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SH014)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树燕赵静波张金鹏保跃平张慧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节庆资源动员的结构逻辑——基于景颇族“目瑙纵歌”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节庆资源动员根植于社会运动理论,继承的同时也在节庆场域与空间下遵循自身运行逻辑,但也突破了资源动员理论从社会运动层面发展起来的负面形象,而更多地体现社会正功能的一面。文章以跨境民族--景颇族的目瑙纵歌为实证研究,提出节庆资源动员的内涵、激励机制、途径与功能,从另一个角度研究节庆资源动员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村落发展的重要功能,进一步丰富资源动员理论。
- 李树燕
- 关键词:资源动员
- 养老储备:个人主体性多元协作被引量:5
- 2017年
- 养老问题不是老年时期的问题,而是没有储备的人生在老年阶段集中爆发的问题,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不能忽视个人自身的原因。养老储备也不仅仅是经济、政策、养老设施、医疗健康、社会服务等外部条件的储备,更重要的还有贯穿生命历程的"个人主体性知识体系储备"内化为自身修养的养老行为实践对家庭与社会的正能量。本研究提出,个人主体性多元协作养老储备是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视角,也就是以个人储备为主体,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协作,形成"一主体""二翼""一兜底"的养老储备制度。从个人的"内修"到家庭、社会及国家提供的"外保"相结合,实现全社会的成功养老。
- 李树燕张慧
- 关键词:个人主体性生命观
- 制度视角下的边民跨国婚姻研究——以云南德宏州为例被引量:10
- 2013年
- 边民跨国婚姻的产生除了宏观社会环境因素之外,还与边境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特殊场域——跨疆界传统小社会及其内部孕育的民族宗教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紧密相关。国家为履行社会控制职能而制定的跨国婚姻相关法规,是从控制跨境人口流动和保护入境通婚人员权益的角度进行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对跨国婚姻的有序管理,然而非正式制度影响下的跨国婚姻行为选择与正式制度社会控制职能之间难以弥合的张力,使得边民跨国婚姻面临一定的制度困境。
- 张金鹏保跃平
-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
- 西方道德运气观的三种理论表现形态被引量:1
- 2015年
- 德性均衡论的运气观、理性至上主义的运气观和经验学派的运气观分别代表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道德运气观的三种理论表现形态。均衡论者既以开放和包容的胸怀直面和应对运气的变化无常给生活带来的刁难,又坚信德性自我的内在品质对不确定因素的调控和选择;理性至上论者视道德为纯粹理性的领域,将运气从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概念中剥离开来、剔除出去。经验学派的运气观将运气纳入伦理学范畴进行考虑,肯定了运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对三种各异的运气观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无疑有助于深入反思运气的时代内涵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 赵静波李树燕
- 关键词:道德运气经验论
- 中国丧葬管理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从时间与空间,生命观与社会功能视角分析了丧葬管理的变迁历程,及镶嵌在社会结构中的死亡文化体系。针对现代殡葬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个体、群体、社会及国家层面探讨中国丧葬管理走出困境的路径。提出代际差异化丧葬管理,丧葬管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传统丧葬伦理道德的现代意义,实现公序良俗的现代丧葬管理路径。
- 李树燕
- 关键词:生命观公序良俗
- 国家在场管理边疆民俗宗教生活的技术实践
- 2015年
- 民俗宗教生活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国家在场管理民俗宗教生活是权力深入微观层面的一种技术实践,意识形态、符号、行政权力网络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深入民俗宗教生活的重要载体。国家在场技术实践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路径实现对民俗宗教生活管理目标的达成,基层管理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深入民俗宗教生活的核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间接影响民俗宗教生活的重要载体。
- 李树燕
- 关键词:国家在场民俗宗教直接管理间接管理
- “民俗宗教”新论被引量:2
- 2014年
- "民俗宗教"是群体内对精神存在信仰模式化生活方式的集体表现,具有"信仰"与"仪式"两大体系,包含"民俗"与"宗教"两层内容,体现了宗教的核心要素。"民俗宗教"虽然与制度性宗教具有本质上和功能上的相同意义,但其未被建构在制度化的体制内,而是被排斥在国家认可的五大合法性宗教之外。实际上,"民俗宗教"是一种宗教体系,是乡村社会治理的良好模式,其应与制度性宗教具有相同地位,应该而且有必要将其纳入制度化宗教系统。
- 李树燕
- 关键词:民俗宗教民俗宗教民间信仰
- 亚里士多德对“善”的两种论证思路及相互关系
- 2014年
- 亚里士多德对"善"的阐述是从目的性和功能性两条路径来展开的。在目的性论证中,他将"善"界定为人们所欲求的目的,如果仅从欲望这一角度来理解"善",一般的"善"和具体境遇下对我而言的"善"就会存在分裂的可能。在功能性论证中,亚里士多德将"善"的本质表述为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用德性限定了欲望的合理性,使对我而言的主观准则上升为绝对的客观法则。通过德性中道,人们维护了合理的欲望,并免于成为他人的手段而保证了自己的目的性;相应地,也促使个人在追求自我幸福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理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德性与善也就有了内在的关联,"目的善"与"功能善"也就达到了完全契合。
- 赵静波李树燕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欲求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