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1046)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天振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小说
  • 1篇学风
  • 1篇一体观
  • 1篇士风
  • 1篇视域
  • 1篇通史
  • 1篇奇观
  • 1篇著作
  • 1篇文言
  • 1篇小说家
  • 1篇明代
  • 1篇明代中后期
  • 1篇明清
  • 1篇明清时期
  • 1篇汇编
  • 1篇稗史
  • 1篇编纂
  • 1篇藏书
  • 1篇藏书观
  • 1篇藏书观念

机构

  • 5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天振

传媒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博物志》小说性质探论
2012年
张华《博物志》及李石《续博物志》在历代目录中一般归入子部的'杂家类'或'小说家类',但同样作为《博物志》的续书,晚明董斯张撰《广博物志》却被《四库全书总目》改隶'类书类',这种定性对其后来的学术命运影响甚大。从《广博物志》采集文献的类属和性质看,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其所构建的博物知识体系含有很大的志异成分;二是辑入大量小说性质的作品,而尤以志怪小说为多;三是虚构性叙事作品数量占据了全书文本的主体部分。因此,《广博物志》比《博物志》体现出更加浓郁的小说性。这种特点与董斯张博学闳览、亲和稗官的学术取向有直接关联。
刘天振
士风、学风、藏书风转变造就的文学奇观——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汇编繁盛原因新探被引量:1
2012年
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汇编非常繁盛,蔚为奇观。在其背后,当时出版业发达、小说阅读群体扩大等外在的推力固不可否认,但深层的内驱力更为重要:明中叶以降,士风转向,由"得君行道"转向开拓社会文化空间,汇编小说是许多士人发挥政治主体性的一种方式;学风转变,由独尊宋学转向博学明道,明道致用,诸子学复兴作为其中重要一脉,为小说的繁盛提供了直接契机;私人藏书观念逐渐开放,从"以秘惜为藏"转变到"以传布为藏",许多藏书家乐于将所藏珍本秘笈寿之枣梨,传布于世,其中包括大量小说作品。更有一些藏书家,开放自己藏书,慷慨支持他人的小说编纂事业。凡此种种,共同造就了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汇编繁盛的奇观。
刘天振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藏书观念
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方法及其现代承传
2012年
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格局主要由传统的文献学手段、晚明以降的评点式研究、思想评论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等方法所支撑。20世纪初以来,现代意义上"水浒学"的形成与丰富,虽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种种西方理论方法的引进与采用,但传统研究方法的优势并没有被完全取代:在《水浒传》的成书、本事、版本及作者等方面,传统的文献学手段依然是最主流、最有效的途径;序跋式批评则在现代《水浒》传播中蜕变为"出版说明"、"前言"、"编者的话"等形式,仍旧发挥着"批评"的功能。20世纪初以来的《水浒传》研究多次被卷入政治斗争,其实也与明清时期《水浒传》思想评论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刘天振
关键词:明清时期
“小说家”视域下《说类》性质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叶向高编《说类》六十二卷在明清书目中被分别著录于子部的"杂家类"、"小说家类"和"类书类",这种三类互著的现象反映了其性质的复杂性。而其编排体例又模仿正宗类书。自"小说家"角度考察,它体现出较为浓郁的小说性:主体内容来源于说部之书;所辑材料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选材旨趣偏嗜志异性。同时,其题材还蕴涵丰富的知识性。这种说部资料汇编作为晚明士人读书治学的一种副产品,客观上为小说资料整理拓展了路径。
刘天振
论王圻《稗史汇编》之编纂及其“史稗一体”观被引量:2
2011年
《续文献通考》和《稗史汇编》是王圻纂著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巨制,成书时间相距仅五年。从成书过程讲,两书存在共生关系;自撰述体例言,两书多有相通之处。但《稗史汇编》还是表现出较为鲜明的学术个性。在该书编纂过程中,王圻借用典制通史和综合性类书之体例,尝试构建稗编通史之体制,以与正史系统同备大观,实践其史、稗一体的思想。《稗史汇编》有意张扬小说资料的审美特性,明确肯定通俗小说的文学价值,客观上有助于促进时人小说观念的转变,提高小说的文化地位。
刘天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