铃薯试管结薯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两因素(A因素:光温,B因素:培养基)三水平试验设计,研究了光照、温度、培养基等不同培养条件对陇薯3号和陇薯7号试管薯诱导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冬季,自然光照变温培养、自然光照变温培养7 d转黑暗恒温培养以及黑暗恒温培养条件均能诱导2个品种结薯。自然光照变温条件下,陇薯7号试管薯结薯数、单瓶薯重及大薯数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培养条件下(p<0.01)。与"固体+液体"、"固体"培养基相比,"液体+液体"培养基结薯时间早,数量多,大薯率高。在冬季,自然光照培养室诱导结薯效果显著且节约能源,但其它季节,自然光照诱导试管薯的效果如何,还需进一步研究。
齐恩芳贾晓霞张武高彦萍张荣柳永强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薯培养基
草铵膦对转基因抗草铵膦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解草铵膦对转基因抗草铵膦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和环境的安全性,本研究在转基因抗草铵膦马铃薯苗期向田间杂草和马铃薯茎叶定向喷施有效成分分别为0(G0)、847.5(G1)、1 271.25(G2)和1 695 g·hm-2(G3)的草铵膦,系统比较了药后1、4、11和20 d时马铃薯叶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药后30和45 d时马铃薯植株的平均株高、茎直径、根茎叶鲜干重和杂草株数,以及成熟期马铃薯块茎营养品质、单株产量、土壤和块茎中草铵膦残留在各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药后不同时期,各处理间的马铃薯叶片MDA和Pro含量、SOD和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药后30和45 d时,除各草铵膦处理区的根茎叶鲜干重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外,各处理间的马铃薯株高、茎直径和成熟期块茎营养品质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试验剂量的草铵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品质无显著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各剂量的草铵膦对杂草均有明显的防除效果,且可以明显地提高马铃薯的单株产量,杂草的株、鲜重防效和成熟期马铃薯单株产量在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依次表现为G3>G2>G1,但在土壤和块茎中均未检测到草铵膦残留。综上,采用有效成分1 695 g·hm-2草铵膦可以有效防除杂草,对马铃薯安全,且在土壤和马铃薯块茎中未检出草铵膦残留。本研究结果为草铵膦的科学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贾小霞刘石刘石吕和平齐恩芳李掌吕和平曲亚英
关键词:草铵膦营养品质
马铃薯种质“苗—薯—苗”离体循环保存技术被引量:1
2015年
马铃薯种质资源“苗—薯—苗”离体循环保存技术,不用更换培养基即可连续保存14-24个月,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安全可靠、省时、省工,有利于促进马铃薯育种进程和新品种推广。目前马铃薯资源主要采用田间繁殖保存和组培离体保存。田间繁殖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由于连年种植和冬贮,导致各种病害不断侵染和病毒积累,造成种质资源退化、混杂或遗失。
齐恩芳文国宏贾小霞李高峰胡新元
关键词:马铃薯资源离体保存新品种推广安全可靠
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和Bar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马铃薯遗传转化的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马铃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干旱是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常常导致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改善马铃薯抗旱性为目的,采用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和诱导型启动子rd29A。利用DNA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诱导型启动子rd29A驱动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和CaMV35S启动子驱动Bar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I121-rd29-BDR,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马铃薯进行遗传转化,PPT筛选得到22株抗性苗,PCR和RT-PCR检测证明DREB1A基因已整合到陇薯10号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表达,有望提高转基因马铃薯的抗旱性。目前,作者正在进行转基因马铃薯的抗旱性分析研究。
贾小霞齐恩芳王一航文国宏龚成文王红梅李建武马胜胡新元
关键词:DREB1A基因转录因子RD29A启动子抗旱性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0号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13年
以陇薯10号试管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在5种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比较接种后28 d时的出愈率及愈伤组织的形态,并将胚性愈伤接到10种不同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苗分化。结果表明:接种28 d后,5种培养基均可诱导出大量的愈伤组织,MS+2.0 mg/L 6-BA+0.2 mg/L NAA+3.0 mg/L GA3+0.5 mg/L 2,4-D培养基上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生长状态最好。胚性愈伤在MS+2.0 mg/L 6-BA+2.0 mg/L ZT+3.0 mg/L GA3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且分化苗粗壮。
贾小霞文国宏齐恩芳李高锋李建武胡新元
关键词:马铃薯愈伤组织
拟南芥DREB1A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被引量:2
2011年
用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DREB1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所克隆的DREB1A基因与已发表的DREB1A基因序列(AB007787)的同源性为99.69%。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DREB1A,为进一步利用DREB1A基因综合改良植物抗旱性奠定了基础。
贾小霞文国宏李高峰李建武齐恩芳张荣王一航
关键词:DREB1A基因转录因子抗旱性克隆拟南芥
全粉加工兼早熟菜用马铃薯品种LK99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以马铃薯品种LK99试管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在6种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比较接种28 d时的出愈率及愈伤组织的形态,并将胚性愈伤接到8种不同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苗的分化。结果表明,在接种28 d后,6种培养基均可诱导出大量的愈伤组织,以MS+2.5 mg/L 6-BA+0.5 mg/L NAA+3 mg/L GA3+0.5 mg/L 2,4-D培养基上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生长状态最好。胚性愈伤在MS+2.5 mg/L 6-BA+1.0 mg/L ZT+3.5 mg/L GA3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并且分化苗键壮。
胡霞
关键词:马铃薯LK99愈伤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