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5162)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左曙光吴旭东杨宪武董保利李勇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电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机械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轮胎
  • 3篇多边形磨损
  • 3篇振动
  • 3篇自激振动
  • 2篇多边形
  • 2篇汽车
  • 2篇分岔
  • 1篇动力学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识别
  • 1篇悬架
  • 1篇悬架系统
  • 1篇有限元
  • 1篇载荷
  • 1篇时频
  • 1篇时频分析
  • 1篇胎面
  • 1篇胎面花纹
  • 1篇胎温
  • 1篇胎压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作者

  • 7篇左曙光
  • 4篇杨宪武
  • 4篇吴旭东
  • 3篇董保利
  • 2篇雷镭
  • 2篇李勇
  • 1篇周震华
  • 1篇靳晓雄
  • 1篇张晓鹏
  • 1篇吴侃
  • 1篇侯臣元
  • 1篇仝光
  • 1篇段向雷
  • 1篇郭学良

传媒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Automo...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轮胎非线性自激振动的动力学稳定性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考虑轮胎接地摩擦的非线性特性,建立胎面-地面系统的考虑时间延迟的动力学振动模型,以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阐明了轮胎的自激振动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Hopf分岔后出现的稳定极限环振动现象。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试验,证明了自激振动现象的存在,并且系统在临界车速发生了Hopf分岔,与实际情况一致。
杨宪武左曙光雷镭吴旭东董保利
关键词:极限环自激振动HOPF分岔稳定性
基于Pro/Engineer的汽车轮胎花纹建模技术
2011年
以205/55R16子午线轮胎为例,运用Pro/Engineer软件,在分析轮胎结构和轮胎花纹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胎胎面花纹3D模型,所建模型为轮胎有限元和轮胎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仝光靳晓雄侯臣元
关键词:汽车轮胎胎面花纹建模技术
基于偏相干分析的轮胎六分力信号识别被引量:4
2011年
由于轮胎多边形的磨损与胎面自激振动有很大的关系,故对问题轿车进行了实车车轮六分力试验,以找出其振动规律。因为测得的六分力信号成分非常复杂,所以将其信号中的侧向力信号作了重点分析,利用偏相干分析法,排除该信号中的其他干扰频率成分,并将其自激振动的频率与计算仿真中所得到的频率作了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吴旭东左曙光杨宪武
关键词:信号识别多边形磨损
侧垂向力耦合模型的轮胎多边形磨损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多边形磨损是汽车轮胎磨损研究中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考虑轮胎接地磨擦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轮胎侧、垂向力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自激振动理论,得出轮胎多边形磨损与胎面的侧向振动有关,磨损边数近似等于胎面的侧向振动频率与车轮滚动频率之比,并通过仿真得到了能够引起胎面自激振动的车速和车轮前束角范围.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很好地解释轮胎多边形磨损的形成机理,为减小或消除轮胎的自激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勇左曙光雷镭杨宪武
关键词:轮胎多边形磨损自激振动分岔
扭杆梁式悬架系统的轮胎多边形磨损机理被引量:1
2008年
建立轮胎-悬架-车身系统的考虑时间延迟的轮胎多边形磨损动力学模型,探讨基于自激励振动理论的轮胎多边形磨损现象.研究表明,轮胎多边形磨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自激励振动,不同车型、不同轮胎磨损状况下,系统的自激励振动频率不同,常见频率区间为100~400Hz;轮胎周向多边形磨损现象即由于自激励振动出现在特定的车速区间;轮胎多边形磨损的边数等于自激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车轮转动频率之比;轮胎在特定频段的固有频率对自激励系统振动有很大影响,扭杆梁悬架系统的垂向振动特性对轮胎多边形磨损影响很小.
左曙光周震华董保利张晓鹏
关键词:轮胎多边形磨损
基于试验的轮胎温度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转鼓试验和红外热像仪对不同工况下的轮胎表面温度进行了测试,探讨了升温、冷却过程中轮胎表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及相应机理,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载荷、胎压及车速对轮胎稳态温度的影响,确定了影响轮胎表面温度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载荷对轮胎表面温升的影响最大,升温过程中胎肩处的表面温度最高,冷却过程中轮胎表面出现了急剧的升温过程.
李勇左曙光段向雷郭学良
关键词:轮胎温度场分布车速载荷胎压
基于有限元的轮胎自激振动时频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汽车轮胎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问题,轮胎多边形磨损与胎面质量块的侧向自激振动密切相关。了解产生自激振动的速度区间以及胎面与地面的摩擦状态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建立了轮胎—地面系统的理论模型,引入符合轮胎橡胶摩擦规律的摩擦曲线。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轮胎与地面有限元模型,导入上述摩擦曲线,分析了位移时间历程和位移速度相平面图,发现了容易产生自激振动的速度区间。选择三种特征车速进行仿真。结果证明通过研究可以减少轮胎的磨损量,延长寿命,为今后轮胎多边形磨损正确建模有参考价值。
吴侃左曙光吴旭东杨宪武
关键词:自激振动轮胎橡胶有限元
Mechanism and Conditions of the Polygonal Wear of Vehicle Tire
2018年
Polygonal wear seriously decreases the lifespan of a tire of a passenger car and adversely affects vehicle dynamic safety.The present paper builds a model that reflects the dynamic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re and reveals the mechanism and conditions of polygonal wear of a tire.The model describes the dynamic contact behavior of the tread block and consid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friction between the road and tread of a rolling tire.Conducting numerical bifurcation analysis,the paper reveals the conditions for self-excited vibration of the tread,i.e.,the improper combination of the vertical load,wheel slip angle,tire pressure and vehicle speed considerably strengthen the lateral self-excited vibration of the tread,which is the direct vibrational source of abnormal circumferential polygonal wear.The polygonal wear of a tire occurs when a vehicle travels for a certain long distance at a so-called polygonal wear speed.The polygonal wear speed should induce lateral self-excited vibration on the contact tread of the tire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lateral self-excited vibration should be divisible by the rolling frequency of tire that is determined by the polygonal wear speed.Visible polygonal wear requires that the vehicle travels at a certain polygonal wear speed for a minimal distance to produce a stably developing polygonal wear pattern even for subsequent driving at variable speed.
Shuguang ZuoTianxin NiXudong WuYong LiXianwu Yang
轮胎均匀磨损建模与仿真被引量:11
2009年
建立了轮胎均匀磨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在已有轮胎刷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轮胎接地模型,和轮胎运动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可预测轮胎均匀磨损的稳态模型。磨损量是表征轮胎磨损程度的关键指标,通过分析从能量的角度对磨损量进行了初步估算。轮胎磨损模型主要考虑了轮胎力学特性,通过仿真分析了纵向力、侧向力和侧偏角对磨损量的影响趋势,得出了应着重于轮胎侧向力学特性来控制轮胎磨损量的结论,因此对车轮定位参数优化能更好地减少轮胎磨损。所建模型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轮胎瞬态磨损和偏磨损。
董保利左曙光吴旭东
关键词:汽车工程轮胎模型轮胎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